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

齐威王-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齐威王-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关于魏惠王在历史上的典故,最有名的两个除了问政孟子,还有一个便是惠王问宝了。“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出自于《资治通鉴.周纪》。

齐威王-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

惠王和齐王

原文为: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钟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齐威王与魏惠王在郊外会猎,惠王问齐王齐国有无宝物,齐王回答没有。惠王马上就说:“我的国家虽小,但是尚还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车前车后、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怎么会没有宝贝呢?齐威王回答道:”我的宝贝与大王你的不同。我有大臣檀子,让他镇守南城,楚人就不敢来犯,泗河旁十二个诸侯皆来朝见;我有大臣盼子,让他守卫高唐,那赵国人就不敢在黄河以东打渔;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在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大臣钟首,负责国内治安,则路不拾遗。这四位贤臣的光芒照射的是千里,岂是十二辆车子能比的!惠王露出惭愧的神态。

齐威王论国宝

齐威王二十四年,齐王同魏惠王相约在一处郊外打猎,算作是常规的外交活动了。不过在这一次活动中,魏惠王故意向齐威王发难,意欲借自己的身怀的国宝来探明齐威王手中有何种宝物,于是齐威王只好向他讲明了自己的对于国宝的看法。

齐威王-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

魏惠王

按照常理,君王之间的外交会谈,应该以国家大事为准,但是魏惠王却不分场合像妇女一般和齐威王比比手中有哪些首饰起来了。魏惠王以为要想探明别人有何秘密宝贝,就得先透露自己的宝贝。所以他说自己虽然是个小国家,但还是有能够照明前前后后各十二辆车直径一寸的十颗夜明珠。尽显魏惠王的小家子气,并且耍着类似小女人那样的聪明,反问齐威王,他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会没有一件宝贝呢?

齐威王转身对洋洋得意的魏惠王言明,说他认为的国宝有所不同。在他齐威王的眼里,像那能镇住南城,成功令楚国人止步在向东侵略的道路上,让泗水之滨的各路诸侯都前来朝拜的檀子;像那镇守高唐,使赵国人不敢到东边捕鱼的盼子;像那镇守徐州,以至于令燕国和赵国的人连番祈求上天保佑不被攻伐的黔夫;还有那防范盗贼,导致路上没人会捡别人丢下的东西的种首。在齐威王看来,这些功绩卓越,成就非凡的国之人才,就是齐国的宝贝,这岂是那照亮车的夜明珠能比的。魏惠王听后,愤愤不平,但还是羞愧的离开了。

所以说,无论古今,人才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但是在很多时候,这种常识都会被忽略,就是因为人们都有眼光短浅的时候。

齐威王的故事

齐威王,妫姓,也叫田因齐,是田齐恒公的儿子,战国时期齐国的第四位国君,本是齐侯,在周显王十七年称王。齐威王通过广开言路,积极采纳谏言,励精图治,成为战国七雄之首。而且齐威王在位期间修建的稷下学宫,更是为天下文人志士向往之所,是当时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这样一个丰功伟绩的国君,他的故事自然有很多。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3179.html

以上是关于齐威王-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