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怎么写? 历史教案从内容上分为哪三种?

历史教案怎么写?

学习目标,学习方案,现场活动,小结

历史教案从内容上分为哪三种?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6、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5、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6、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主要内容:规定联邦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5、美国联邦制的实行,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团结了各州,又给各州一定的自治权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行政权力归总统,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7、《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②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国家元首,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史实①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④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2、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4、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反封建)5、1851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59年洪仁王干提出了《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7、日本东京和上海成为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两个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有:章炳嶙、邹容、陈天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8、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率先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史称 “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2月,在袁世凯威逼下,清帝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结束。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标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军由学生转移到工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2、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3、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14、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15、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此后不久,宁汉合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1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称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17、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其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18、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作用)。193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19、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失败。胜利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总体失败20、日军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杀,被杀的总计三十万人以上。②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③日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21、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取得百团大战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2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3、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24、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开始。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率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25、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覆灭。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③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2、1871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俄国二月革命 1917.3直接结果是推翻了罗夫王朝封建王朝。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届人大选举国家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3、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6、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现行宪法。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1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9、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特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4、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5、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帮助。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阐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中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最大难题。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 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日本早于美国正式同中国建交。6、中日建交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7、 新时期中国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8、 2001年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美国的冷战政策,目的:遏制共产主义;表现主要有:美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的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成立北约 1949年 ,加剧冷战程度;苏联方面: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6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分裂 ( 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热战)4、欧洲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5、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6、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从20世纪七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7、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这标志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也标志着“冷战”结束)。9、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七年级下册英语作文介绍中国的景点?

Enjoy / 13 most beautiful scenic spots in China; 1. Putuo temple in Xiamen, 2. Wulingyuan scenic spot in Zhangjiajie, 3. Lijiang River in Guangxi, 4. Shanghai, 5. Sun Moon twin towers in Guilin, 6.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7. Zhujia in Shanghai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七年级下册个人评语?

1. Excellent

2. The personal comment on the Chinese stories in the seventh grade textbook is excellent because it showcases the rich culture and history of China through 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stories. 

The stories are not only entertaining but also educational,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values, beliefs, and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use of vivid language and imagery makes the stories come alive and captures the imagination of the reader.

3. Reading and analyzing Chinese stories can broaden one's horizons and deepen one'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It can also enhance one's language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Therefore,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hat students take the time to appreciate and learn from these stories.

七年级上册历史是中国历史哪部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是中国历史的古代史部分,它包括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是谁写的?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修订的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七年级历史学的是中国历史吗?

七年级历史是学中国古代史的。从远古时代学起一直到清朝。七年级的历史相对容易,特别是从小爱看书的孩子们,他们应该都是知道各朝代的时代背景的,但学习历史还要学习它的精髓,分析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军事方面,这样才能善用它的优势,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早期汉字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七年级历史?

从图画文字开始,历经甲骨文,金文又称铭文或者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中国的汉字渊远流长,其中,殷虚出土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的起源,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中国的汉字演变过程总体是:由繁到简。

七年级下册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中文个人评语?

可以讲好,因为中国故事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中文水平和英文口语表达能力。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跟孩子们交流故事中所传递的道理或教训,引导他们思考和反思人生价值观。总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五六七年级古诗?

五,六,七年级一共45首古诗,下面举例几首: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