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秦始皇登基后,统一了六国,创建了秦王朝,此后秦始皇采取了一些列的政治举措来实施改革,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等都是秦始皇的改革措施,下面来罗列下秦始皇各个措施,秦始皇改革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

《古今大战秦俑情》秦始皇剧照

《古今大战秦俑情》秦始皇剧照

1、建立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将权利都独揽在自己的手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权利机构组织,设立了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三公由皇帝直接任命与罢免,对皇帝命令要绝对服从与执行。废除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将整个国家封为36个郡,这36个郡下面设置县,这两个地方的行政官员也有皇帝亲自任免。

2、车同轨 书同文 行同伦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在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多杂乱无章,后来统一采用篆字为标准字体。度量衡的单位也标准化,这些统一有助于国家往标准化发展。

3、统一法律

秦始皇推行了残酷的刑罚,如腰斩,车裂,活埋等刑法,用来镇压百姓。

4、统一全国,结束诸侯征战的局面,这个举措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为整个民族利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开拓疆土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为中国版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秦始皇对整个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影响千年,实为“千古一帝”。

揭秘秦始皇的贡献有什么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觉得自己的的贡献更胜于三皇五帝,因此自称为皇帝。的确,秦始皇的功绩非常大,他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还被世人称为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

秦始皇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原,正是因为当时的秦国要远远强大于其他六国。而秦国的强大除了自身原因,还来源于秦始皇嬴政的知人善用、知错就改。在统一六国之前,秦国聚集了众多一流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人才,秦始皇善用他们,并听取他们的谏言。秦始皇进攻六国时的军事策略及计划皆是他们所提出实行的,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皇帝权力至上。秦始还推行郡县制和官僚制度,颁布全国统一的法律法制。这些措施都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和稳定了秦朝的统治。

同时,秦始皇还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所贡献。他在全国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实行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政策;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等。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秦朝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修筑长城加强了边境的防御,维护了边境百姓的安全;开疆拓土,扩大了秦朝的版图。

总而言之,秦始皇所作出的贡献非常大,即使他有不少过失,但他的功绩也不能被掩盖。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而因为“焚书坑儒”事件给后人落下了个千古骂名,为残忍暴虐的君王。而在这历史长河中,秦始皇进行这番行为无非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朝政,为统一思想所作的一个策略,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这件事情的始末。

秦始皇“焚书坑儒”图片

秦始皇“焚书坑儒”图片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能增强国势,发展国家的各方势力,进行大幅度的改革策略,面对纷乱的社会状况,人们便希望能够通过学术研究来寻找能使社会安定的道路,百姓不再流离失所,遂产生诸多学派之说。因此边昌盛言论自由,文人以前人之事讽刺当今时政,议论纷纷致使君王威望尽失,结党营私之事使得朝纲不稳。


而且秦始皇当时为了更好的统一天下,统一了文字、法律和货币制度等,因此其“焚书”事件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思想,,便有控制百姓思想的意图,当朝宰相李斯认为只有禁止私学方能从根本上杜绝过于自由的学术。因此秦始皇才下令焚烧除《秦记》之外的天下书籍。

而“坑儒”一事来源于,当时秦始皇为延长寿命便下令寻找长生不老的药丸,而其臣明知达不成此事便逃逸,还散布言论道秦始皇刚愎自用暴戾等言论,大家奔向转告,秦始皇怒而将这些相关人士皆杀于咸阳,人数达四百余人。

据相关人士考察,当时秦始皇所活埋的人中不全是儒士,也有一部分乃是术士,也就是一群江湖骗子,但秦始皇就这么将这几百人活埋,实为残忍。而历史也证明了。残暴的统治向来不能持久,因为如此,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也加速了其政权灭亡的速度。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也称作秦俑,位于陕西西安秦陵东面的兵马俑坑中。兵马俑作为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种类,就是推行人陪葬,奴隶为奴隶主所有,在奴隶主死后要作为殉葬品与之一同下葬,因此兵马俑也就制成战车、战马以及人兵的样子,守护陵墓。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被发现,至1987年,整个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坑被列入世界遗产之中,同时也得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誉称,前前后后共有两百多位国家领导人前往参访,成为华夏古代文化的一张生动的遗产名片。

人殉作为古代一种残酷的丧葬制度,在殷商时期达到顶峰,周王朝时便吸取教训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种现象,直至秦国时正式废除人殉,以俑入葬取而代之。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俑葬的典型代表,也达到了俑代人殉葬的巅峰。无论在规模、写实等多个方面,秦始皇兵马俑都是匠心极致的结晶,也是历史上首位封建帝王的皇权意识。秦始皇兵马俑是对实物的严格临摹,肖像生动写实,活灵活现,并且在规模与气势上也胜人一筹。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自西向东而坐,三个坑呈现一个品字,最早出土的一号长形坑中有八千多个兵马俑,四面斜坡,左右分别是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埋入式结构的,深约5米,坑中筑起条条隔墙,排列木柱,往上加横木以搭盖棚木,最后再铺上芦苇席用黄土覆盖,形成高出地表两米的坑顶,底部用青砖铺设,往内放置陶俑,门道填实后,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就形成了。

秦始皇祖先有哪些人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一种是从《史记》中流传出来的八卦,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庄襄王只是喜当爹了而已。那么究竟哪个是真相呢?古人没有DNA来验证血缘关系,只有通过滴血认亲,而这种原始方法的可靠虑只有50%,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办法。

秦始皇的祖先姜子牙

秦始皇的祖先姜子牙

第一种说法: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那么秦始皇祖先就是颛顼。

颛顼是谁?这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了,颛顼是皇帝公孙轩辕的后代,但是在早期族谱或者文献资料记载严重缺失而且很混乱,其线索只能从民间传说中得知,相传颛顼有一个孙女名叫女修,一日在院中织布,突然听到一声玄鸟叫,然后从天空中掉下一枚鸟蛋正好落在了女修的嘴里,这女修便怀孕了,不久就生了个儿子叫大业。这支血脉就这样一直流传到秦始皇这里。

第二种说法: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秦始皇祖先就是吕尚。

谁是吕尚?吕尚就是人们常说的姜子牙,姜子牙可谓是大器晚成,80岁高龄的时候遇见了姬昌才受到了重用。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智者姜太公拿着垂直的鱼钩在渭水之滨钓鱼,3年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很多人都看着他的笑话,但是最后他成功了他钓到了姬昌这条金鳌。

此后吕尚创作了《太公阴符》,被人们称为东方智圣,从而吕家(也就是姜家)这支血脉才有了传承。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时常被后世批评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条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如果从他身为一代帝王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就是一次统一思想文化的运动,是对帝国统治有利的事情。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画像

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是纷扰混乱的春秋战国,而在这乱世却迸发出最为强烈的思想火花,也就是先秦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中,流传最广泛、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


现在看来,他们为中国创造了最灿烂的思想文明,使中国得以与同时期的希腊文明媲美。但是对于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而言,百家相争是混乱,是隐患。虽然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因为他要消除隐患,加强专制的思想统治。

焚书在前,坑儒在后,焚的是除医药、卜筮、农业有关之外的所有书,坑的其实也不是表面上的儒士,而是方士。焚书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改革者,统一中国、废分封设郡县、中央集权等等措施都是他首创,而那些书尤其是儒家书籍最大的特点就是师古,就是崇尚上古或者西周,此外大多和法家相悖,这样的思想对于运用法家思想的秦朝而言是危险的。而坑儒是因为,这些方士欺骗他可以寻仙访药让他长生不老,而秦始皇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后一无所得所以恼羞成怒,而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方士也学儒家或者穿儒士的服装所以被认为是儒士。

毛泽东对此的评价是“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可见他赞成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