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汉宋秦唐朝代排列 从秦朝到元朝的历史人物

目录导航:

  1. 明汉宋秦唐朝代排列
  2.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轴人物
  3. 嬴政跟成吉思汗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4. 先有蒙古还是先有秦国
  5. 古代寒门出贵子的人物
  6.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7. 各朝代的名人
明汉宋秦唐朝代排列

所有朝代的顺序:夏朝(前2070~前1600) ,商朝(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 ,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 ,西汉(前202~9), 东汉(25~220) ,三国(220~280),西晋(266~316) ,东晋(317~420) ,南北朝(420~589),隋朝(581~618),唐朝(618~907),宋朝(960~1279),元朝(1206~1368),明朝(1368~1644),清朝(1616~1911)。

你可以这样记: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1、把唐、清、明、秦、汉、宋几个朝代按顺序排列为:秦→汉→唐→宋→元→明→清

2、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汉(前202—8年,25—220年)、 唐(618年—907年)、 宋(公元960年2月4日—公元1279年3月19日)、 明(1368-1644年) 清(1644—1912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轴人物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前26世纪-前22世纪末前21世纪初)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2世纪末前21世纪初-前17世纪初)

商朝(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初)

周朝∶西周(前11世纪初-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前475)

战国(前475-前221)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前206)

汉朝∶西汉 (前202年—8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

晋朝(266年-420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

唐朝(618年—907年)

6、五代十国

五代(907-960年)

十国(902年-979年)

7、宋元时期

北宋(960—1127年)

南宋(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8、辽金夏

辽朝(907年—1125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9、明清时期

明朝(1368年 -1644年 )

清朝(1636年—1912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1949

嬴政跟成吉思汗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汗国,称成吉思汗;秦始皇所处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战国时期的另外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赢政是秦朝的始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成吉思汗是宋朝时蒙古的大汉,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征服了世界许多国家,他死后,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嬴政是秦朝最后一个王,雄才大略,统一中国称为始皇帝。成吉思汗是蒙古族首领,打遍欧洲,亚洲无敌手。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他的儿子忽必烈在他前期开拓下,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嬴政为秦国皇帝的名字,所以嬴政是秦代人物,成吉思汗也是一位君主的名字,他创立了大金国,所以他是金代,他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祖先

秦始皇是战国末年,秦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而成吉思汗是南宋接近末年,大概是宋理宗赵昀时期左右。两者相差约1400年。

嬴政是统一六国的秦朝皇帝,也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元朝大蒙古的建立者,他统一漠北建立了大蒙古国。

嬴政,秦始皇的名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皇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元朝的皇帝。又称忽比烈。

嬴政是秦朝人,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人。

嬴政介绍:

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成吉思汗介绍:

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先有蒙古还是先有秦国

先有秦国。

“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一般认为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在战国时已经存在。

先有嬴政,嬴政就是秦始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开国皇帝

嬴政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先是春秋战国,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刘邦灭秦建立汉,然后经历唐宋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建立元),然后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顺序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蒙元时期、明朝后期

古代寒门出贵子的人物

古代寒门贵子的代表人物有刘邦、朱元璋、陈平、匡衡、韩愈等。另外,晋代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还有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股,都是出名的贫乏子弟,读书种子。

唐朝的马周,汉朝的朱买臣,也是寒门子弟,甚至司马相如,卓文君追他的时候也很穷,穿着犊鼻裤卖酒。

朱元璋。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帝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刘邦、朱元璋、陈平、匡衡、韩愈等。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

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帝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3、陈平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

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诸役, 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

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

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4、匡衡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

5、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不好的名将。他们俩都是平阳公主的家奴。为了伴随公主狩猎的需要,两人都练习了弓马熟练的本领。之后,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喜欢,被选为宫中的妃子。卫青的地位开始变化,弟弟凭姐贵,进入长安成为宫殿的小官员。

但是,天有意外风云,卫青的状况刚好好好转就被卷入宫廷的争斗中,差点丧命。但是,随着卫子夫越来越受欢迎,卫青的地位也在上升。武帝在与他的接触中发现这个人不仅弓马熟练,而且很坚定,以他为将的想法萌生了。

公元前129年,匈奴再次大举入侵,焚烧上谷等地。武帝决定组织反击,派宿将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和年轻卫青分别骑兵1万人,分道攻击匈奴。结果,其他人都折兵,只有卫青胜利回来了。

常言道,自古寒门出贵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寒门子弟,没有父母财富和地位的帮助,不得不靠着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很多寒门子弟会遭遇许多困难,但是也有可能遇到贵人。

第1位诗人,李义琛。李义琛是初唐年间的人,他与弟弟李义琰家境贫苦,只好到姑姑家里寻求生计。姑姑家里也不富裕,还有一个表弟叫上德,与李家兄弟年纪相仿。

第2位诗人,王播。王播是中晚唐时候的人物,他是唐穆宗时期的宰相,可谓权倾朝野。可是,王播小时候却非常贫穷。

因为穷得叮当响,所以王播只能跑到扬州惠照寺木兰院去混饭吃。和尚们也是嫌贫爱富,前几天还能忍耐王播的蹭饭,过几天就忍耐不住了。

所以和尚们想了一个计策。惠照寺的规矩是,寺里钟声响了,代表食堂开饭了。为了赶走王播,和尚们吃完饭后,才敲响寺里的大钟。

王播埋头读书,全靠钟声才知道吃饭的时间。结果现在钟声响起来,王播去食堂,才发现食堂里根本没有饭了。王播无可奈何,只好黯然离开。

后来,王播科举高中,成为了大官。因缘际会,在24年之后,王播成为了镇守扬州的节度使。他想起过去的寒酸经历,于是回到了惠照寺。

第3位诗人,韦昭度。韦昭度是晚唐时期的宰相,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也选择到寺庙里混饭吃。

但是韦昭度的遭遇与王播是截然不同的。王播在寺庙里受到了欺负和白眼,但是韦昭度却得到了和尚们的尊敬和器重。

原来,当时有位净光大师,擅长识别人才,他认为韦昭度是一个大才,所以平时里特别照顾韦昭度,不但带着韦昭度出去化缘,更经常资助韦昭度。

虽然韦昭度很穷,但是他却得到了关爱,感受到了温暖。所以,韦昭度得以健康成长,最后终于考上进士,成为了宰相,成为晚唐历史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秦少游:今江苏扬州高邮人,北宋时著名词人,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作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九韶:今四川人,南宋著名数学家,对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著有《数学九章》。

秦简夫: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所著杂剧现存有《东老堂》、《赵礼让肥》、《翦发待宾》等。

秦良玉:忠州(今四川忠县)人,明代著名女将,率兵在天启年间北上抗后金(清),明朝末年保卫京师而立功受封。

秦蕙田:清代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曾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

其专著《五礼通考》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参考资料。

秦祖永:清代梁溪(今江苏无锡)人,著名的书画理论家。

秦仪: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书画家,人称“秦杨柳”,名噪一时。

秦日纲: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将领,后被封为燕王。由于参与天京事变,被处死并被革除封号。

秦力山:湖南长沙人,民主主义革命者,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编《国民报》。

秦遂生:四川广安人,在清朝末年参加革命起义,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

秦越人:即战国时名医扁鹊。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人,亦为燕人,他治病以诊脉为名,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用“针”、“石”、“熨”等简单的医具治疗,并通内、妇、儿、五官各科。

秦琼: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时名将,他以骁勇善战,志节完整而闻名。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秦宗权:秦姓在历史上唯一称帝者,唐末蔡州上蔡(今属河南省)人,曾任节度使,后战败投降黄巢,黄巢起义失败后称帝。

秦九韶:今四川省人,南宋著名数学家,对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着有《数学九章》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秦日纲,秦桧等。

秦日纲,太平天国重要将领。家境贫寒,出身矿工。诚实忠厚,行侠仗义,在矿工中威望颇高。道光二十七年,结实传教的洪秀全。屡立功勋,授天官丞相,册封燕王。“天京事变”中,协助北王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咸丰六年,陷入内乱,被天王洪秀全处死

各朝代的名人

春秋:老子,孔子,庄子,韩非

战国:屈原,荆轲,高渐离,鲁班

秦:秦王政,李斯,赵高,吕不韦

汉:司马迁,王昭君,班超,班固,韩信,张良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晋:司马炎,陶渊明,谢安

南北朝:王猛,祖冲之,范晔

隋:杨素,薛道衡,陈子良

唐:李白,杜甫,王勃,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

五代十国:李熤,王之涣,贺知章

宋:范仲淹,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陆游,文天祥,李清照

元朝:王冕,高启,关汉卿

明:刘基,王世贞,施耐庵,罗贯中

清:龚自珍,郑板桥,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