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豆瓣剧情介绍_评分_演员

1.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海报

永不消逝的电波

2.永不消逝的电波豆瓣剧情简介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孙道临)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何兰芬(袁霞)与他假扮成夫妻。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 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是为商业电台工作,将他释放。日军投降后,李侠夫妇又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电台被国民党发现,李侠接到到紧急撤退的通知,但此时,他又收到两份极为重要的情报。

3.永不消逝的电波豆瓣评分:9.8分

4.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要演员:孙道临| 袁霞| 邢吉田| 陆丽珠| 王心刚| 王孝忠| 盂庆芳| 黄婉苏|

5.演员介绍

孙道临简介

简介

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

星路历程

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入 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

1941年燕京大学关闭,孙道临失学,1943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学

,1947年燕京大学毕业,并加入北平艺术馆。翌年入清华影片公司,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孙道临仍扮演三弟,从此登上银幕。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上海远东影业公司《大雷雨》的拍摄,并在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乌鸦与麻雀》一片的拍摄。此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先后主演 《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

》、《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银幕形象。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解说的影片《鲁迅传》。

1984年后孙道临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在两片中分别饰演男主角。1992年执导了根据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电影《继母》。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有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盒带《唐诗欣赏》等。

作品年表

·詹天佑(2001年,导演)

·继母(1992年)

·非常大总统 Speclal President(1986年,兼编导)

·雷雨 Thunderstorm(1984年,兼编导)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Mikan no taikyoku

·李四光(1979年)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1963年)

·51号兵站(1961年)

·革命家庭 Revolutionary Family, A(1960年)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年)

·红色的种子 The Red Seed(1958年)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

·不夜城 (1957年)

·春天来了 Spring Has Arrived(1956年)

·家 Family, The(1956年)

·南岛风云(大陆 1955年)

·渡江侦察记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se(1954年)

·女司机 Woman Locomotive Engineers(1951年)

·民主青年进行曲 Democratic Youth March(1950年)

·乌鸦与麻雀、大雷雨(1949年)

·大团圆(1948年)

袁霞简介

袁霞,1933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1948年参加胶东文协文工团当演员,曾在《送郎参军》中饰妻子、《王秀鸾》中饰妇女主任。1950年随文工团编进空政文工团,在《英雄车地》、《反击》等剧目中饰演角色。1956年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

三十多年来,她曾在故事片《激战前夜》中饰公安战士周洁,《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女主角何兰芬并获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最佳优秀女演员奖,《金铃传》中饰兰英嫂,《奇袭》中饰朴金玉,《带兵的人》中饰连长妻子,《苦菜花》中饰星梅,《县委书记》中饰妻子,《江山多娇》中饰岳仙嫂,《鄂尔多斯风暴》中饰阿达玛,《花枝俏》中饰母亲等。并在一些话剧和电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邢吉田简介

个人喜好

陆丽珠简介

个人简介

陆丽珠,著名演员,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扮演日伪“双料”女特务兼汉奸交际花柳尼娜而出名。

陆丽珠原名于淑珍,解放前考入北平唐槐秋领衔的新中国话剧团,她丰腴性感,冷艳高雅,气质不凡。她多年来的舞台表演功底,练就了扎实地塑造各类角色的技巧,当时八一厂的著名女导演王苹选中,正要选择一个外表性感成熟的少妇饰演一名女特务,时任北京实验话剧团著名演员陆丽珠即被选中,于1957年在上海开拍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扮演日伪“双料”女特务兼汉奸交际花柳尼娜。作为出镜较多,戏份充足的这一反派角色,陆丽珠把柳尼娜这个高级交际花出身、先后投靠汪精卫政府和日本情报机关的“双重间谍”的汉奸高级交际花女特务,表演的极其富有层次。

后来为了这部从影之作,陆丽珠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身心遭受极大的摧残,吃尽了苦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获得新生的陆丽珠又率团来京在话剧《神秘的古城》里饰演女一号反派角色军统女特务四姨太司马玉茹。

陆丽珠还陆续在其他剧目中饰演了女反派角色,算得上是“女特务”专业户了,如话剧《霓虹灯下哨兵》的女特务曲曼利;《东进序曲》的汪伪汉奸女特务九姨太;《彼岸》中年轻俏丽而奸诈贪婪的女记者等。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从业经历

陆丽珠解放前考入北平唐槐秋领衔的新中国话剧团,期间在《茶花女》中扮演欧兰普,《家》中扮演瑞珏,并和孙道临合作主演《梅萝香》;南北影星车轩,蒙纳,徐枫等合作演出《日出》,《雷雨》。

解放后加入北京实验话剧团,曾饰演话剧《原野》中的金子,《阿Q正传》中的吴妈,《秋海棠》中的罗香漪,《我的一家》中的陶承,《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1960年随团调到大庆,1963年以后又随团调到河南与郑州市文工团合并成立郑州话剧团,这期间在《夜店》饰演赛观音,《胆剑篇》中的西施,《千万不要忘记》中的姚母,《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特别是在《钗头风》中的唐惠仙,备受观众赞赏。

陆丽珠的艺术特色

在解放前辗转的“卖艺”生涯中,在解放后她先后工作过的北京实验话剧团、安达市话剧团、郑州市话剧团里,陆丽珠一共扮演过多少角色,怕是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陆丽珠不仅有比较优越的天然察赋,更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锤炼了演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她重视台风,演出的人物有气度,有风采,不白不水;她重视台词的基本功锻炼,不管人物处于何种情绪状态下,都能把台词说得极度清晰,富有情感和音乐性;她重视中国戏曲表演中强调的“精气神”,重视节奏的掌握和分寸的控制,不瘟不拖;她懂得怎样适时适度地把应该给观众的东西,恰如其分地传递给观众;她善于在演出过程中,根据观众的反应校正自己的表演。陆丽珠也认为她一切成就的取得,除了向先辈艺人的师承私淑外,更多是靠了爱看她戏的观众的赐与。

解放后陆丽珠也接触了新的表演理论,在新的导演方法下她的表演有所进展,这主要体现在她对时代、对剧本、对人物的理解分析和感受体验更深刻更准确了。这为她的表演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使她不仅能扮演《原野》里的金子,《日出》里的陈白露,《雷雨》里的繁漪,《家》里的瑞汪,《夜店》里的赛观音”一还成功地塑造了《我的一家》里的陶承,《丰收之后》里的赵五婶,《针锋相对》里的兰港书记,以及《救救她》中的方老师等,这样一批闪耀着时代光彩的新人物形象。她在加强对人物体验的同时,仍然十分重视舞台体现的诸因素,重视形象的鲜明性和演出的剧场性。她的表演既有了新的姿质,又不失其昔日的风采。

王心刚简介

电影类奖项

百花奖

所获荣誉名称: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主角)

获奖时间:1982年(5届)

获奖作品:《知音》

星路历程

《破除迷信》

《寂静山林》

《牧人之子》

《永不消逝的电波》

《海鹰》

《勐垅沙》

《红色娘子军》

《哥俩好》

《野火春风斗古城》

《秘密图纸》

《侦察兵》

《南海长城》

《大河奔流》

《伤逝》

《知音》

《绿海天涯》

《烈火中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