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科学家能否让光速传递物品呢?

电信业和互联网的发展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我们现在已经在以光速进行信息交换了。但信息的光速传递却常常会被物质传输速度的低效完全淹没。我们可以进行网上订购,我们也可以进行网上支付,但我们却不能直接从网上接货,至少绝大部分货品是无法从网上直接拿到的,无实体的可下载的产品(例如,软件)除外。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偶尔能够感受到似乎是物质在以光速传输,例如,当我们使用传真机时,对方输入一份文件,我们这边就会输出相同的(至少它们应该是相同的)一份文件。但你也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错觉,文件本身并没有被传输,它甚至都没有被复制,通过电话线被传输的只是这份文件经扫描后获得的图像数据。

光速能否传递物品

光速能否传递物品

那么,我们能否真的实现物体的光速传输呢?比如用光速来传递一个杯子?答案是可能的,但我们大概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实现这点,因为我们恐怕无法直接以光速来传递一个杯子,原因是我们无法让杯子以光速运动起来。因为任何杯子都是有质量的(哪怕这个杯子薄得仅由一个原子构成),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将急剧增大,而当它达到光速时,它的质量将达到无限大,从而使得无论多大的推动力都无法使得这个物体再获得加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的原因。

既然直接以光速传递物体变得希望渺茫,我们就得另辟蹊径,能够想到的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案是把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都记录下来,把这些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将这些编码的数据加载到作为载波的电磁波上去,然后,我们就可以将这束电磁波发送到目的地,在目的地捕获这束电磁波,将电磁波中承载的信息接收下来,最后,利用目的地当地的原子根据这些位置信息重新构造出这个杯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杯子是全新的另一个杯子,因为构成它的所有的原子已经不是构成原先那个杯子的那批原子了,尽管它与原先的杯子从各个方面看都是完全一致的。

在原子级别上,一个杯子和一个人没有太多的不同,如果我们能传输一个杯子了,我们就该能传输一个人,所不同的只是传输一个人所需要记录的原子位置更多,大约需要记录1万亿亿个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数据量约为30ZB。乍听上去似乎没什么,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大得不可想象的数据量,比时下嚣张的热词大数据所处理的数据规模要大得多的多。

光速能否传递物品

光速能否传递物品

大数据的数据规模通常以PB表示,1PB等于1024TB,1TB等于1024GB(GB这个单位你应该很熟悉,你电脑的硬盘通常就是几百GB),而30ZB相当于3000万PB,可能你还是觉得这没什么,好吧,我这么说吧,中国联通用户上网记录达每秒83万条,每月产生300TB的数据,这样子连续记录800万年,所产生的数据量就是30ZB。再换个说法,按目前的信息爆炸的速度,到2020年,全球累计所产生的数据总量也不过40ZB。这下清楚30ZB是个人物了吧。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几十年内我们的计算机都还无法处理这种级别的数据,但这毕竟是一个有限的数据,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纳米技术,已经能够精确地操作单个原子,在将来的某一天,记录下构成一个人的所有原子位置,调制到电磁波中,发送到遥远的彼端,在那里接收这束信息的洪流,获取里面海量的信息,在瞬间利用当地的原子(可以来自土壤、空气等等)装配起这个人是可以实现的。你可能意识到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的,现在在出发地和目的地出现了完全一致的两个人,看来我们只有在把信息发送出去的同时湮灭初始的那个人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我们不在这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