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秦汉之规摹; 志向十分远大的隋炀帝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再造统一的杨坚死于今天陕西省麟游县境内的仁寿宫,次子杨广即位,是为大名鼎鼎的隋炀帝。

  如果我们问:“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暴君是谁?”恐怕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会回答说是秦始皇与隋炀帝。相比之下,隋炀帝似乎更为不幸。毕竟,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开创者,是“千古一帝”,而隋炀帝却不过是个亡国之君,是后世帝王的反面教材。“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瓦岗军领袖李密讨伐隋炀帝的这句檄文,早将杨广残暴、荒淫的形象牢牢确立在国人的心目中。

9-160Z61KH8_副本.png

网络配图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的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这种形象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后人的建构?他是真的犯下了那么多的暴行,抑或只是后世“众恶归之”的结果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尚秦汉之规摹”——志向远大的隋炀帝。杨坚给太子杨广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业。

  在隋文帝统治的二十三年中,除了平陈之役及开皇末年对高丽和突厥的两次小规模战争之外,社会是相当安定的。杨坚一直推行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的政策,农民除交租调、服徭役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获得长足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了。

  杨广即位的次年改元大业。登上帝位的他,能否像他父亲杨坚那样大有作为呢?面对着这个古老的中华帝国,杨广开始了他那波澜壮阔而又毁誉不一的帝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