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历史背景究竟怎么样

遵义会议背景

在中国红军的历史上,有几次重大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就是其中一个。遵义会议发生在1935年的1月15日,总共持续了两天的时间,就是这短短两天改变了红军的整体作战计划。那么遵义会议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呢?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还不在毛泽东手里,是由王明主持着大局。王明为人较为激进,在国民党集中兵力来围剿时,他否定了毛泽定的转移计划,而是决定要反抗。这种左倾主义得到了当时党内许多人的支持。结果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惨败。红军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国名党毕竟有着极为精良的武器,人数众多的士兵。当时的共产党发展的趋势是比不上国名党。

在反围剿失败后,王明依旧把持着党内的大政,决定要放弃革命根据地,他带领部队进行撤退,但是由于他对形势的认识不够清楚,所以他在转移部队时,采取的是搬家式行动。这让红军部队行动迟缓,被国民党的军队追赶而上,在打斗中,红军损失惨重。在毛泽东挺身而出对队伍进行指导后,红军突围而出。原本在王明的计划中,红军是要去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和的。但是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前往国民党势力薄弱的贵州地区。在1935年1月,共产党拿下了遵义这个城市。

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局势下举行的。从遵义会议背景来看,王明也许适合行兵打仗但绝对不适合管理大局,毛泽东才是党和部队英明的首领。

遵义会议地点

遵义会议地址为什么会选在遵义这个地方呢?当时红军正在攻打贵州,照道理来说,贵州有很多地方可以让他们开会,但是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了遵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呢?遵义会议地点又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其实,现在的遵义会议的原址是由开国大将曾美选定的。当时红军正好历经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好不容易攻克贵州和遵义后,党内决定就领导权等重大事件召开一次会议。那个时候,是周恩来副主席给曾美下的命令,让他寻找一个安全机密并且能容纳较多人的地方作为会议的地点。当时的曾美还只是一个会议记录员。

曾美在接受这个命令后,就开始寻找地点。在走街串巷时,他看到了柏辉章的官邸。柏辉章是贵州的军阀,在贵州的势力极大,所以他的私人府邸修建地十分壮阔,大约有500多平米的占地面积。在曾美仔细观察之后,就觉得这个地方十分适合召开党内部的会议。在向周恩来等上级领导请示后,最后定下了这个位置。这就成了遵义会议地址。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遵义这个城市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遵义是红军刚刚拿下的城市,比较安全,城市里面已经没有军阀和国民军的势力。红军在历经了反围剿的失败和对遵义的攻打,所以需要休养生息。他们就在这个刚打下来的城市驻扎了下来。

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遵义会议的存在,也清楚这场会议在中国的意义。但是大家知道的就只有确认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主要内容,真正的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么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遵义会议画像

遵义会议画像

要讨论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就要从遵义会议举行的背景和原因说起。为什么会举办遵义会议呢?在二十世纪三十年初期,共产党迅速扩大。蒋介石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派兵来围剿共产党。所以就有了后来鼎鼎有名的五次反围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