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圣人吗 武周历史承认吗

目录导航:

  1. 武则天是圣人吗
  2. 武则天周朝皇帝坐了多少年
  3. 武则天相关的历史
  4. 什么为古都的评定标准
  5. 唐武周是什么意思
武则天是圣人吗

武则天不是圣人,除了她在唐高宗时期,作为皇后一起参与朝政,被朝臣称为“二圣临朝”,后世没有任何人称其为“圣”过。

所谓“圣人”,是指品德高尚有大智慧的人。武则天当然很聪明,否则也不至于从寺庙历经各种波折走向帝位。她是我国唯一得到承认的女皇,在位期间(包括与高宗共同临朝的事情),确实也做出了若干有正面意义的政绩。但她手段强硬,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在早期还可说是为了生存,登上帝位之后仍然铁血手腕,大肆杀害李唐王室后裔和忠于李唐的大臣,任用酷吏,让许多无辜百姓也枉送姓名。这样一个君主,无论如何也够不上“圣人”的资格。

历史上武则天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她就已经跟唐高宗李治并称为二圣了。“二圣”的称号是武则天参与朝政的开始。自古以来,从没有一个女人敢跟皇帝并驾齐驱的,但武则天就敢这么做。这也为她日后称帝埋下了伏笔。

《风起洛阳》中的圣人就是以武则天为历史原型塑造的。这部剧中还有一些组织是直接听命于圣人,并为了守护圣人而存在的。

武则天是“圣人,皇帝”。

从武则天称帝的过程来看,她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她并没有直接去篡位,而是让儿子禅位于她,并且得到大多数王公大臣认同后才登基。

1:唐朝时期“圣人”是皇帝的代用词,武则天和唐高宗被人合称“二圣”,

2:李治公开在朝堂确认武则天的身份,两人一同上朝,史称“二圣临朝”,意思是说这个国家有两个君主。

3:圣人出自《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即圣人坐北朝南治理天下。能治理天下自然是帝王,所以唐朝把“皇帝”称作“圣人”。

705年,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唐中宗遵命改称其为:则天大圣皇后,以大圣皇后入葬乾陵。后累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不是圣人,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皇帝。武则天,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公元690年10月16日武则天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诸葛长青:武则天可以称为圣人。武则天文治武功,关心民众,五大功绩,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武则天五大功绩

1.战略上:心怀天下,关心民众,以天下安定、国泰民安为己任。

2.政治上:选拔任用贤才,知人善用,选贤任能,安邦定国。武周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号称“君子满朝”的娄师德以及狄仁杰,“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均在其列。

3.经济上:虚心听取大臣意见,劝农桑,薄赋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武则天兴修水利,重视农业,在她临朝和称帝的二十一年时间里,她一共兴修了十九项水利工程,在唐代诸帝中,仅次于她的孙子,在位长达四十五年的唐玄宗。

4.军事上:平定战乱,稳定边疆局势,巩固国家政权。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武则天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成功地收复了安西四镇,平定了契丹叛乱,打退了突厥的进攻,使中国本土未受骚扰。历史学家郭沫若给予武周很高的评价,称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文化上:坚持儒释道并进,推动文化繁荣。重视并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制度,使得庶族地位上升,限制士族,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武则天传略

武则天,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

武则天周朝皇帝坐了多少年

谢谢邀请,武则天名武曌,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十四岁入宫做了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周朝结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其在位十五年。

其执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其负面评价是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任人唯亲。

武则天相关的历史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武则天(624年-705年),原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下是武则天相关的历史内容:

1. 武则天的崛起:武则天是唐朝的一位宫廷官员,在唐太宗时成为皇后。唐太宗去世后,她的女儿武媚娘成为皇后,而她掌握了政权实际的控制。

2. 女性皇帝:在宰相尉迟敬德的支持下,武则天于690年废黜唐中宗,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

3. 政治改革:武则天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提拔贤能等。她还实行了一些农业、教育和法律改革,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 文化繁荣:武则天在位期间,文化繁荣,诗人杜牧、白居易等活跃于唐朝的文坛。她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亲自撰写了不少诗词。

5. 垂帘听政:晚年时,武则天逐渐失去了对政权的掌控,但她仍然通过垂帘听政的方式保持了影响力。她在705年去世,葬于唐高宗的陵墓旁。

武则天的统治期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尽管她的统治在后来被一些史书批评,但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对于性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以及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什么为古都的评定标准

以中国古都学会现在通用的标准,“中国古都”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城市必须“有地位”

城市的地位就是指古都必须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主流王朝或政权的都城。以中国学术界的历来观点,主流王朝应该是统一王朝例如秦、元明等朝代,以及“汉文化”统治的影响力大的政权,例如南北宋。

因此,西安作为秦、汉等十三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开封和杭州作为南北宋王朝的都城,在中国大古都榜上有名。而大同、成都等地却缺少了强硬的“政治地位”。

2、城市建都“时间长”

从时间上看,入选“大古都”的城市应该建都时间早,而且有着较长的作为都城的历史,这个时间一般应在200年以上。

古都中例如洛阳,历史上先后有商、周、东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帝都。

洛阳栾川老君山

其他的古都中,杭州由于吴越国政权起始时间存在争议,只能勉强满足时间标准。至于郑州,作为商朝“毫都”和春秋时期郑国“新郑”的都城时间,虽达到200年建都要求,但这个两个都城的地理位置却仍旧存在争议。

3、城市规模大,影响力强

从城市的遗存规模上讲,作为“大古都”应该有相当大的城址规模,同时有着持久的影响力。

例如南京城中吴王夫差所筑的冶城、明城墙;安阳市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遗址,这些城市遗迹不仅规模大,而且有着极强、持续性长的历史价值。

南京明城墙遗址

4、城市辐射性强

从辐射性上讲,古都其遗址上或近旁存在后续城市,而且应该是国家级或较高级别规格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首先,建都于这座城的王朝应为正统历史所承认,过渡政权不能算,如新莽政权、武周政权、大顺政权等。

其次,这座城应该是出纳最高政令之所,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不是皇帝和中央官署驻跸之地的“陪都”“别都”则不算。

唐武周是什么意思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唐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废黜皇帝李旦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掌权40多年。在死前被迫恢复唐朝,所以历史上一般不把武周朝视为单独的朝代,惯例上把武周朝15年计入唐朝,武周时代计入唐朝统治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