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招商 QQ 7384656
姓氏起源

请文明阅读历史资料 错误指正QQ:7384656

可姓历史起源

渊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庆父之后庆克,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齐公族庆父之后庆克生庆封,以罪奔吴,汉末徙会稽山阴。后汉庆仪为汝阴令,曾孙纯避安帝父讳,始改贺氏。”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齐桓公之子公子无亏生庆克,亦谓之庆父。”姜庆克,亦称公孙庆可,其子获罪于齐昭公姜潘,先逃亡到晋国,为晋文公姬重耳所讨厌,遂又赴吴国。周襄王姬郑二十年(齐昭公姜潘元年,晋文公姬重耳五年,楚成王芈頵四十年,公元前632年),齐昭公与晋文公联军与楚国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即著名的“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会合了齐、宋、鲁,蔡、郑、卫,莒八国之君盟于践土(今河南原阳、武陵一带)结为同盟,此会,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称霸中原。其时,迁居于吴国的姜庆克家族中,即有人以姜庆克之名的谐音字改姓氏为可氏、或克氏,以避齐国夹胜预伐之难,其后世代相传至今,其可氏史称正宗。

可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庆克(公孙庆可)为得姓始祖。

可姓渊源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古鲜卑族氏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阿伏干氏、可地干氏、可地延氏,并改为可氏。”

①鲜卑族慕容部可足浑氏,亦称可朱浑氏、渴烛浑氏、渴烛氏,后多改汉姓为朱氏,亦有取“可”为姓氏者,称可氏。

②鲜卑族秃发部可沓氏,亦称可达氏,后多改汉姓为可氏、达氏。

③鲜卑族拓跋部可地延氏,可单氏,后多改汉姓为延氏、单氏,亦有取“可”为姓氏者,称可氏。

④鲜卑族外帐姓氏可那氏、可频氏,后多改汉姓为那氏、平氏,亦有取“可”为姓氏者,称可氏。外帐姓氏,属于“黑号之姓”中的分衍姓氏,地位卑微,为官者几乎没有,因此在《魏书·官氏志》中不予记载,但在北魏时期的其它官札中有记录。

可姓渊源三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拿可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金史·百官志》记载:“拿可氏部封陇西郡,后改汉姓可氏。”拿可氏部落在金国时期与其他九十八姓氏并称“白号之姓”,虽非王族姓氏一族,但仍属于贵胄姓氏之一,多为上层领兵将领,在金国时期属于高俸阶级。

拿可氏部族在金末元初时期,有改汉姓为可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可姓渊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古蒙古巴克西纳尔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巴克西纳尔氏,亦称巴可西纳尔氏,属于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支庶后裔,分居于东蒙地区的喀喇沁旗札萨克一带地区(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在元朝初期,巴可西纳尔氏曾全族男壮随蒙古宗王孛儿只斤·忽必烈征伐大理国,之后五路重兵围攻恭州(今重庆),陆续攻击前后长达十九年(公元1259~1278年),其后有后裔子孙有落籍于巴蜀地区者,改汉姓为可氏,世代相传至今。

而继续留居在东蒙地区喀喇沁旗札萨克一带地区的巴可西纳尔氏族人,则所冠汉姓多为师氏、乌氏等。

可姓渊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洛克格罗夫(史禄国,S.M.Shirokogoroff)在1924年用英文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部族姓氏·满语为表》一书中的记载:

⑴.满族可地勒氏,Kedire mongu,汉义“捕鸟罗网的支架”,属于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没有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葛氏、可氏等。

⑵.满族可地尔氏,Kedir mongu,汉义“刨(木头)”,属于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但有四个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可氏。

可姓得姓始祖

姜庆克(公孙庆可)。

可姓迁徙分布

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七十九位,以陇西、恭州为郡望。

可氏族人大多分布在河南省的滑县、新乡市、获嘉县,河北省的衡水市安平县,湖北省的浠水县,山西省的保德县,云南省的玉溪市可官村、通海县海东村,四川省,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重庆市等地区。

可姓郡望堂号

可姓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恭 州:亦称巴郡、江州、楚州、渝州,即重庆。距今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十一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庆地区有渝江(长江支流从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庆段,包括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线),遂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余年。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37~1946年,日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可姓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亦称狄道堂、临洮堂。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庆堂。

历史网(www.16261.net)

请文明阅读历史资料 错误指正QQ:7384656

袁游全集 民族简史 历史地图 二十四史
征集历史资料 有奖励哦 QQ 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