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鲁过程怎么样(2)

齐桓公上位之后不计较当时的一箭之仇,赦免了管仲,任用他为丞相,两人合力整顿国家的内政,发展齐国的军事实力,使得齐国的国力大大增强,同时东征西讨,在上位之后几次发动战争,威震四方,并且后来在葵丘之盟上彻底奠定了自己春秋霸主的名号,之后齐桓公就开始走下坡路,当时的他已经是60多岁了,在6年后管仲病逝,好几个跟着齐桓公一路走来的老臣也相继离世,齐桓公又年老多病,亲信奸佞小人,最后被手下的人给害死。

纵观齐桓公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具备一个做大事的人的基本素养,他能够任用贤能,心胸足够开阔,虽然个人的能力品德未必很好,但是能够听得进劝说,所以最后还是成就了霸业。

齐桓公田午是个怎样的国君

历史上最悲剧的事情就是名字或者称号和别的有名的人相同,比如说齐桓公,历史上有两个齐桓公,但是现在说到这个称号,大家想到的都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桓公小白,而不会是后来的那个齐桓公田午。这里小编就带大家理解一下这个倒霉的齐桓公。

齐桓公田午

齐桓公田午

田午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君主,在他之前,他的父亲篡夺了齐国的王位,建立了田氏齐国,之后他的哥哥继位成为了田氏齐国的第二任国君。在大概十年之后,田午杀害了他的哥哥自己登位成为了齐国的国君。这次政变不只是齐国内部的事情,还牵扯到了其他的国家,趁着齐国内乱,燕、魏、鲁等等原先被齐国欺负的死去活来的国家一个个都翻身做主人,转而掠夺齐国的领地。

在这种内乱不断,外敌频出的环境下,齐桓公田午没有放弃抵抗,他坚持斗争,在恰当的联合策略之下,田午逐渐转变了挨打的局面,转守为攻,成功地渡过了难关。齐桓公田午虽然名声上不如原来那个齐桓公来的响亮,但是他做出来的功绩也是显著地,其中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为了集合全天下的智慧,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学堂稷下学宫,从此他的这个名字也就和稷下学宫一起流传千古。

或许很多小伙伴们会感到奇怪,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君主不都是有着不同的谥号吗?为什么田午的谥号会和之前那么有名的齐桓公一样,以至于他的名声都被掩盖了。其实是这样的,上一个齐桓公是原先正统的齐国国君,是姜太公的后人,而田午则是父亲篡权得来的齐国国君之位,所以其实本质上已经不同了,再加上田午在位的时候功绩也不小就被后人给了这么一个谥号。

齐桓公是谁详细介绍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

春秋霸主齐桓公

春秋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对于齐国是至关重要的,在他之前,齐国经过齐襄公时期的动乱,国力大减,但是幸好齐国的底子还在,优势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土地让齐国有着崛起的资本。在齐桓公上位之后,他选贤举能,任用管夷吾为相,积极改革,推行军民合一的制度,改变经济政策,使得齐国国富民强,而且根据当时中原地区受困于四方蛮夷骚扰的局面,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国家对抗戎狄的侵略,获得了大小诸侯的信赖。

同时齐桓公积极地和大小诸侯联合结盟,是当时最早当上盟主的诸侯,因此在声势和威望上都非常高,超过了当时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等大国,成为了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新篇章,被后世人称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他的晚年比较昏聩,因为被一些小人“无私”的杀子、自宫等行为感动,重用这些无能小人,最后导致了国家动乱,社会不安,等到动乱结束的时候,齐国已经不复鼎盛之势了,而他自己也饿死在了这场席卷了宫廷的动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