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王列表? 远古帝王列表?

东汉帝王列表?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东汉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

汉章帝:刘(57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14年。

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

汉殇帝刘: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是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

前少帝:刘懿(?—125年),东汉前少帝,(正史不单独为其列传,故一般不认为他是正统皇帝),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即汉顺帝(125年144年在位),东汉第七位皇帝。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即汉冲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字明,东汉第八位皇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即汉质帝(145年146年在位),一名刘续,汉章帝刘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1年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即汉桓帝(146~167年在位),字意,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东汉第十位皇帝。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

汉少帝: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远古帝王列表?

盘古氏:传说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人物

盘古

天皇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共有兄弟十二人(一说十三人),古越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天雾。

地皇氏:称“地皇”,是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共有兄弟十一人(一说十二人),传说姓岳,名鉴(一说名铿),字子元,号文悦。

人皇氏:人皇氏:简称“人皇”,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在远古时代,皇的原始意义是神,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但神性稍次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称之为第二级的神。

有巢氏: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五氏之一,是昊英氏之后的又一位远古时代部落首领,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燧人氏:燧人氏(生卒年不详),风姓,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首,尊称“燧皇”。

伏羲氏: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伏羲

女娲氏: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女娲

神农氏: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黄帝

少昊:少昊(约公元前2598年约公元前2525年),赢姓,名挚。三皇五帝之一,中国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又作少、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一说其为玄嚣,是黄帝长子。少昊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定都穷桑。

玄帝:玄帝指上古帝王姬颛顼。玄帝姬颛顼,又名乾荒,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之孙,姬姓。其父乃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

帝喾:帝喾(kù)(生卒年不详),姬姓,高辛氏,名俊(一作),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 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帝挚:帝挚(公元前2450年 公元前2326年),号青阳氏,帝喾长子,生母是常仪。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

尧:尧(约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

舜:舜(shùn,约公元前2277- 约公元前2178),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

泰山封禅帝王列表?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422个皇帝,162位王。而在泰山封禅的有72王与12帝。72代君王曾封禅泰山。自秦至清,史籍上确切记载的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

12位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泰山如下:

1.秦始皇嬴政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封泰山、禅梁父

2.二世胡亥 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 登封泰山

3.西汉武帝刘彻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封泰山、禅肃然山。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封泰山、祠明堂,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封泰山、祠明堂,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封泰山、禅蒿里山,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 封泰山、禅石闾山,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封泰山、祠明堂,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 封泰山、禅石闾山,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 封泰山、禅石闾山。

4.东汉 光 武帝刘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 封泰山、禅梁父山。

5.章帝刘 元和二年(公元85年) 柴祭泰山、祠明堂。

6.安帝刘祜 延光三年(公元124 年) 柴祭泰山、祠明堂。

7.隋文帝杨坚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为坛设祭泰山。

8.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封泰山、禅社首山。

9.唐玄宗李隆基 开 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封泰山、禅社首山.

10.宋真宗赵恒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封泰山、禅社首山

11.清圣祖玄烨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祭祀泰山。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祭祀泰山

12.高宗弘历 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先后10次祭祀泰山。

大秦帝国帝王列表?

1、秦非子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赵氏 ,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任君位。

2、秦侯

秦侯,嬴姓赵氏,其名失传,秦非子之子,秦国第二位国君,前857年—前848年在位。

3、秦公伯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西周时期秦国君主。秦侯之子。仅在位三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其子为秦仲。

4、秦仲

秦仲(前845年前822),嬴姓,赵氏,名不详,秦公伯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在位。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令其率军进攻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交战中,战败阵亡。秦仲死后,由其长子秦庄公即位。

5、秦庄公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嬴姓,赵氏,名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其),秦仲长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杀,太子其即位,是为秦庄公。

6、秦襄公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 ,其子秦文公继位。

7、秦文公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文公,葬于西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秦文公死后,其孙秦宁公(秦宪公)继位。

8、秦靖公

秦靖公(?—公元前718年),又称秦静公,《史记秦本纪》作秦公,嬴姓秦氏,名已失传。春秋时期秦国太子。秦文公之子,未继位便去世。

9、秦宪公

秦宪公(公元前724年公元前704年),《史记秦本纪》误作秦宁公,嬴姓,赵氏,名立,秦文公之孙,秦静公(一作秦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在位。

秦宪公因其父秦静公早逝,故被其祖父秦文公立为继承人。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居于西新邑,后迁居平阳。公元前713年,派兵夺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公元前708年,俘虏芮国国君芮伯万。

公元前704年,派兵消灭西戎小国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终年二十一岁,葬于西山大麓(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

10、秦出子

秦出子(前708年—前698年),嬴姓,秦氏。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的幼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共在位6年。

11、秦德公

秦德公(前710年-前676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在位2年。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

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12、秦宣公

秦宣公(?前664年),秦国国君,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13、秦成公

秦成公(?—前660年),嬴姓,名载。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前663年— 前660年在位,《史记》载成公元年,梁、芮国两个西周旧国的王来朝见。在位三年而卒。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

14、秦穆公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

15、秦康公

秦康公(?-前609年),名,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穆公之子,母穆姬是晋文公的姐妹。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秦康公送晋公子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16、秦共公

秦共公(?前605年),华夏族,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左传》名稻,秦康公之子,前608年即位,在位四年(《史记》误作五年),前605年卒。《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16、秦桓公

秦桓公(?-公元前577年),汉族,嬴姓,名荣,秦共公之子。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魏有一嬖妾无子,武子刚病时,命其子魏颗将嬖妾嫁之。武子病危时又命魏颗将嬖妾殉葬。

武子死后,魏颗嫁掉嬖妾,并说:“这是从父亲头脑清醒时的吩咐。”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魏颗大胜。

17、秦景公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赵氏,秦桓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

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18、秦哀公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 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

19、秦夷公

秦夷公,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嬴姓,名不详,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未及即位就死了。《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也就是说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20、秦惠公

秦惠公,秦夷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秦夷公早死,故秦哀公以夷公子惠公继位。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这个时期,孔子在鲁国担任要职。

21、秦悼公

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前477年,秦悼公去世,葬于丘里景公西。

秦悼公在位期间在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筑城,死后其子秦厉共公继位。

22、秦厉共公

秦厉共公(?前443年),嬴姓赵氏。名剌,《史记秦本纪》作秦剌龚公,《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秦悼公之子。前476年-前443年在位。

前476年派兵攻魏城。秦厉共公十年(周贞定王二年,前467年),天空出现哈雷彗星,明亮易见。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以兵2万伐西戎大荔(今陕西大荔朝邑)

23、秦躁公

秦躁公(前499年前429年),秦厉共公之子。公元前442年即位为秦公,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民族义渠向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域,被秦军击退。次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24、秦怀公

秦怀公(前499年前425年),嬴姓,赵氏,名封,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428年前425年在位。秦躁公卒,其弟由庶长从晋国迎入,是为怀公。

当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昭太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25、秦灵公

秦灵公(?前415年),又称秦肃灵公

嬴姓,赵氏,未知其名,一说名肃。前424年前415年在位,秦怀公之孙。秦灵公逝世时,嫡子师隰(即其后的秦献公)年幼,只有五岁。

灵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中国历史上在黄帝陵对轩辕黄帝的公祭起于春秋时期,秦灵公时代第一次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

其后历朝历代对黄帝陵的公祭活动,基本上都保持了较高规格。

26、秦简公

秦简公(?─前400年),名悼子,在位15年。 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叔父。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简公出师攻魏,败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南)。

前409年,简公令官吏带剑以防身。这是秦国革新礼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许百姓带剑。同年,魏伐秦,尽占河西地,筑洛阴、 县两城,秦退守洛水(今陕西境内洛水),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简公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

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由此趋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今华阴县城东、蒲城县东南,尚有秦长城遗址。

27、秦出公

秦出公(前388年前385年),战国初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世本》作秦少主,《吕氏春秋》作秦小主,嬴姓赵氏。在位2年。

史上又名出子,前387年,惠公死,出公即位,时方二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杀出子及其母,迎灵公太子公子赢连回国。

自秦厉共公(前477前443年在位)之后,到秦出公在位时,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

28、秦献公

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战国时期秦国君主。

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

秦献公的时期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29、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谥号为孝。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0、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31、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名荡,秦惠文王之子,又称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武王身高体壮,天生有神力,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32、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秦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着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

公元前256年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秦昭襄王驾崩一年后,东周国也被其孙秦庄襄王消灭),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4岁。

33、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嬴姓,赵氏,名柱,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34、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

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35、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扩展资料:

秦国文化:

崇拜

和周人不一样的是,嬴秦人的“上帝”崇拜多为泛神泛示, 以上帝为代表的诸神,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鸟类都是他们的祭拜物。有人以此认为,当时嬴秦的宗教水平只能是处于一个“低层次上”,“世俗性”很强,“综合地反映了秦文化的混合特质,秦族固有的游牧民族多神教和西戎文化是秦文化的基础”,在《汉书郊祀志》中,把它和东方的齐鲁分为两大宗教体系。

其实在嬴秦这里,所谓的“世俗性”,正是关注自我的表现,这也正是嬴秦宗教崇拜的一大特征,并且处处体现出日常生活情况,和东方诸国体现的“帝王将相”完全不一样。文献记载中,嬴秦人的多神崇拜还是比较简单的,材料也不是很多,也仅是片言只语。

祭祀

祭是嬴秦的一种特殊的祭祀方式,只是由于文献记载不多,前人对于其祭祀过程、祭祀时需要些什么、目的是什么等等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对祭研究得不多。

据《史记》司马贞“索隐”:“,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谓为坛,以祭天也。”明显的,这是嬴秦的一种祭天的仪式,实际上,在周人的祭祀中,也有祭天的仪式,但是很少看到有祭的记载。或者就是没有这种祭祀的仪式。

尚黑

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金碧辉煌,而是以黑色为主色调。

司马懿帝王列表?

司马懿后代建立的晋朝,分为东晋和西晋,西晋一共4个皇帝,东晋一共11个皇帝。

一、西晋皇帝列表

1、司马炎,在位时间:公元265-公元290;

2、司马衷,在位时间:公元290-公元306;

3、司马炽,在位时间:公元307-公元311;

4、司马邺,在位时间:公元313-公元316。

二、东晋皇帝列表

1、司马睿,在位时间:公元318年-公元322年;

2、司马绍,在位时间:公元322年-公元325年;

3、司马衍,在位时间:公元325年-公元342年;

4、司马岳,在位时间:公元342年-公元344年;

5、司马聃,在位时间:公元344年-公元361年;

6、司马丕,在位时间:公元361年-公元365年;

7、司马奕,在位时间:公元365年-公元371年;

8、司马昱,在位时间:公元371年-公元372年;

9、司马曜,在位时间:公元372年-公元396年;

10、司马德宗,在位时间:公元397年-公元418年;

11、司马德文,在位时间:公元419年-公元420年。

秦朝以前的帝王列表?

1、秦非子,前891年~前858年,在位34年;

2、秦侯,前857年-前848年,在位10年;

3、秦公伯,前847年~前845年,在位3年;

4、秦仲,前844年~前822年,在位23年;

5、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

6、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

7、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

8、秦静公,又作公,为秦文公之长子,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时去逝,赐谥号为公,并改立公之长子赢立(秦宪公)为秦公爵位继承人。

9、秦宪公,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

10、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

11、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

12、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

13、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14、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15、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16、秦康公,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17、秦共公,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18、秦桓公,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19、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20、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21、秦夷公,秦哀公之子,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

22、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

23、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

24、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

25、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

26、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

27、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

28、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

29、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

30、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

31、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

32、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

33、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

34、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

35、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

36、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37、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

38、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10年,在位37年;前221年嬴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39、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称秦二世皇帝。

40、嬴子婴 ?年~前206年,在位47天。

历代帝王庙列表?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年), 其原址为元代保安寺。 它是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武功臣的明清皇家庙宇, 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后宋皇帝列表?

后宋一般指韩宋。韩宋(1355年1366年),是元季的政权。皇帝只有一个,就是韩林儿。

1351年5月,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在颍上(今属安徽)发动起义,韩山童被捕牺牲。1355年2月,刘福通在亳州拥立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12月移驻安丰。1358年5月,迁都汴梁。1359年8月,汴梁失守,复据安丰。1363年,朱元璋迎韩林儿居滁州。1366年12月,朱元璋以迎赴应天为名,令廖永忠沉韩林儿于瓜洲江中,韩宋亡。

宋高祖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1、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

2、宋太宗赵炅(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3、宋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 乾兴元年(1022) ,在位24年。

4、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

南北朝宋皇帝列表?

南朝宋共历九帝,分别为: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刘昱、刘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