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

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

蔡襄茶录

蔡襄除了是北宋着名的官员之外,他更出名的身份其实是书法家,蔡襄其实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可见蔡襄的书法还是值得一提的。

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

蔡襄塑像

蔡襄的传世的书法作品有很多,在农业科学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蔡襄撰写过《荔枝谱》和《茶录》两本着作。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荔枝种植的一本书籍。这本书应该就是蔡襄在福建任职的时候所写的。《荔枝谱》中记载了福建荔枝盛产情况和销售的情况,荔枝的用途、栽培办法、贮藏加工的办法等,还记载了三十二种荔枝的种类及其产地。

《茶录》是古代关于饮茶文化的的一本着作,是着名的茶学专着。蔡京因有感于陆羽的《茶经》中的“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作此书来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茶录也是《茶经》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关于茶文化的着作。蔡襄的《茶录》对福建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因为蔡襄的推动福建的众多好茶才能被广大的老百姓们所熟知。

蔡襄还有一本《蔡襄忠惠集》,里面收录了包括蔡襄的传世的刻碑《万安桥记》,还有书迹《书谢赐卿御书诗》和一些书札诗稿等。蔡襄有名的一些书法作品基本上都收录在了这里。另外蔡襄还有《龙寿丹记》、《茶果》、《荔枝故事》、《墨谱》、《讲〈春秋〉〈左传〉疏》等一些作品流传后世。

蔡襄陵园

蔡襄的陵园位于今天的福建恒莆田市境内,在仙游县枫亭镇铺头锦岭下古官道旁。原来在这个官道边上还有一块巨型的石碑,上面刻着“宋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神道”。蔡襄晚年的时候就住在莆田南门外,在这里去世之后就葬在了莆田的将军山,后来才迁坟到了这枫亭。在明朝成化年间的时候有人重新给蔡襄修建了陵园、坟墓。还把欧阳修所写的墓志重新篆刻在了石碑之上,立在了这里。

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

蔡襄陵园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蔡襄的陵园又重新修建过,现在的陵园坐东朝西,见证着时间的变迁。根据传说,当年蔡襄的墓地就有六十亩地,墓的大道上还有“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碑文。到了1997年的时候,蔡襄的后裔又重新把蔡襄的陵园又重新整修了一遍,修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整修之后整个圆领占地只有二十亩,但是却比以前精致了许多。

陵园整修之后除了保持了原来宋朝的造型之外,还建了山门、仪门、围墙、端明楼、四垂亭等建筑。墓地占地一亩,修建的非常的庄严肃穆,边上古木环绕,绿草如茵,周围的环境清幽。山门及前门,分别刻有对联:“跨海筑桥不尽黎民歌惠政,挥毫飞龙凤何曾勋业掩文章”,“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桥”,“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后人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贤的崇敬。

蔡襄造桥

在泉州东郊,洛阳江奔腾而过,从这里汇入大海,而在这上面有一座闻名中外的桥梁,这座桥就是宋朝时候的大石桥洛阳桥,这座桥是蔡襄在泉州当太守的时候铸造的,说起来还有些渊源。

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

洛阳桥

据说蔡襄就是在中洛阳江上所生的,当时风雨大作,眼看一叶扁舟就要被掀翻。这是天空中有一声仙人的声音,说道,船中坐着蔡大人,鬼怪休得无礼。于是水面上顿时风平浪静,后众人都在寻找着这位蔡大人,才知道船中只有一个卢氏孕妇。大家就都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个贵人,卢氏许愿如果孩子能够成大器,一定要让他在洛阳江上修一座桥。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1641.html

以上是关于蔡襄-北宋名人蔡襄的着作《茶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