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

中国历史-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历史-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


【作者】蔡哲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提要】
在出土的战国时代简牍中,社稷的「稷」字有各种形体,其中比较引起注意的是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稷辰」,学者以为即文献上的「丛辰」。如果循着战国简牍的「稷」字的写法,配合战国金文和石刻文字及玺印等资料,上遡殷墟出土的甲骨「兇」字,由于它和「土」(社)经常一块出现,和「土」、「河」、「岳」也同见于一版,再从它的形体可从「从」声来看,它应是后代的「稷」字。而文献上「社稷」的「稷」字,在先秦的典籍中亦可作「丛」,有时称「社丛」,有时称「丛祠」,有时和社并列称「丛社」,结合卜辞的「兇」字后代作「稷」可知作「丛」为假借字,所以子禾子釜的「稷月」结合文献的正月为「陬」来看,「稷」即「
中国历史-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之讹变,换言之「兇」字或「
中国历史-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字的上半合口变成「畟」。所以卜辞的「兇」即后代「稷」字的源头。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日书、孙膑兵法、史晨碑、稷月、兇。 【下载】
蔡哲茂《从战国简牍的「稷」字论殷卜辞的「兇」即是「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