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唐高宗李治?

随着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大明宫词》等电视剧的热播,大家对李治和武媚娘的爱情故事都津津乐道,李治将名义上属于自己父亲的小老婆娶回家,立为皇后,甚至于赋予她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切都让大家产生了一种历史的错觉,认为李治这个皇帝可不怎么样。那事实上李治的人物形象到底是怎样的呢?难道是一个只知道谈恋爱不顾国家大事的“恋爱脑”吗?是一个要么躲在父亲身后,要么躲在女人裙下的懦弱皇帝吗?

  事实上,历史中真正的唐高宗李治绝不可能是一个懦弱的人,众多史料证明李治拥有的野心不小,也具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否则一个懦弱的皇子如何在两个亲哥哥都被处以“谋反”罪名的情况下仍在皇权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又怎么有胆量冒天下之大不韪名正言顺的立小妈为皇后?一个懦弱的皇帝又如何在三十岁不到就打压下了国舅长孙无忌以及其背后关系复杂的关陇势力?说这样的皇帝懦弱,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真要说起来李治应该叫做外柔内刚,他很清楚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他也一直韬光养晦,暗暗蓄力,如同在黑夜里捕食猎物的虎豹,潜伏在夜色下只等机会成熟便迅速出击,将猎物一击毙命。

image.png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有着戏剧化的改变这不难理解,李治的“昏懦说”也由来已久,起因也很简单,唐代的重要史料《旧唐书》的修编时间是唐末的割据混乱时期,对于史实的记载直接引用大量史料抄录而成,缺少必要的整理和概括,读起来难免没有逻辑性。而《新唐书》编撰于北宋时期,对《旧唐书》里原有的内容进行了改写和删减,这样一来倒是极有可能改变了历史文献原本就有的面貌。同时,北宋时期以来儒家文化又再一次根据政治需要进行了革新,对于唐朝很多思想风气等都进行了批判,对于唐高宗李治娶武后的行为也持不赞同的态度。陕西师范大学的汉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文润老师也曾发表过一篇专题论文来阐述唐高宗的“昏懦说”来源与《新唐书》的编写有很大的关系。

  李治还是皇子期间就以“仁孝”出名,长孙皇后的离世也使得才九岁大的李治过早的“成熟”了。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储失败,双双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厌弃,李承乾被废黜,李泰被边缘化,痛定思痛的李世民在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的见证下,决定立储李治,并时常带着李治参与政事,甚至在唐太宗出征高丽期间安排李治留守定州。

  太宗回归天门后,李治继位,改国号为永徽,唐高宗李治接手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国,而李治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李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东征高句丽、西讨突厥、平定漠北,做到了从隋朝开始帝王们都想做的事,唐朝的领土东至朝鲜、西临里海、南抵越南、北至贝加尔湖,是历朝历代里领土面积数一数二的鼎盛王朝!政治上,身上流淌着李氏和长孙氏血液的李治更加明白门阀士族如同捆在身上的枷锁,他一边平衡着世家门阀的势力,鼓励支持教育、选拔制度的改革,促进科举制的发展,另一边为了防止外戚做大,他也对帮助李家起事的关陇世家十分戒备,于是大力提拔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后期甚至借用吴王旧案扩大影响力拿下了位高权重的舅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以此提升了皇权。

image.png

  对内民生上,李治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甚至引刺史入内阁并说:“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以此来体察民情,知百姓疾苦。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唐朝户籍人口数量逐年增长,经济稳步上升。《旧唐书》中记载:“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说李治年纪轻轻就被推崇为“长者”了,李治的实力可见一斑。

  如果硬要说李治有什么致命缺点,那就是李治的身体不算太好,显庆五年(660)李治突发头风病,时常会觉得头晕目眩,难受起来时更是难以站立更别提处理政务了。于是上元二年(675),李治便召集近臣商议让妻子武媚娘帮忙处理政务,此后两人共理朝政,人们对两人尊称为“二圣”。永淳二年(683)李治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时常觉得呼吸不畅,气不顺,甚至已经不能再接见宰相之外的大臣了,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治在东都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唐高宗李治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盛世大帝之一,他更多的是做到了大隐于无形,是一位低调内敛的皇帝,他本人是极其优秀的存在,作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承上启下者,他的功劳必须得承认。不可否认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对这一段历史有着宣传推广的作用,但大家在津津乐道的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娱乐作品的改编与历史事实的区别,将两者区别对待,这是对李治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