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武周、开元、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成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武周算唐朝灭亡的原因

目录导航:

  1. 贞观、武周、开元、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成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2. 为何武则天建立的大周依旧算作属于唐朝
  3. 你觉得武周的统治对唐的衰落有影响吗
  4. 武则天的大周国家持续了多少年
贞观、武周、开元、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成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唐朝的人口、农民总数不断攀升,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到天宝十三年(754),唐朝人口总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共918万户,5288万人。安史之乱是唐朝人口数分水岭,到乾元三年(760),整个大唐王朝的人口数急剧减少到不足200万户了,和天宝十三年颠峰期相差甚远。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人口出现一个大跌峰,而且战乱结束后人口回升也十分缓慢。人口减少一类是“实损耗”,主要是战争、灾荒直接造成了人口死亡。另一类是“虚损耗”,它包括人口流亡、迁徙及藩镇割剧等造成户口隐漏、缺籍。


为何武则天建立的大周依旧算作属于唐朝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插曲,就是公元690年,已经当了八年皇太后,独揽朝政的武则天,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废除唐睿宗李旦,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并迁都洛阳,直至公元705年中宗复位,恢复唐国号。她前后当了15年皇帝。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后人把武则天的周朝,称之为“武周”。

为何历史学家把武则天建立的周朝仍算作唐朝呢?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武则天自己的意愿。武则天退位还政于中宗李显后,李显迫于她的威势,仍尊其为“则天大圣皇帝”,她留下遗诏要求省去帝号,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后”。这表明她自愿废除皇帝的称号,恢复她皇后的身份。大周这段历史,可以看作是皇太后代儿皇管家,江山还是李家的,所以唐朝不算灭亡。其实是传位于武家,还是还位于李家,武则天是很纠结的。她的初心未必不是想传位于武家,但头脑始终清醒的她也清楚的知道,武家当时两个呼声最高的人选武三思、武承嗣,都既缺乏登上大位的才能,更缺乏登上大位的根基。因为武周王朝的文武百官,基本上都还是原来李姓王朝的原班人马,李姓的根基甚固,前有狄仁杰苦口婆心的劝谏:“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继承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后有张柬之等大臣杀掉二张相逼。如果硬传位于武家,这势必是一个短命的政权,血雨腥风之后,李家必胜无疑,武家则结局一定很惨!还政于李家也是保全武家后代的最好方法了!所以,恢复李姓的大唐王朝,是她唯一的明智选择。

第二,“武周”与历史上的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有本质区别。相比于王莽篡位来说,武则天建立周朝应该算是垂帘听政的加强版。武周政权取自李唐,也还政于李唐,武则天作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唐睿宗两位皇帝的母亲,最终还政于自己的儿子中宗李显;从臣民百姓言“武周”只是李唐内部的斗争,本来太后就有辅佐儿皇的权利与义务。国号变了,但唐朝存在的性质没变。所以在她去世后,李唐政权以皇后的身份下葬她,将她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传承唐制,任用唐臣……最后又还政于唐!当然如果她立武家子弟为太子,历史当是另一种记录

武周是树立在大唐的根底之上,人仍是曩昔大唐的人,只不过武则天由暗地走到前台,各个衙门换了个牌子 武则天的老公是唐朝皇帝,子孙后代都是大唐的皇帝,武则天自己也是大唐的皇后 皇太后, 因此,后世的史学家习惯上把武则天树立的大周作为大唐的一部分,是一个特殊阶段张柬之(625~706) 我国唐代宰相,以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而闻名。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登进士第 。永昌元年(689),举贤能科,对策榜首。武周时,历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宰相。长安四年(704),以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武则天已病,宠臣张昌宗、张易之侍疾在侧,弄权用事。柬之与另一宰相崔玄?等人密议除二张。神龙元年(705)正月,柬之等率羽林兵500余人,迎太子(先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于7年前立为太子)由玄武门入宫,斩易之、昌宗,迫武则天传位太子。二月,康复唐国号。柬之进位夏官尚书、中书令,与崔玄?、敬晖等并为宰相。但武氏家族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他们勾通韦皇后,谮毁柬之等。同年五月,封张柬之为汉阳王,一起罢相。柬之自请养病返襄州,乃出为襄州刺史。次年六月,贬新州司马。至新州,忧愤病死。 是此人逼宫还政

你觉得武周的统治对唐的衰落有影响吗

武周之治是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善于治国、政策积极、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经济发展迅速,百姓过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对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史称“武周之治”。

武则天的大周国家持续了多少年

武则天的朝代持续了15年。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大周国家共持续了15年。从武则天称帝的690年开始,到她逝世结束,期间共经历了15年,享年82岁。而后唐朝第六位皇帝唐中宗李显继位。

武周(690年—705年)是女帝武则天所建立的朝代,国号为“周”,为区别于历史上其他周朝而称武周,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受到万国纪功颂德的王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在皇室百官、各国君王、沙门道士及远近百姓共6万余人的请愿下,改唐为周,尊号“圣神皇帝”,定都神都(今河南省洛阳市)。

694年,世界各国君王为武周建立象征世界中心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705年爆发神龙革命,唐朝复辟,武周灭亡。

所以一共存在了15年。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公元690年登基,建立了大周国家,直到公元705年退位为止,持续了约15年。在她的统治期间,武则天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大周国家达到了繁荣的巅峰。

她的统治结束后,大周国家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907年被后梁王朝所取代。尽管大周国家的存在时间不长,但武则天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被视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统治者。

21年

武则天在位15年,但实际掌权21年。她从67岁高龄登基称帝,建立了强大的武周政权,直到82岁崩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