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

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

丽人行 杜甫

《丽人行》是杜甫反应“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杜甫通过描写杨家兄妹春游的场景,来表达统治者的荒淫腐败之风。为人称道的是《丽人行》中杜甫全篇未用讽刺之话但却通篇表现了讽刺意味,其诗艺术效果甚强。

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

杜甫《丽人行》插画

《丽人行》全诗粉三段进行赏析,第一段先是描写游行的仕女们的体态之美,“肌理细腻骨肉匀”,和她们所着的服侍之盛,“蹙金孔雀银麒麟”,以此来引出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和华丽服饰引人注目。

第二段描写的是宴会的盛大和豪华,还有他们所得到的非凡对待,世人以此为顾忌,均待之细心且谨慎,唯恐他们不满。第三段描写的是杨国忠的跋扈骄横,杖权弄势的气势无人能止。全篇诗篇所描写的场景十分宏达且艳丽,诗人的笔触甚是细腻生动,虽只是描写丽人游玩的生活场景,却很好的传达出为官者腐败奢侈的糜烂之风。

诗人杜甫描写的《丽人行》很好的讽刺统治者的无能和政府的腐败,当时的外戚夺权已成为统治阶层的一种普遍现象,外戚集团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篡权夺势,奢侈享乐引得众百姓不满。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而杜甫以杨家兄妹的奢靡享乐的情形很好的讽刺了当下的时政,此诗含蓄而又深刻的批判了统治者的腐败。

杜甫五言绝句

?杜甫是诗歌造诣很高,虽在其身前未的到重视,但其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却影响了他后世的众多诗人、包括白居易、王安石、文天祥等。杜甫很擅长驾驭多种形式和题材的诗歌,他在五言、七言律诗上的功底很深,而且此类文体的诗歌达他全部诗歌的一半以上,可见其成就之高。

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

杜甫画像

杜甫的五言绝句因为他在律诗上的成就过高往往被忽视,其中绝句多在漂泊西南之时所创,反映的更多是蜀中人们混乱不安的生活状态,借景抒情,抒发情怀,他在绝句方面的贡献也不少,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下杜甫其中几首五言绝句。

其一《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赏析:此为诗人杜甫迁入蜀中时,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甚是仰慕,遂用笔墨抒发咏古抒怀的情绪,也因此以诸葛亮的遗恨来渗透自己的抑郁之情。

其二《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杜甫躲避战乱,一度迁往梓州,得以重回草堂时,心情舒畅,见景色依旧便写下此诗,描绘的景色迷人生机勃勃之象。

其三《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这首诗通过所观察的景物得到的感受来衬托出诗人的情绪,在异乡思念故乡,盼归期的殷切之情。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现如今有两个,一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另一个也在四川省,不过是在绵阳市。而今作为四川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更为广泛接受的是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的三台杜甫草堂。被称之为是四川省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当然排在第一的是成都杜甫草堂,但是知名度却远及成都杜甫草堂。下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绵阳三台杜甫草堂。

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

杜甫草堂图片

三台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县城西边的牛头山上,是三台县城牛头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伟大着名爱国史诗级别的诗人杜甫先生的纪念遗址,整个草堂里面亭台楼阁,风景如画,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和园艺建设,在不破坏原本草堂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景致,并注明了杜甫生平的简介,另外还有杜甫先生在三台县的生平事迹和诗歌着作展览,可为打造了一个精致独特的草堂。整个草堂是建在原来明代的工部草堂的遗址上的,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做了重建,整个一复古园林,更广泛吸引游客。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2197.html

以上是关于杜甫-杜甫丽人行揭露了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