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隋炀帝及历史功绩?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时邗江区西湖镇。隋炀帝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的人,却以残暴著称于世。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评论隋炀帝,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可谓千古一帝,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他又是一个人生极其复杂的君主,一个集文士、武帅、阴谋家、野心家、暴君等众多角色于一身的人,不是简单的昏君、暴君就能评价的。是非功过后人评说,用在隋炀帝身上太合适了。千百年来,对于隋炀帝杨广的评价,一直存在极大争议。杨广的三个谥号是对其帝王生涯极好的概括。

唐高祖李渊赐杨广谥号“炀”,《周书·谥法》中记载:“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杨广弑君父、杀兄弟、逼姐妹,犯下不伦之罪。据唐史学者胡如雷估算:在隋炀帝即位后的八年内,他一共兴修了22项大的公共工程,唯独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墓,平均每年征用400万人次的劳动力,这样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最终导致百姓起义,天下大乱。

自封“大夏王”的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闵”字同“悯”和“愍”,有怜恤、哀伤之意。杨广第三次下扬州时,见天下大乱,无法挽回,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然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积怨颇深。终于,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逼缢隋炀帝。说他荒淫无度,然而他的正室萧后始终被宠爱,被尊重。他死后,萧皇后和宫人仓促中用床板做了一副棺材,偷偷将其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多年后,萧后死后也与其合葬。

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明”指照临四方。杨广极富政治抱负,雄图大略,《资治通鉴》评价:“隋氏之盛,极于此矣。”他掘长堑、置关防、开驰道、筑长城、置粮仓,“三驾辽左”,开凿并沟通大运河……一项项工程背后是他锐意改革的大手笔和大气魄,也可说是利在千秋。

秦始皇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也做了,而且他还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唐太宗的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所以,结论是:胜利者写的历史等于谎言。历史概莫如此。

可以说,汉的辉煌与唐的盛世,实际上分别是对秦、隋两个王朝的接力。这种接力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有意思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两个人造工程——长城和大运河也都分别出自这两个朝代。现在常说“周秦汉唐”,但忽略了隋,显然有失公允。扬州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认为,隋炀帝其实是一个大的战略家。他错就错在走得太急了。

之所以在人们的固化印象中,隋炀帝是个反面教材,是因为隋以后的朝代尤其是李唐出于政治需要,放大了隋炀帝所犯的错误,又因为一些艺术作品的介入,将他丑化、妖魔化。长期以来,隋炀帝的建设和开拓之功被人忽视。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

隋炀帝之功绩

(1)589年,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大将军,灭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开通大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水路,加强了南方与中原的联系。

(3)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4)修筑东都洛阳,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隋炀帝之过

(1)开通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都是同时展开,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生活悲惨。

(2)好大喜功,三征高丽,不仅士兵死伤半数,还征调劳役兵役,导致田地荒芜,农村经济破坏。

(3)为张扬国威连年出巡,三下江都,奢侈浪费,所需费用均由所经过的州县的百姓承担。

(4)采用严刑酷法,凡是反抗朝廷者,不问缘由,皆斩。

如今,学界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已相对中肯客观了,对隋炀帝的死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也做了约略的说明: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亲征吐谷浑,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他制法却不守法,采用严刑酷法威逼百姓,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