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是几世纪 十六国属于哪个朝代

目录导航:

  1. 东晋十六国是几世纪
  2. 二十四史十六国的意思
  3. 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是同个朝代吗
  4. 十六国和汉朝有什么关系
东晋十六国是几世纪

东晋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约4世纪初~5世纪中。

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二十四史十六国的意思

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 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后称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在入侵中原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是同个朝代吗

是。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

五胡十六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组成部分。

1、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2、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

(1)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在入侵中原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2)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和汉朝有什么关系

十六国是南北朝时期以鲜卑,匈奴,羯族,氐族,羌族五个少数民族为首建立的政权,其中的匈奴就是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分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的带领下进入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