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功有哪些(2)

改革开放后,政府将李鸿章墓和李鸿章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墓穴中埋葬的古人遗体已经消亡,徒留下九百平方米的享堂成为了李鸿章墓最后的象征。

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晚清时期唯一的救世主,入朝为官出庭拜将,抛下气节只为国家求存。历史行进的太过缓慢,半个世纪的时间并不能让所有人看透他曾经的功劳,看透他曾经犯下过错的根源。生前显赫半生,家族富贵堂堂,后人没落分散,墓穴只留空响。

李鸿章孙子是谁

李鸿章的大名如雷贯耳,而关于他的子孙我们知之甚少,在李鸿章的诸多后代中,他的长孙也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李国杰。

李鸿章一家人合影照

李鸿章一家人合影照

李国杰是李鸿章的长子李经述的儿子,由于他的父亲李经述在李鸿章死后不久也去世了,所以他就继承了自己爷爷的侯爵之位,因此人称侯爷。李国杰不但在清政府时期身居高位,在北洋政府中也身居高位,直到国民政府时期被军统枪杀。

由于李鸿章的影响力,所以李国杰在清政府中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做过很多高官,这是李鸿章关系的影响。而到了北洋政府时期,由于政府中的高官很多都是自己爷爷的旧部学生,所以在北洋政府时期,李国杰也出任过参赞等职务。

到了国民政府时期,李国杰的地位开始不稳定,因为自己爷爷的关系已经逐渐失去效力,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它的轮船招商局,双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所以就跟对这个公司双方开始较量。

最终国民政府发现了李国杰的贪污罪证,于是开始向法院起诉,但是李国杰运用手段导致案件长时间拖延,一直到两年以后才宣判。而宣判之后由于段祺瑞出面,蒋介石不得不将李国杰放了。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李国杰还留在上海,这些遗老遗少希望成立维持会,据说李国杰要做会长,于是军统特务在上海将他暗杀,但是这个罪名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在还没有考证。

李鸿章官职是什么

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肱股之臣,他在曾国藩去世以后成为清朝最为有名的大臣,也是清朝和列强沟通的最有效渠道。那么李鸿章到底做过哪些官,他的官位是怎样变化的呢?

李鸿章剧照

李鸿章剧照

这样从李鸿章第一次任职开始,1847年,李鸿章参加科举开始,一举考中二甲第十三名进士,于是清政府授予他翰林院庶吉士。在这个职位上一个干了七年,1853年,升任翰林院编修。

到了1855年的时候李鸿章被加按察使衔,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地方大员了,这时候的李鸿章开始步入高官的行列。到了1862年,李鸿章官位再进一步成为江苏巡抚,次年二月又兼任了通商大臣。

1865年李鸿章开始任两江总督,这是真正的地方大员,封疆大吏,能够管理两个省的事物。而到了1867年,为了表彰其功劳,特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到1870年,李鸿章被清廷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是当时最大的官员,也是最为重要的官员。直隶总督是保证北京安全的,所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而北洋大臣就是和洋人打交道,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最重要的两个职务。

而李鸿章是没有当过宰相的,很多人称他为李中堂,是因为李鸿章有协办大学士的称号,有这个称号的人当时就被人尊称为中堂。李鸿章一直在升官,晚年虽然因为某些原因罢官,但后来还是被启用,直到病死。

李鸿章的幕僚有哪些

每一个朝廷大员的身边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幕僚,为朝廷大臣出谋划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李鸿章作为清朝的重臣,身边的幕僚自然不会少。在李鸿章身边的众多幕僚当中,最早跟随李鸿章,并且跟随时间最长的就是周馥。

周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