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陵

西汉帝陵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建都长安(今西安)。自高祖刘邦至平帝刘衎〔kan看〕共历11帝,建陵园11座。据文献记载:刘邦称帝后第二年开始营建陵园,此后的西汉各帝都在生前就为自己营造巨大的陵墓。从本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西汉诸陵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查,基本上确定了诸陵的方位和陵园的建制、布局。

西汉11座帝陵(图4),分为南北两大陵区,分别位于汉长安城北的咸阳原和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杜东原。分布在咸阳原上的有九座,西自兴平县南位乡,东至高陵县马家湾乡,绵延50余公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最东一区以高祖长陵为中心,西为惠帝安陵,东为景帝阳陵。最西的一区武帝茂陵在西,昭帝平陵在东。中部的一区,以元帝渭陵为中心,西为成帝延陵,东为哀帝义陵,西北为平帝康陵。最东一区是西汉最早的几个帝陵,位于汉长安城以北,与都城隔渭河相望。长陵南与长安城北面居中的安门大街正相对应。陵墓的排列,体现了古代左昭右穆制度,这一点对后世帝陵的排列产生了很大影响。白鹿原上为文帝霸陵和其母薄太后的南陵,杜东原上为宣帝杜陵。论剑历史(www.80065.cn)

图4西汉帝陵分布示意图(采自《秦始皇兵马俑坑》,文物出版社) 1.茂陵4.康陵7.安陵10.霸陵2.平陵5.渭陵8.长陵11.杜陵3.延陵6.义陵9.阳陵

图4西汉帝陵分布示意图(采自《秦始皇兵马俑坑》,文物出版社) 1.茂陵4.康陵7.安陵10.霸陵2.平陵5.渭陵8.长陵11.杜陵3.延陵6.义陵9.阳陵

西汉初年高祖和吕后陵墓,在同一陵园内,此后,帝后的陵墓各自修筑方形陵园,陵园垣墙用夯土筑成,有的至今地面上还很清楚。帝陵陵园一般边长410—430米,墙基宽8—10米,据墙体收分推测,墙高约10米左右。后陵陵园一般边长330米,个别较大者边长近400米,墙基宽四米左右。每面垣墙的中央各辟一门,门前立双阙,两侧建房屋。四座门的形制大小基本一致,据分析东门为正门。汉宣帝和孝宣王皇后陵园的东门门址经过发掘,中间为门楼,中央为通道,门两侧有左右塾,两翼有配廊。通道中间有门槛,门槛左右各有门墩一个,地面铺素面方砖。塾的四壁置壁柱。配廊中间有隔墙。塾与配廊前面均有檐廊,廊外地面用河卵石铺设规整的散水,用以承接雨水,保护地面。

西汉帝陵和陵园的建筑布局受到都城建制的影响。大多数陵墓在陵区的南部,帝陵在西,后陵在东,这种布局和长安城内皇帝所居的未央宫在西南部、皇太后所居的长乐宫在东南部非常近似。陵墓居陵园中央,陵园四面各辟一门,正门在东,其形式和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前殿在宫城中央、四面各辟一宫门、东门为正门的布局也是非常相似的。

陵墓构筑方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凿山为藏”、不起坟丘,如霸陵。西汉诸侯王陵墓多采用这种形制,如已发掘的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山东曲阜西汉鲁王墓。后世帝陵有的也采用此制,如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另一类是“穿土为圹”,地面上夯筑起高大的坟丘。坟丘都作覆斗形,底部和顶部平面多为方形,少数为长方形。底部长宽约150—170米,高约20—30米,其中以茂陵坟丘最大。有的坟丘在靠近顶部时,四边内收形成二层台阶式。这种覆斗式坟丘外观似堂,汉代称“方上”,给人以壮观、坚固之感。《后汉书·礼仪志》注引《皇览》的记载:“汉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筑为方城。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放六马。”经过钻探的杜陵,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平面呈梯形的斜坡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填土均经夯筑。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厚葬最盛行的时期。《晋书·索琳传》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献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以节俭著称的汉文帝生前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实际上因山为陵的工程十分浩大,“发近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史记·孝文本纪》),仅兵士就动用了三万余人。汉昭帝暴亡,由大司农田延年负责抢修陵墓,仅为运河沙就征用了长安附近的牛车三万辆。汉成帝为了修建陵邑,于鸿嘉元年(前公元20年)借口地势不利,将已营建16年之久的延陵作废,决定在长安东新丰县境内重建新陵,名昌陵。由于昌陵附近地势较低,积土为陵的工程十分浩大。“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燃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价)。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汉书·陈汤传》)结果是数万名徒卒日夜劳作、经营五年仍未完工,只得停止,继续修建延陵。

关于帝后合葬,《史记·外戚世家》集解引《关中记》载:“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侯皆如此。”根据调查,西汉11陵的确是帝后合葬、同茔不同陵。长陵帝后共用一个陵园。自景帝阳陵开始,帝后各自建筑陵园。后陵多在帝陵之东,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茂陵李夫人、渭陵王皇后、安陵张皇后,或因死时未立后位,或因生前受贬。后陵坟丘的形状一般与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西汉晚期更为明显,这与当时后妃地位下降显然有关。

帝后陵的“玄宫”尚没有发掘的实例。但从文献记载结合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广阳顷王刘建夫妇墓等的发掘情况可以了解其概貌。刘胜夫妇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南陵山上,凿山为藏,南北并列。刘胜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7.9米,结构仿生前宫室。甬道、耳室、中室内原建有瓦顶木结构房屋,甬道及南耳室内放置车六辆、马16匹。后室用石板建成石屋,内置棺椁,周围开凿一道回廊。刘胜夫妇均着以玉片、金丝编缀的金镂玉衣,属天子等级(图5)。刘建夫妇墓位于北京市西南大葆台。两墓东西并列,穿土为圹,上部封土连成高大坟丘。刘建墓(一号墓)墓道内随葬车三辆、马13匹。墓室南北长26.8米,宽21.2米,内设“黄肠题凑”。题凑用长条形柏木头向内层层垒砌,共30层,内部分为前室、后室和内回廊,又名“正藏”。其外以竖立的松木枋构成外回廊,宽3.6米,中间以竖立的木板隔为两重,前面有甬道,总称为“外藏椁”(图6)。

汉代厚葬之风甚盛,随葬品种类繁多,举凡生前所用物品无不具备。刘胜夫妇墓随葬品达4200多件,许多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帝后陵的随葬品自然更为珍奇华美、数量巨大。《汉书·贡禹传》载武帝死时“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yi意]藏之”,“昭帝晏驾,光复行之”。其他各陵也应大体近似。

图5刘胜墓平面剖面图(采自《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图5刘胜墓平面剖面图(采自《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图6北京大葆台一号墓墓室结构示意图(采自《北京考古四十年》)

图6北京大葆台一号墓墓室结构示意图(采自《北京考古四十年》)

陵墓附近分布陪葬坑,有的则位于墓道以内。陪葬坑有的是砖砌墙壁,有的设枋木垒成的“椁箱”。坑内放置大量陪葬品,有金银珠宝、陶俑、明器,还有实用的车马、钱币、粮食等。长陵陪葬墓杨家湾汉墓的陪葬坑出土彩绘兵马俑、漆器、陶器等达2000余件。

阳陵的陪葬坑在王皇后陵正南300米处,已发现24个,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坑作南北向的长条形和中字形,长度不等。东西共14行,行距20米,每行坑数不一,最少一个,最多六个。坑为地下隧道式,木框架结构。坑底横铺木板。两侧壁下设纵向的垫木,上立方柱,其间镶嵌枋板,并以榫卯套合。顶部先架枋木,再铺棚木。南北端有斜坡通道。坑内埋葬有木质彩绘车马和木俑、彩绘陶俑、彩绘陶动物模型,以及兵器、农具、工具、陶器等。陶俑两臂为木质。从残存痕迹观察,俑身原穿丝绸制作的战袍,外套木片制作的铠甲。

西汉帝陵的陵园旁边多建立寝园。园内以寝殿为中心,配以便殿等构成一组建筑群。寝殿陈设皇帝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神座),由宫人像生前一样侍奉。《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当时还有“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说明秦汉时代的“寝”应是先秦墓上建“堂”的发展,已有用于祭祀的功能。便殿则是存放帝王生前衣物、葬仪用具,以及参与陵事活动和管理的官员办公、休息、宴饮的场所。西汉初帝陵寝殿大多建在陵园里,高祖和吕后陵的寝殿就在陵墓的一侧。大约从景帝开始,寝殿移到陵园以外,一般在帝陵东南,独立成园。目前尚存建筑遗迹的有景帝阳陵和武帝茂陵,均在陵园外东南方。而经过钻探和发掘的宣帝杜陵和王皇后的寝园均在陵园南侧。

杜陵寝园四周筑墙垣,北墙利用陵园南墙的一段。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南三面有门,内有寝殿和便殿两组建筑。寝殿在西部,为大型宫殿建筑,通宽13间,进深五间。壁柱下部置基石并箍以八角形鎏金铜锧〔zhi至〕,墙壁内抹糠泥,外涂白垩[e饿],复施粉红色。殿堂四周建回廊,回廊外为卵石铺砌的散水。整座建筑显得庄重典雅,富丽堂皇。便殿在寝殿以东,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间组成,每套房屋间数不一,面积不等,布局结构各异,表明其作用不同。后陵寝园布局与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据《汉书·贡禹传》记载:武、昭、宣三帝陵园中奉陵宫人竟达数百人之多。这样的规模,绝不仅是一座殿堂所能容纳的。寝园南部有大面积建筑基址,大概是守陵宫女或从事陵事活动人员的住地。

汉代帝陵旁建有陵庙,供奉皇帝“神主”。《汉书·韦贤传》载:“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庙的规模很大,周围筑有墙垣。内有正殿、殿门和阙等建筑。陵庙的位置并不一致,一般都不在陵园内,也不一定与陵园建在一起。如武帝的龙渊庙、昭帝的徘徊庙均在陵东,元帝庙在陵西北,宣帝庙在陵东北。陵庙与陵墓的距离远近不一,远者几里,近者几百米。庙寝之间修建“衣冠道”。宣帝庙中央现存一座夯土台基,东西长73米,南北宽70米,厚五米。东西两边各有一条道路通往陵墓。当时祭庙活动非常频繁,除月祭外,各主要节气庆典都要举行仪式,将衣冠由寝殿迎入庙内,接受祭祀。文武大臣遇到重要事情,也要参谒陵庙。

西汉各帝陵都有很多陪葬墓,成为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陪葬墓分布在帝陵以东司马门外神道两侧,少数在帝陵以北,形成很大的陪葬墓地。这种布局颇似诸侯和大臣朝谒天子的布置。据文献记载,长陵陪葬者有萧何、曹参、周勃、王陵等人,都是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文武重臣,至今地面上还保留有70余个高大的坟丘。坟丘多为南北向排列并成组分布,每一组内大多成对并列。陪葬墓附近还有园邑、祠堂之类建筑。陪葬于茂陵的有霍去病、卫青、金日磾、霍光、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多为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双重身份的人。宣帝以后各陵的陪葬者则大部以外戚或者宦官为主。宣帝杜陵陪葬墓已发现107座,分为东南与东北两个区,每个区内又有成组的墓群,但见于文献记载的陪葬大臣只有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丙吉、卫尉金安上和中山哀王刘竟数人。

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六次出击匈奴,开通了“丝绸之路”。因屡建奇功,被封为冠军侯、骠骑将军,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逝。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大型坟墓,封土上堆放巨石,形状似祁连山,以表彰他在祁连山一带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墓前陈列着大型石雕。现存16座,有马踏匈奴、怪兽食羊、人抱兽、跃马、卧马、伏虎、卧象等。全部利用天然巨石分别以线雕、圆雕、浮雕技法稍加雕凿而成,手法简练、自然。石雕神态各异,猛兽凶猛,牛象温顺。马踏匈奴一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马昂首站立、长尾拖地,腹下仰卧一人,高颧虬[qiu求]髯,手持弓箭匕首,作垂死挣扎状。从石刻上所刻文字题铭得知,这批石刻是“左司空”监造的。它们是已知我国墓前置石刻最早的一例,对以后历代陵墓前配置石刻有深远影响。

陵邑的设置,始于秦始皇。汉承秦制,自汉初至汉元帝下诏罢置陵邑止,其间各陵都设陵邑。陵邑的作用一是供奉陵园,二是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富,以便强本抑末、巩固中央集权统治。陵邑大多数分布在帝陵以北、以东。初时相距甚近,从文帝开始距离加大,少者一二里,多者五六里。据文献记载,各陵邑的人口大约为三—五万户,其中许多户属豪强大族,他们广蓄奴婢,因此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陵邑的人口成分构成也比较复杂,达官显宦、学者文人、俳〔pai排〕优世家、市井子弟、“五方杂厝〔cuo错〕”,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社会生活。

西汉统治者对帝陵修筑和管理十分重视。修筑工作由专门机构——将作大匠和大司农直接负责。陵区开始直属中央的“太常”管辖,元帝后隶属“三辅”,设置各种官吏负责管理工作。邑令的地位高于一般县令,下属官有丞和尉。陵园设园令或园长,地位略低于陵邑的县令,下属官有园丞和校长等。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建都洛阳,历12帝。据文献记载,除献帝禅陵远在河内郡山阳(今河南修武)外,其他11个帝陵都在洛阳城(今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附近。11个帝陵可分为南北二区,北区在洛阳城西北邙〔mang忙〕山之上,有陵墓五座;南区在洛阳城东南洛水之南,有陵墓六座。在这两个区域内,高冢林立,有关帝陵的具体位置和墓主人,目前尚不能确认。

东汉陵园的平面布局,据文献记载,从明帝显节陵开始,陵园四周不筑垣墙,改用木架为界,名为“行马”,陵园内坟丘之前建石殿,寝殿建于陵园外。陵墓都是穿土为圹,地面上夯筑高大的圆形坟丘。上述邙山上今存的坟丘最大的周长500米,高20米,最小的周长220米,高10米。帝陵的地宫用“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邙山发现的一些中型墓葬和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的墓室和地宫便是用砖和黄肠石建造的。这时的墓葬,玉衣制度更加完备,皇帝死后穿金镂玉衣,诸侯王、列侯、贵人、公主用银镂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镂玉衣。

西汉帝陵分布图 (刘庆柱 李毓芳《西汉十一陵》)(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大图)

西汉帝陵分布图 (刘庆柱 李毓芳《西汉十一陵》)

表一西汉帝陵表

陵名 帝名 生卒在位年 位置 简况
长陵 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前206—前195
咸阳市东北恰魏村南 封土覆斗形,东西长165米,宽145米,高32米。吕后陵在其东。陵园南北长1000米,宽900米。陪葬墓在东面,现存70多座。陵邑在陵园以北,南北长2040米,东西1200多米。
安陵 惠帝刘盈 前210—前188;
前195—前188
咸阳市东北白庙村东 封土长方覆斗形,东西长163米,宽140米,高28米。张后陵在其西。陪葬墓在东面,现存12座。陵邑在北面,东西长1643米、南北残长700余米。
霸陵 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
前180—前157
西安市东南杨疙瘩村 因山为陵不起坟,未发现陵园。窦后陵在东北,母薄太后南陵在东南方,相距较远。陵邑在东南。
阳陵 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
前157—前141
咸阳市东北张家湾村 封土覆斗形,边长160米,高31.8米。王后陵在东北。陵园边长410米,此后帝后各自建陵园。陪葬墓在东面,现存34座。
陵邑在东面。
茂陵 武帝刘彻 前156—前87;
前140—前87
兴平县东北茂陵村 封土覆斗形,东西231米,南北234米,高46.5米。李夫人墓在西北。陵园东西430米,南北414米。陪葬墓在东面,现存12座。陵邑在东南。
平陵 昭帝刘弗陵 前94—前74;
前87—前74
咸阳市西北大王村 封土覆斗形,边长160米,高29米。上官后陵在东南。陵园边长380米。陪葬墓在东侧,现存23座。陵邑在东北方。
杜陵 宣帝刘询 前91—前49;
前74—前49
西安市东南三兆镇南 封土覆斗形,边长170米,高29米。王后陵在东南。陵园边长430米。陪葬墓在东南、东、北部,已发现107座。陵邑在西北方。
渭陵 元帝刘奭 前76—前33;
前49—前33
咸阳市北新店东南 封土覆斗形,边长120米,高29米。 傅后陵在东北,王后陵在西北。陵园南北410米,东西400米。陪葬墓在东北,今存四行,每行7座。渭陵以后罢置陵邑。
延陵 成帝刘骜 前51—前7;
前33—前7
咸阳市北严家窑 封土覆斗形,边长172米,高31米。以西一冢疑为许后陵。陵园边长约400米。陪葬墓多在东面,现存7座。
义陵 哀帝刘欣 前26—前1;
前7—前1
咸阳市东北南贺村东南 封土覆斗形,边长175米,高30.4米。傅后陵在东北。陵园边长约420米。陪葬墓在东、南面,现存15座。
康陵 平帝刘衎 前8—5;
1—5
咸阳市北大寨村东 封土二层台式覆斗形,边长约210米,高30.6米。王后陵在东南。陵园边长约420米。


二十四史 中國歷史里程碑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