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东汉,还有个西汉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为什么西汉和东汉要分开的原因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会有东汉,还有个西汉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2. 汉朝为什么分为东汉和西汉
  3. 为什么分东汉和西汉
  4. 两汉衰亡原因的异同
  5. 两汉衰亡的共同原因
  6. 历史上东汉和西汉为什么会分开
为什么会有东汉,还有个西汉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汉朝存在了400年,但是由于中间王莽篡位,所以导致西汉与东汉之间还有一个王莽建立的新朝。这个新朝虽然只延续了十五年,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把汉朝分为了西汉与东汉两个阶段。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汉朝为什么分为东汉和西汉

原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汉光武帝刘秀原本是汉室宗亲,起兵反抗,成功光复汉朝,为了和前面朝代有所区别,又因为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定都在东都洛阳故称东汉,以前在西都长安建都汉朝称为西汉。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

为什么分东汉和西汉

一个是因为汉朝中间发生过断层,出现过新朝,其次是新朝出现之后,汉朝的首都就从长安变成了洛阳,而长安和洛阳一个靠西一个靠东,史学家们为了更好地区分清楚,所以称为东汉和西汉。

两汉衰亡原因的异同

东汉和西汉差不多都存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是中间王莽篡权,整个汉朝还能连接起来,不用分什么东西了。不过要说东汉和西汉谁更强大,只能说各有千秋,毕竟从统治的时间上看是差不多的,只是西汉的皇帝会更加出名一些,而东汉只有刘秀、还有刘协大家比较熟悉。也有人问为什么汉朝有名的皇帝大多数集中在西汉,主要还是因为西汉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久稳定的政权,到了东汉也能延续下去。不过我们都知道东汉最后的下场算是比较惨,汉献帝可能是整个汉朝最憋屈的皇帝,那东汉到底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

其实很多人在看汉朝的历史时,会发现西汉要比东汉精彩的多,所以往往都直接跳过了东汉,或者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看起,因为三国也非常精彩。但真正把匈奴从中原驱逐出去的,正是东汉王朝,而且东汉的军事实力曾一度达到了世界最强,但并没能维持很长时间。主要就是因为东汉内部蕴藏了一个陈年痼疾,久久不能治愈。东汉的皇帝之所以混不好,就是因为当时士族门阀的权利太大,皇权专制已经名存实亡。

曹魏也是断在士族手中,司马懿作为士族首领,发动政变架空了曹氏政权。而东汉的门阀士族历史更加悠久,有些家族甚至是从春秋战国时期遗存下来的,之前士族们还没有完全统一战线,直到东汉时期终于爆发了。汉室宗亲被连年打压,最后失去了控制权,主要原因还是后代断层,有能力的人根本就上不来。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本就不适用,因为是世袭的制度,只要你有儿子就能继承父亲的官位,能保证这个家族一直大权在握。

汉武帝曾经推行了一段时间的察举制,想要选拔新人当官,结果这些境界官途的士人却成了新的一代官僚地主,让士族们的力量更加强大起来。而他们后来又掌握了选官的权利,而且在朝中的分量也无人能敌,就算是当朝皇帝也完全没办法夺回话语权。除非是把他们全杀了,但士族门阀已经非常团结,可能会倒逼皇帝产生新的政权。而且刘秀能建立东汉,就是靠着那一批跟自己打天下的人,后来刘秀是通过经济来换取他们手中的权利,但这些权利也都被分到各个大家族手中。

随着门阀士族的壮大,东汉的皇帝也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推行了很多政策打压权贵,但士族的势力已经深入朝中各个角落,想要提拔新人上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导致最后朝中大的官位都是通断的状态,无人能撼动。从皇帝无实权开始,就证明一个朝代要走向没落了,最后的下场也就是汉献帝那样,从上位开始便被人要挟。东汉末年,王朝覆灭全雄争霸,各地诸侯割据一方,一个新朝代的出现已经势不可挡。

两汉衰亡的共同原因

1、在朝廷内宦官外戚势力十分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有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皇帝年纪幼小,一定会是太后临朝,依靠着外戚掌权;

3、土地私有化太过于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

4、地主势力过于强大。 军事上。东汉末期各地军阀已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皇帝手中没有实际的兵权。
3.人才。东汉的“举孝廉”制度使得属吏只对主官负责而不对皇帝负责,导致皇帝身边没有有头脑和能力的亲信。
综上所述,明君再世也不能阻挡汉朝灭亡而只能推倒重建。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扩展资料

汉朝国土范围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

到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开边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武威郡、酒泉郡,后又分出张掖郡、敦煌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攻灭南越国并进占海南岛,于该地设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又平西南夷设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

元封二年(前109年),吞并滇国置益州郡,将西南边境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三年(前108年),灭亡卫满朝鲜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奠定汉地基本范围。

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将北疆推进至戈壁沙漠一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乌垒城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历史上东汉和西汉为什么会分开

汉朝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王莽篡夺了汉朝。 整个汉朝先是西汉,后是东汉,相隔15年。 这个新王朝的皇帝是王莽。

王莽篡汉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他登基的方式也很轻松,没有一个兵就登基了。 得势的王莽野心很大。 他决定改革,所以他也给自己的国家取了一个新的国名“新王朝”,意思是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 在短短15年的帝王生涯中,王莽的确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但他的努力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折腾!

王莽对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土地、税收、货币等一系列政策发生了变化,结果一团糟。 货币方面,短短15年,王莽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不断改变货币,不断制定新的汇率标准。 之间如何转换。 在王莽的折腾下,整个新王朝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抗浪潮! 为了转移百姓的注意力,王莽决定出兵攻打匈奴,希望通过战功获得百姓的拥护。 没想到,攻打匈奴的计划失败了。

汉光武帝刘秀推翻了新王朝。 定都洛阳,建立汉朝。 为了更好地区分汉代历史,后人将长安的汉代历史定为西汉。 历史上汉朝在中国首都洛阳成为东汉王朝。 之所以分为西汉和东汉,虽然都是汉朝,是因为刘邦建立的汉朝定都长安,刘修定的汉朝定都为都城。 首都洛阳。 因为长安和洛阳在西边,另一个在东边。 鉴于此,史家称刘邦长安都城为西汉,刘修都洛阳为东汉。

2西汉和东汉的发展情况

1、西汉立国之初就受到匈奴的威胁,尽管前几位皇帝都在采取“和亲”这一怀柔策略,但都在休养生息,积极备战,到了汉武帝才有卫青霍去病千里奔袭,立威草原,报仇雪恨。最后还是西汉更胜一筹,在汉武帝强势反击下,匈奴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再大举南下。

东汉,外戚宦官轮流干政,外戚担任大将军,宦官领兵,又有“临事设置,事毕即撤”的杂号将军。地方上的郡国兵经东汉初期多次裁撤、削减,只剩下边郡与内地关隘的少数驻军。遇有战乱,都是临时募兵或抽调京师北军出战。相比之下,还是西汉的军事实力更强。

2、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恢复了农业生产,而商人地位低下,经济势力略显不足。冶铁业等对国家有利的手工业也被垄断,商业、手工业走向衰落。

东汉时期并未制定限制商人获利的法令,冶铁业也改由社会自营,商人与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商业、手工业发展一向顺利。除了工农商业,还有其他的,如:人口增长、对外贸易、土地制度等,论起整体经济,东汉可能要更胜一筹。


要分东汉与西汉的原因:东汉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政权,其间被王莽篡权10余年,随后汉光武帝刘秀平叛乱,做了皇帝,史称西汉;所谓东西两汉,是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因刘邦建立的汉朝,都城在长安,居于关中,在中国版图上位置偏西,所以历史上称之为西汉,东汉在后,建都洛阳,洛阳于长安比较,位置在长安以东,故而称之为东汉。

因为历史上到了西汉末期,王莽利用外戚身份架空了皇帝,最后进一步推翻了皇帝,自己登基取而代之。所以东汉和西汉之间被王莽的新朝分开。

汉朝分东汉西汉的原因:由于汉朝中间曾经存在一度的国家灭亡,处于中断状态,被王莽篡位,而且首都不同,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

汉朝分为东西汉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因为汉朝中间发生过断层,出现过新朝,其次是新朝出现之后,汉朝的首都就从长安变成了洛阳,而长安和洛阳一个靠西一个靠东,史学家们为了更好地区分清楚,所以称为东汉和西汉。

历史上这是两个朝代,建立的都是汉朝,但建立者不同,都城不同,统治区域不完全等同。所以会被分开。

一般而言,刘邦建立的汉朝在公元前202年左右,定都在长安,被称为西汉。后期由于王莽篡权而灭亡。

刘秀建立的汉朝在公元25年,定都洛阳,因而称东汉。

不同的建立者,建立的朝代虽然用同一个称呼,但时间,定都,统治区域不同。被分开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