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介绍

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介绍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代表作《史记》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陈涉世家》。讲的就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故事。我们可能知道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世家指的是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陈胜作为农民被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是对他非常肯定和推崇的。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陈涉世家图片

陈涉世家图片

秦始皇想长生不死,于是派徐福等人多次去海外寻找长生之术,但都失败了,不仅如此秦始皇还多次吃了许多假的仙丹,我们都知道古代所谓的仙丹,都是含有重金属的,所以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就病死了,在一番阴谋之下胡亥即位了,也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昏庸且残忍。他当皇帝以后,人们的徭役赋税负担非常沉重,刑法也让人们苦不堪言,许多人被冤枉牵连致死,所以在百姓眼里秦王朝的政治是无比恶毒的暴政,人们心里的怨恨也非常大。

也就是秦二世当皇帝的第一年秋天,农民出身的陈胜和吴广以戍卒的身份被派往渔阳戍边,他们一行九百多人走到大泽乡,据考证也就是今天淮河流域。这时候遇到了大雨,没办法继续赶路了,一呆就是很多天。淮河涨水了,他们自然是不能过去的,于是便误了到渔阳报道的时间,在秦国时,这是要被杀头的重罪。陈胜吴广面临死亡的威胁,便带领那些一同犯了死罪的戍卒杀死押送他们的官吏起义了。

以上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了。

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什么

陈胜和吴广发起的大泽乡起义虽没有成功,但它引发的反秦浪潮却席卷全国。尽管是一次偶然事件引发的农民起义,但有着鸿鹄之志的陈胜却并没有草率地反秦,而是采取了相应的策略。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怎么样的呢?

陈胜武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据《史记》记载,陈胜和吴广原是被征发的兵卒,在前往服役地点的途中遇雨耽误,不能按时到达,按秦律当处死。陈胜不甘,于是与同行者吴广密谋发动起义。虽然“天下苦秦久矣”,但要发动起义还是要制造一些条件,故陈胜想出的办法是“鱼腹藏书”。陈胜事先在绢上用朱砂写上“陈胜王”三个字,将其藏于鱼腹中。果然,兵卒煮鱼吃时发现了鱼腹中的字。到了晚上,陈胜又令吴广在营地旁装成鬼魅,叫着“大楚兴,陈胜王”,兵卒听了都很害怕,觉得这的是老天爷要让陈胜当王的意思。于是,起义未开始,陈胜就已经在兵卒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

接着陈胜认为起义时机已到,便诱杀了两名押送的校尉,同时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前演讲。他振臂一呼,对士兵们展开了心理攻势,说道:“我们已经延误了时间,去也是死,不误也是死,何不举大义死?”兵卒们觉得有道理,心想反正是死,不如豁出去大干一场。见兵卒们的情绪被带动起来,陈胜提高音调,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在尊卑贵贱分明的秦朝,就如同天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兵卒们想着自己将来也有可能做王侯将相,怎会不热血沸腾?于是,纷纷表示愿意跟随陈胜,大泽乡起义就此拉开序幕。

陈胜吴广起义地点在哪里

说起陈胜吴广起义,大家可能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哪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浩大的农民起义以及它的爆发的地点吧。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秋天,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兵变,口号是“大楚兴,陈胜王”。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致使大泽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