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徐州相王”历史事件介绍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这一历史事件被后世称为“徐州相王”,这一事件在战国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代可以说完完全全是一个大乱局。在这数百年间,战争近乎成为了诸侯列国的家常便饭。这是因为,时间到了战国时代后,以往春秋时期,仅限于贵族之间点到为止的战争,就此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数十万人规模的大战。

image.png

  可是,战争仅是战国时代的一部分而已,在战国这个纵横家大行其道的时代,列国之间的争斗更是呈现出了白热化的趋势。诸侯一个简单的举动,在战国时期,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战国时代的称王浪潮。在春秋时期,实际上只有吴、楚、越三国称王,可这样的局面,到了战国时期,则迅速被打破。从最开始的秦、齐、魏这样的强国称王,到最后小国中山、宋国也相继称王。而说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便不得不提到战国历史上的“徐州相王”,因为这次战国历史上的相王片段,成为了战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334年,在位数十年之久的魏惠王带领着韩国以及一些泗上小国,共同前往徐州,同当时的齐威王互相承认王号。这样的情况,放到现在看来,仅是战国时代的一次诸侯会盟。可实际上,就是这样看起来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诸侯会盟,却成为了整个战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幕。因为,这次“徐州相王”对于整个战国时代,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image.png

  首先,魏惠王亲自带领韩国等若干小国,前往徐州同齐威王相王。看起来像是一次简单的会盟,可这次会盟对于魏国来说,则是魏文候以来,魏国百年霸业的终结。我们回顾这次相王的背景便能发现,这个时候的魏国同此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魏文候在位时期的“三晋联盟”,在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土崩瓦解。而同齐国桂陵、马陵之战的两场失利,使魏国国力大挫。而西部的秦国与南部的楚国,则也旋即发难。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便能看出魏惠王前往“徐州相王”也是能够交好齐国,而这一去同时也标志着魏国此后直到战国结束的命运。

  当然,这次相王的历史片段,所展现的不仅是魏国霸业的衰败。同时,在这次相王之后,也使得战国的局势,变得愈加复杂了起来。这是因为,这个“诸侯莫能与之争”的魏国衰败后,战国霸主的舞台,一度陷入了空置的局面。正是这样的情况下,齐、秦、楚三个强国,开始竞相逐鹿于中原地区。尤其是战国中期齐、秦并立的局面,更是使得夹在中间的魏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徐州相王”后所导致的霸主虚悬,使得战国中期的局势,变得愈发微妙了起来。

image.png

  其次,“徐州相王”的举动,同时也昭示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旁落。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尚且在周礼的基础上尊崇天子,以令不臣。可这次相王的举动,周王室近乎没有任何存在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说明霸主政治已经完全被摒弃。而这之后的“五国相王”,更是使得此后的周王室,完全成为了诸侯的一个附庸品。实际上,早在“徐州相王”之前,魏惠王曾称自己为“夏王”,意为华夏之主,这明显是要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意思。

  历史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次诸侯会盟,所折射出来的则是整个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大历史。而也就是在这次会盟之后,整个战国的历史,则开始逐渐向一统的方向不断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