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如何掩饰生母遭金人奸淫生子经历 篡改年龄?

  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破巢之下,焉有完卵?接下来,便是一场对汉人、汉文化的摧残和洗劫。除了疯狂抢掠金银,野蛮的金人还大肆搜捕帝后、帝妃、王后、王妃、帝姬、郡主以及大臣妻妾子女,并“依照去目,逐名补送,目详封号,以免混淆”(《开封府状》),将所有被俘人员的姓名、年龄、户口、职官、封号详细登记,分类造册,然后分批押赴北地,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氏也在其中。

  关于韦氏被俘时的年龄,《开封府状》称当时“乔贵妃四十二岁。……韦贤妃三十八岁。”也就是说,韦氏生于元五年(1090),靖康二年(1127)时只有三十八岁。然而,《宋史·韦贤妃传》却称“绍兴……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九月,得疾,……俄崩于慈宁宫,谥曰显仁。”照此推算,韦氏生于元丰三年(1080),靖康二年(1127)时已经四十八岁。两份史料中,韦氏的年龄竟相差了十岁之多。

赵构

网络配图

  作为北宋亡国的见证,《开封府状》是当时金元帅府与开封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具有政府案牍性质,它所记载的内容也可以在其他史料中得到验证,其史料价值可与国史等相侔,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而作为正史之一,《宋史》是记载两宋大人物、大事件的官方硬性文献,在史学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韦氏年龄问题上,《开封府状》和《宋史》孰对孰错?带着这份疑惑,笔者查阅了与韦氏有关的两位后妃的史料,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宋史·乔贵妃传》载,“乔贵妃,初与高宗母韦妃俱侍郑皇后,结为姊妹。”史料中提到的郑皇后,初为向太后的押班侍女(按:领班侍女),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及即位,遂……赐之。……政和元年,立为皇后”(《宋史·郑皇后传》)。从以上史料中,笔者发现两处疑点:其一,郑氏担任押班侍女期间,不应该有自己的侍女;其二,郑氏嫁给宋徽宗时,韦氏已经二十一岁,这么大的年龄没有嫁人却被选入宫当侍女,于理不通。

  此外,《宋史·韦贤妃传》还称,“绍兴……十二年,……太后年已六十”,这与同一传记中“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的记载前后明显矛盾。可见,在韦氏的年龄问题上,《宋史》有所藏掖;或者干脆说,宋高宗故意把生母年龄虚增了十岁。《宋史》欲盖弥彰,恰恰反衬《开封府状》记载韦氏被俘时三十八岁并非杜撰。那么,宋高宗为何要刻意掩盖生母的真实年龄呢?个中缘由,还应该从“靖康之难”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