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宗教知识 > 宗教人士

6

宗教人士(0611-0630)

0611.张道陵

道教的创始者。张道陵(34-156),本名张陵,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生。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相传为张良后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少时精通《道德经》,曾在太学学习。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属重庆市)令。后隐居北邙山,学习长生之道。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应。和帝时又征为太傅,三诏不就。顺帝时张道陵设立二十四治,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造道书二十四篇。桓帝时在青城山逝世。

据传《老子想尔注》即张道陵所作,弟子有三百多人,为后来五斗米道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张道陵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正以符箓见长,世称符箓派、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之意。张道陵以虎为坐骑,与葛玄、许逊、丘处机(或萨守坚)共为道教四大天师。

0612.葛洪

葛洪(284-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晋朝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他字稚川,号抱朴,都要表示守其本真,抱持朴素,不为物欲所诱惑。一生从事炼丹和医学,将儒道合一,修己度人。既是宗教理论家,又是金丹养生实践家。

他对以前的神仙思想进行了总结,证明神仙长生的实存性,在道教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613.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号“贞白先生”。在齐朝,给诸王做侍读,除官奉朝请,征左卫殿中将军。梁武帝永明十年(492)辞官赴句曲山(茅山)隐居,从孙岳游学,并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梁武帝几次礼聘,他都不至,却常常向他咨询朝廷大事,当时的人都称他是“山中宰相”。

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并将儒家伦理观念引入道教理论体系。善书法,尤精行书,长于医药、历算、地理。在整理古籍《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吸收当时药物学的新成就,撰著《本草经集注》七卷。另参照佛家宇宙诸天体系和经典规模,著作《真诰》,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

0614.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735),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生于官宦世家,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而喜作方外游。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深得赏识,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等道术。后遍游名山,隐居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

他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以道教修仙思想为本,融合儒家正心和佛教止观学说,阐述道教修炼理论。强调修道在于修心,守心在于守静去欲。只有排除一切欲念杂染,心不逐外,才能保持内心的虚极静笃。其《坐忘论》上承老子、庄子,下启钟离权、吕洞宾,为道家内丹功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对后世道教修炼理论和佛门禅学的发展以及北宋理学的形成,皆有不小的影响。在中国哲学史上也留下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

司马承祯的著作有《天隐子》《坐忘论》《修真秘旨》《道体论》《上清含象剑鉴图》《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服气精义论》等。死后,唐玄宗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

0615.吕洞宾

原名吕岩,又名岩客,字洞宾,号纯阳子、回道人,河中府永乐镇(今山西芮城县)人。他生于世代官宦之家,自幼熟读经史,或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825)中了进士,还当过几天地方官吏。

后来,他因厌倦乱世颠沛,便抛弃功名富贵,散尽万贯家产,普度众生。后来和妻子一起上了中条山的九峰山修行,各居一洞,遂改名“洞宾”。后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得成仙果,遂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等并称为“八洞神仙”。之后更是云游天下,岳阳、洞庭、泰山、华岳,到处扶危济困,点化孝子,深得百姓敬仰。

吕洞宾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道教修炼的丹道学,由外丹的烧炼转化为内丹的修炼。这是道教史上一次惊天动地的变革。他仙去之后,声名鹊起,在宋代初年被广泛崇拜,如同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一样。家乡父老为其修建吕公祠,金代将祠改为观。全真道祖师王重阳自称得吕洞宾真传,其弟子丘处机又得成吉思汗赏识,于是元朝初年,吕洞宾信仰更加勃兴。

丘处机弟子宋德方奉敕在吕洞宾家乡按照皇家宫殿格局大兴土木,为吕洞宾修建了永乐宫,在无极殿供奉三清诸神,纯阳殿供奉吕祖,重阳殿供奉王重阳和全真七祖。而永乐宫壁画驰名海内外,堪称不朽。

0616.陈抟

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8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州)人,与老子同乡。直到五岁方能说话,便聪悟过人。十五岁便能精通儒道医典、诗礼书数。后来散尽家业,分给穷人,只带了一个石铛,游行天下,歌乐自在。后唐明宗屡次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居武当山修行二十余年,撰《指玄篇》八十一章、《入室还丹诗》五十首,又作《钓潭集》万余字。七十余岁后徙居华山,常常闭门卧睡,数月不起。周世宗欲拜谏议大夫,固辞,后来便赐号“白云先生”。

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就因为他精粹道德,以睡玩世,要证明《道德经》所说的:“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0617.王重阳

王重阳(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年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道教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大弟子,称为北七真。

王重阳因感社会动荡不安,遂弃家修道。金海陵正隆四年(1159),他自称神仙传授修真秘诀,于是在终南山修了一个隧道,名“活死人墓”,穴居修道。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忽然烧掉自己的居所,只身去山东传道。很快就有了很多徒众,并且收了七个大弟子,即“全真七子”。王重阳糅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著有传道诗词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0618.全真七子

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因为他们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过贡献,所以被尊为北宗真人,并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诏封。

七真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都能作诗填词,唱和对答,切磋道悟,各有心得。他们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的思想,以心性为金丹,性命双修。虽然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特别是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不远万里,西行大漠,晋见成吉思汗,循循善诱,一言止杀,功在万代。

0619.张三丰

元末明初著名道人,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1247-1417),名全一,又名君宝,字君实,号玄子,南召县人。因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自称张天师后裔。传说其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只穿一件衲衣。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凡事都能前知。游行天下,居无定所。进入明朝,自称是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

张三丰认为古今只有正邪两教,所谓的儒﹑释﹑道三教只是创始人有所不同而已,实则是释迦牟尼﹑孔子﹑老子都可以称作是道。

张三丰在武当山住持修行期间,以太极立宗,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派武功的创立者。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0620.安世高

本名清,号安侯。外籍汉地佛教僧人,汉译佛经的创始人之一。原为安息国太子,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于汉桓帝建和初年(147)来到中国洛阳,从事佛经翻译。后来游历江南,晚年踪迹不详。

他翻译的佛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代表作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他重点翻译、传授了佛教定慧两方面的学说,奠定了汉地佛教小乘禅法的基础。他翻译佛典,有时口述讲解,由人执笔,当时称为“安侯口解”。他所传授的念息法门,与当时道家的食气、导引、守一等法门有相似之处,因而传习比较普遍。

他所阐明的禅、数理论,对后来禅学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数”“随”“止”“观”“还”“净”六种法门,为天台宗所吸收。

0621.支谦(约三世纪)

支谦(约三世纪),三国吴佛经翻译家。一名越,字恭明。月氏族后裔。精通六种语言,擅长各种技能,遍学各门异书。译述丰富,经他考订、翻译的佛经计二十九部。兼有会译和译注的功夫,深谙音律,曾创作《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对梵呗艺术产生了相当影响。

其翻译风格,主张尚文尚约,首开由质趋文之风。在佛教理论上,弘扬大乘般若学,主张佛身观念与内外缘起说,推动了后来佛教般若学和净土思想的流行。

0622.支遁

遁(约314-366),东晋僧人,佛教哲学家,中国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即色宗”的主要代表。俗姓关,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一说河东林虑(今河南省林县)人。出生佛教家庭,早年修习般若学,精研《道行般若经》。由于善谈玄理,名噪一时。其《即色游玄论》从有、无双遣的角度,阐述了般若性空的原理,重点发挥了“即色是空”的思想,提出“色即为空,色复异空”的命题,构成了“即色宗”的理论特色。

他不仅用般若学的思想形式转述,而且还用般若学的思辨方法发展了郭象玄学。他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取代郭象的旧义,就在于它为清谈的名士们提供了一个更其玄远、神秘的追求目标和精神享受。在般若学的发展过程中,支遁的即色义超过了其他各家而接近于僧肇,成为“六家七宗”向“肇论”过渡的最后一环,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支遁又强烈主张“顿悟”。其“顿悟”说被称为“小顿悟”。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谈到顿悟时,给予支遁很高的评价。其著作大部分已经佚失,清代严可均编《全晋文》辑有残文。

0623.慧远

东晋高僧。慧远(334-416),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太原)人。二十一岁师事道安,皈依佛门,成为道安门下之上首,精于般若性空之学。二十四岁开讲《般若经》,引用《庄子》的义理来作为比喻说明,听众恍然明白。道安称赞他说:假使佛教的道理能够流传中国,恐怕真要靠慧远了!后来他告别道安,住在庐山东林寺,聚众讲学,遂使庐山成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

他曾派遣弟子赴国外求法,招徕西域僧人翻译佛经,推动了毗昙学、禅学和律学典籍的流传。与鸠摩罗什的“关河之学”来往密切,开展了南北佛教的切磋交流,对尔后佛教的发展、学派和宗派的形成影响颇大。其在庐山实行化兼道俗、结交权贵的宗教活动,维护和隆兴了当时的佛教。

慧远佛学思想的主要代表,除了已佚的《法性论》外,尚存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和《大智度论钞序》等。他的宗教思想,是以佛教为主,玄教和儒教为辅,并且将其融会贯通。他还首倡弥陀净土和念佛三昧,主张禅、智并重,对其后净土宗、天台宗和禅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庐山三十余年,培养了大批弟子,名僧几近二十人。其对佛教的贡献,在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庐山的东林寺和慧远的讲经台等,成为佛教徒瞻仰或寻踪的圣地。

0624.法显

东晋高僧。法显(334-420),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三岁时出家为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他为人志行明敏,仪执肃整,学问精深,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西行求法。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年已六十五岁的法显偕同慧景、道整等人自长安出发,渡流沙,越葱岭,于元兴元年(402年)进入天竺(今印度)境内,先后于北、西、中、东天竺获《摩诃僧祗部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论》等梵本,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获《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经》等梵本。义熙七年(411年)秋,法显由海路东行归国,途遇大风,漂流至耶提婆国。义熙八年夏,他由耶提婆乘船再行,终于抵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法显西行求法,历时十四年,游经二十九国,艰险备至。次年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译出佛经多种。另撰有《佛国记》,记录了他的行程及见闻,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0625.鸠摩罗什

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鸠摩罗什(344-413),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随母出家,跟着师父学佛经。先学小乘,后改学大乘。后秦弘始三年(401)至长安,入西明阁和逍遥园主持译经。前后十多年间,共译佛典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一改过去译经的朴拙古风,而追求达意文法,被称为“新译”,揭开了中国译经史上新的一页。

从他开始,佛教译经正式被作为国家的宗教文化事业,由国家提供资金,组织人力,开办译场。所译佛教典籍,首次有系统地介绍了依据般若部经典而建立起来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对后世佛教的宗教哲学和教义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后来的佛教学派和宗派所依据的重要经典,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翻译的。

参与罗什译场的弟子达八百余人,从其受学听法的弟子多至二三千人,著名者数十人。其中的道生、僧肇、道融、僧睿、道恒、僧影、慧观、慧严,被称为“会门八俊”,前四人则称为什公四盛、四哲、关中四子。其所传之学,被称作“关河之学”,门下名僧辈出,分布于大江南北。他的理论著作有:《实相论》二卷(已佚),《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即答慧远问大乘深义而成),又称《大乘大义章》。另有《维摩经注》。

0626.僧肇

东晋著名僧人,中国佛教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僧肇(384或374-414),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原本崇信老庄,及读《维摩诘经》而幡然悔悟,即出家皈依佛门。后师事鸠摩罗什,深得“三论”要旨,成为“什门四哲”之一。擅长佛学般若理论,被誉为解空第一。

僧肇的佛教思想主要来自于《维摩诘经》,并且会通其他经论。他在批判“六家七宗”的“心无”“即色”“本无”三家空观的同时,阐述了“即万物之自虚”的般若空观真实意蕴,把玄学推上了顶峰,建立了般若学的哲学体系。他又提出了“即动而求静”的著名命题,认为“旋风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这与后来傅大士所作的偈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几乎异曲同工。他在对世俗认识进行彻底否定时,提出了可以领悟真谛的另一种认识法则,即般若圣智,“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不为”,简直就是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直接翻版。

三论宗对他推崇备至,常把他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山门”,并尊其学说为三论宗正系,吉藏则把他提高到三论宗实际创始人的地位。智旭在《阅藏知津》中,列《肇论》为第一,认为僧肇学说最能契合原经的精神。

0627.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536或528),南朝时僧人,生于印度南部,属婆罗门族姓,略称“达摩”或“达磨”。宋梁间来到中国传授禅法。曾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禅九年,被称为壁观婆罗门。达摩所传,依据《楞伽经》壁观的禅法,叫作二入:一指理入,为宗教理论的思考,要求舍伪、归真,解决认识问题;一指行入,是宗教实践的修持,要去掉一切爱憎情欲,按照佛教教义践行。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评价说:只有达摩所传的法门,当下便同佛本体,与其他法门大异。

这种禅法简单易行,经弟子慧可等几代禅师的弘扬发展,到六祖惠能时正式形成中国式佛教——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惠能的弟子神会,坚持以南宗为禅宗正统,定达摩至惠能六代为一脉相承,从此达摩被尊为东土禅宗初祖。

达摩的著作,世传《少室六门集》二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人》《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另外,在敦煌还出土了一些论文。至于这些著作真伪如何,尚需辨别,但作为研究资料和修行法理,仍有深刻意义。

0628.弘忍

唐代高僧。弘忍(601-674),俗姓周,湖北黄梅(一说江西九江)人。七岁时,禅宗四祖道信一见他便问:“你姓什么?”他答道:“姓既有,但不是常姓。”问:“那是何姓?”答:“是佛姓。”问:“你没有姓吗?”答:“姓空,故没有。”道信大惊,便让他出家在自己门下,法号弘忍。后受衣钵,继承法席,成为禅宗五祖。

因在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聚众说法,蔚为一派,时人称其禅法为东山法门。其禅法要点有二:一是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通达的人就印可,再也没有别的法门;二是奉行一行三昧。一行是指法界一相,三昧为禅定之意,即以法界一相作为三昧禅定的境界。而弘忍的禅学境界已经可以: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

其门徒很多,有名的不下二十五人。如玄颐、老安、神秀、智诜、惠能等,皆一代宗师,教化一方,使东山法门传遍全国。其言论散存于《楞伽师资记》《宗镜录》等书。

弘忍时期,是达摩祖师所创立的中国禅学发展、过渡变革的时期。他死后,形成了南能北秀两大势力。后来惠能的“南宗”代替了神秀的“北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正宗。

0629.神秀

神秀(606-706),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北宗创始人。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人。俗姓李,少习儒术,博览经史。十九岁出家皈依佛教,五十岁参学禅宗五祖弘忍于黄梅,深得东山法门,被称为悬解圆照第一。弘忍死后,他于湖北当阳玉泉山聚徒讲法,名震四方,弟子众多。先后受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礼遇,时称帝王师。卒后被谥为大通禅师。

其嗣法弟子十九人,以普寂、义福最有名。神秀及其弟子在北方传教,得到帝王及官方大力支持,曾盛极一时。普寂以神秀为禅宗之正统法嗣,立为六祖,自称七祖,却遭南方惠能系弟子非议,引起南北宗之争。

神秀有《观心论》一卷,残本发现于敦煌。另有《大乘五方便》,也在敦煌发现了写本。他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四句得法偈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再加上他的“五方便门”,便构成了“拂尘看净,方便通经”的神秀禅法特征,体现了体用互即、动静一如的圆融无碍境界。神秀的再传弟子道璇,曾把神秀禅传到了日本。但在与强大的惠能南宗一系的竞争中,不过几代就衰微了。

0630.慧能

唐代高僧,禅宗的实际创始者。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俗姓卢,河北范阳(今北京)人,生长于广东。三岁丧父,稍长即靠卖柴养母度日。一日闻人诵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恍然大悟,投奔黄梅双峰山东山寺弘忍处,欲学法作佛。

五祖问:“汝自何来?”答:“岭南。”问:“欲求何事?”答:“唯求作佛!”问:“岭南人无佛性,怎么能作佛?”答:“人即使有南北,佛性也如此吗?”五祖弘忍知道他是佛法大器,便派他作行者,在碓房里舂米。后来弘忍选嗣法弟子时,他以一首偈句超越了神秀而受衣钵,成为禅宗六祖。因为佛法之难,旋即回岭南隐居,长达十六年。

后于广东法性寺遇印宗法师,以幡动、风动和心动的公案闻名,得以受戒。次年居曹溪宝林寺(今广东省韶关南华寺)传法,与北方神秀相对,世称“南能北秀”。武则天、唐中宗曾征召入京,均以年迈有病辞掉。圆寂后,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

其思想见于《坛经》,主旨为自性是佛和自性真空。禅法以定慧为本,主张定慧一体观: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他认为自性无相,所以修道要重心行而奉无相戒,以无念为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法门。这种自心顿现、自性皈依论,是儒、释、道三教理论长期斗争和融合的产物,标志着中国佛教——禅宗的正式诞生,对后来宋明理学、陆王心学、道教全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弟子众多,著名的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等。这些弟子各成一家,弘化一方,发场了惠能禅法,取代北宗,成为禅宗的主流。后来,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又繁衍出后期的“五家七宗”,流播千余年,传扬海内外,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宗派流传时期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重大作用。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着安心定志、认识生命、和谐天人的积极意义。

上一章:宗教典籍

下一章:宗教圣地

6

宗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