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文学知识 > 小说戏曲

6

小说戏曲(0259-0288)

0259.《穆天子传》

古传记小说,作者不详。西晋初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穆天子即是周穆王。全书共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昆仑山会西王母事,后一卷记周穆王美人盛姬卒而返事。其中,周穆王见西王母的故事极具小说意味,西王母的形象与《山海经》中的记述相比,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明代胡应麟将《穆天子传》看作是小说的滥觞。

0260.《搜神记》

中国现存最早的志怪小说集,可谓是灵怪之祖。作者为东晋干宝(283-351),字令升,新蔡人。《搜神记》在宋代已经散失,今本二十卷,是明代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中辑录而成的。全书广泛采集文献典籍以及民间流传的志怪故事,既用以游心寓目,也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神话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说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赤比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民间故事如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凭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即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历代长传不衰。

0261.《世说新语》

原名《世说》,又名《世说新书》,宋代以后始称今名。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由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每门收有若干则故事,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一部故事集。《世说新语》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鲁迅赞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笔记小说影响极大。后世许多成语便出于此书,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

0262.《游仙窟》

唐代传奇小说,作者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当时颇负文名。据《唐书·张荐传》记载:“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共一万余字。用第一人称自叙旅途中在一处“神仙窟”中的艳遇。五嫂、十娘都是美丽而善解风情的女子,她们热情招待“下官”,三人相互用诗歌酬答调情,那些诗歌都是提示、咏叹恋情和性爱的。接着那“下官”就逐渐提出要求:先是要求牵十娘的素手,十娘假意推拒,但五嫂却劝她同意。“下官”牵手之后,又向十娘要求“暂借可怜腰”;搂住纤腰之后,又要索吻。而接吻之后,那浪子“下官”提出进一步的请求,随着五嫂不断从旁撮合,“下官”与十娘的调情渐入佳境,终于与十娘共效云雨之欢。《游仙窟》通篇以散文叙事,以韵语对话,文辞浮华艳丽,结构谨严完整,一脱志怪小说的怪诞色彩,转向描写现实生活,书中还采用了许多民间谚语,是六朝志怪向唐传奇转变的一个标志,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0263.《敦煌变文集》

唐代敦煌变文作品总集。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变文是唐代兴起的说唱文学,“变”指“经变”,佛教用语。以佛经的内容为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即变文。“变文”最初是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俗讲,连说带唱,后来内容扩大,也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1899年敦煌千佛洞从佛经中发现大量唐代变文钞本,即敦煌变文。此书根据国内外收藏的一百八十七部敦煌写本,整理校勘,编选出七十八种作品,共八卷,按故事内容分类编排。一至三卷为有说有唱、有说无唱或对话体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如《舜子变》《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王昭君变文》等;四至六卷为佛释迦的故事、佛经讲唱文和佛家故事,如《降魔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等;第七卷为押座文和其他短文,如《八相押座文》《三身押座文》等;第八卷为《搜神记》《孝子传》。全书取材广泛,辑录甚丰,最后两卷实已超出变文范围,是研究敦煌变文和通俗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0264.《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一部大型文言小说总集。977年,李昉、扈蒙、李穆、徐铉等十二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按题材分为九十二类,又分一百五十余细目。基本上是一部按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

书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杂传记九卷,《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多数仅见于本书。《太平广记》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宋代以后,唐人小说单行本已逐渐散失,话本、杂剧、诸宫调等多从《太平广记》一书中选取题材、转引故事,加以敷演;说话人常以“幼习《太平广记》”为标榜。宋人蔡蕃曾节选书中的资料,编为《鹿革事类》《鹿革文类》各三十卷。明人冯梦龙又据本书改编为《太平广记钞》八十卷。

0265.《五代史平话》

讲史家话本,编者不详。一名《大宋宣和遗事》,书大约出现于宋元之际。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穿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因此成为《水浒传》的蓝本。全书故事有不同的来源,文风也不一致。有些口语化程度较高,像是说话人的创作。其他有部分引自无名氏的《南烬纪闻录》《窃愤录》(清人题辛弃疾撰)、《窃愤续录》,文字基本相同,并未作重大修改。编者从各种书里摘录资料,作为说话的底本,刊行时也没有加工整理,实际上只是提纲式的讲稿。

0267.《西厢记诸宫调》

又称为《西厢记弹词》或《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作者董解元,“解元”是金、元时期对读书人的敬称,其生平事迹不详。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董西厢》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也是中国文学中最长的韵文作品之一,堪称一部爱情的史诗,代表了金元时代说唱文学的最高水平。同时,它也是王实甫《西厢记》以前写崔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最完美的作品。《董西厢》的题材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原作是一个男子负心,始乱终弃,给女子带来侮辱伤害的悲剧。这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恋爱,张生与莺莺一度相爱,终于负心背弃。《董西厢》结构宏伟,情节富于变化,它把原作不足三千字的传奇改为五千多字的说唱文学作品,扩充为包含十四种宫调的一百九十三套组曲的有说有唱的长篇,全书分为八卷。它彻底改变了故事结局,把一出始乱终弃的悲剧改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纠正了原作认为莺莺是“尤物”和称许张生始乱终弃的行径为“善补过”的封建观念。王实甫《西厢记》就是在董解元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结果。

0268.《清平山堂话本》

小说家话本集,明代洪楩编印,原名《六十家小说》,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集十篇。大约刻印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现存《雨窗》《欹枕》两集的残本,仅十二篇;又残本三册,书名不详,存十五篇,藏日本内阁文库。共计二十七篇,影印本合为一书,题作《清平山堂话本》。《清平山堂话本》是刻印较早的小说话本集,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重要资料。《清平山堂话本》的编印,脱文误字较多,但保存了话本的本来面目,可以看到宋元以至明初小说家话本的各种不同体制和风格。如前有“入话”,后有“散场”,与新发现的元刻《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页可以互相印证,从而证明它比较忠实于原著,没有做过重大的修改。《张子房慕道记》《快嘴李翠莲记》等又提供了诗话体小说的范本。

0269.三言二拍

所谓“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明代冯梦龙编著。“三言”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为两部白话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明凌濛初编著。共收有拟话本小说七十八种,“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可见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稍为逊色。

0270.《金瓶梅》

明代长篇小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书名从小说中西门庆的三个妾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金瓶梅》借《水浒传》中西门庆私通潘金莲一段故事为引子,继而记叙了西门庆强取豪夺、横行乡里的罪恶和荒淫无耻的生活,并借此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朝廷权贵与地方上的豪绅官商相勾结,压榨人民、聚敛钱财的种种黑幕。一般认为,《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作品语言流畅明快,描写细腻,人物塑造鲜明,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0271.四大名著

明末清初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称四大奇书,《红楼梦》出现后,代替《金瓶梅》成为“明清四大奇书”,四大奇书至此定型,现在一般称“四大名著”。四大名著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小说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水浒传》的李逵、武松,《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四大名著中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也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特别是《红楼梦》更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长篇章回小说创作的楷模,在全球华人世界中都有深远的影响。

0272.《封神演义》

明代长篇小说。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明许仲琳作(一说为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全书共一百回,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都非常引人入胜。书中还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如雷震子用肉翅飞翔,土行孙土遁穿行,哪吒的三头八臂,以及千里眼、顺风耳等等都脍炙人口。其他如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光怪陆离的法宝,同样令人眼花缭乱。

0273.《包公案》

明代著名公案小说。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名《龙图公案》《龙图神断公案》。全书十卷,编者安遥时,生平事迹不详。包拯,历史上实有其人,宋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以清正廉洁著称于世,深得百姓爱戴。《包公案》部分源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录自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中的有关材料而加以编排敷演成篇的。全书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情节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小说的基本内容是歌颂包公的,写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明。通过他审理的一系列有关“人命”“奸情”“盗贼”“争占”等类案件,作者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在漫长的封建专制重压下生活的民众百姓苦不堪言,他们往往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明君”和“贤臣”身上。帝王的生活对百姓来说是既陌生又遥远的,因此,清官、贤臣便成为百姓理想的寄托,并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成为主角。这也是公案小说在古代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0274.《聊斋志异》

清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为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作者称此书是“孤愤”之作,深含“寄托”。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即使是异类也均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精怪形象是用作关照社会人生的。它们多是给人(特别是书生)以安慰,是对现实缺憾的一种补偿。作品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效仿之作。

0275.《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通行本《儒林外史》皆为五十六回。作品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通过诸如“范进中举”“匡超人堕落”等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对人性的扭曲。作者将理想寄托在杜少卿、虞育德等人身上,对自食其力、不流于世俗的市井奇人给予了褒扬。作品的人物大都实有其人,且原型多为周围的亲友、相知者。如杜少卿身上就有吴敬梓的影子。在结构上,《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全书像是由许多短篇小说串联而成的,没有主干人物,但却以反对功名、科举的主线贯穿。这种结构形式是作者的一大创造,对以后的谴责小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小说在讽刺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鲁迅认为自此“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即认为《儒林外史》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

0276.《东周列国志》

清代长篇历史小说。明世宗时,余邵鱼在元代“列国”平话的基础上,编成《列国志传》八卷,据正史,采杂说,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了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八百年间的历史。明末,冯梦龙将它增补改写成《新列国志》,由二十八万字扩展到七十余万字。清乾隆时,蔡元放又将《新列国志》略作删改润色,加入了一些失注和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凡二十三卷、一百零八回,成为以后最为通行的本子。《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至秦统一六国之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基本从史书中取材,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熔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阐发“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从而达到作者劝善惩恶的目的。

0277.《七侠五义》

公案武侠小说。清代俞樾由《三侠五义》(本名《忠烈侠义传》)改编而成。《三侠五义》系道光年间著名说书艺人石玉昆所述。俞樾对此书非常赞赏,但对开篇“狸猫换太子”的荒诞情节颇为不满,并认为书中侠客实际有七人而不是三人,所以他在《三侠五义》的基础上改编成了《七侠五义》。七侠分别为:北侠欧阳春(紫髯伯),南侠展昭(御猫),双侠丁兆兰、丁兆惠,东方侠智化(黑妖狐),小侠艾虎,陕西侠柳青(白面判官)。五义即指“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七侠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小说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巧妙,如“五鼠闹东京”“开封府刀寄无头谏”等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也个性鲜明。《七侠五义》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公案武侠小说,在市民阶层中有很大的影响,后有续书《小五义》《续小五义》《后续小五义》等。

0278.《杨家将》

又名《杨家府演义》《杨家通俗演义》《杨家将演义》。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秦淮墨客即纪振伦,字春华,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书中描写杨业祖孙三代忠勇抗辽保宋的故事,始于杨业身陷囹圄撞李陵碑殉国,终于十二寡妇征西克敌凯旋,全书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书中很多情节脍炙人口,比如血战金沙滩、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百岁出征。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老令公杨业、杨六郎、孟良、焦赞、杨文广。书中女英雄的形象尤为突出,如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老当益壮的佘太君。然而杨府一门忠烈,却遭奸臣百般陷害,令人扼腕的同时,也发人深省。书中许多情节于史无征,如穆桂英之遇神女传授神箭飞刀,呼风唤雨等,怪异荒诞。事实上,此书已经超出了历史演义的范围,而属于神怪小说之列。

0279.《儿女英雄传》

清代著名社会小说。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原书五十三回,现存四十回,包括缘起首回。作者文康,字铁仙,一字悔庵,费莫氏,旗籍为镶红旗。晚年生活困顿,感慨良多,遂著此书自遣。小说以何、安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何玉凤(化名十三妹)之父为人所害,她立志复仇,遁迹江湖。安骥之父亦为人所陷,安骥携金往救,落难于能仁寺,为何玉凤搭救,何并为安骥与同时落难于能仁寺的村女张金凤联姻。

安父后来得救,而何之杀父仇人已前死,何也被说服嫁给安骥,二女相夫,终使安骥探花及第,位极人臣。它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儿女英雄”模式的确立,又为侠义、言情小说的合流推波助澜。《儿女英雄传》具有切近世态人情的长处,作家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文中以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使用地道的京味语言,于俗白中见风趣,俏皮中传神韵,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小说的创作,成为京味小说的滥觞。

028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部谴责小说的合称。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

《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接面对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通过对官场种种丑恶现象的描绘,对腐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主人公九死一生二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道德沦丧。《老残游记》以一个走方郎中老残为主人公,记叙了他在山东各地游历的见闻感受,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第一次对“清官”的残酷虐政进行了揭露。在艺术性上,小说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如对“白妞说书”的描写相当出色。《孽海花》的思想更为激进,甚至提出了革命的主张。女主人公傅彩云是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的。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当然,这些作品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如它们在结构上多存在松散枝蔓的毛病,表达有时过于直露,对“黑幕小说”产生了不良影响。

0281..四大民间故事

指《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牛郎织女》讲了一个人仙结合的爱情故事。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从天宫跑到人间,在河边洗澡,牛郎藏起了织女的衣服并向她求婚,后来两人结婚并生下一双儿女。王母知道后,将织女抓回天上关起来。牛郎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追到天上。王母娘娘在他面前划了一道天河,不让他们见面。牛郎和两个孩子就用水瓢坚持不懈地舀水,誓要舀干银河的水。王母很感动,答应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在喜鹊搭成的桥上见上一面。这就是七夕节的由来。

《孟姜女》讲的是秦始皇为修长城将孟姜女的丈夫抓走了,多年杳无音讯,孟姜女就万里寻夫来到长城,得知丈夫已死,就号啕大哭,哭倒万里长城,并以在尸骨上滴血的方式找到了丈夫的遗骨。

《梁祝》讲的是千金小姐祝英台女扮男妆到书院读书,爱上同窗好友梁山伯。后来梁山伯知道了祝英台的身份,二人相爱。但祝家父母已把祝英台许给马家公子。梁山伯郁郁而终,死后要求葬在祝英台出嫁的路上。成亲那一天,祝英台跳出花轿祭拜梁山伯,跳进坟墓与之合葬。后从坟墓里飞出两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谓之化蝶。

《白蛇传》说的是白蛇精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二者的爱情受到了法海和尚的极力阻挠。后来法海将白娘子收服并压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后,白娘子的儿子救出母亲,夫妻得以团圆。相传法海后来在雷峰塔倒后,怕被追杀,躲到贝壳里了。

0282.《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剧情说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0283.《琵琶记》

元末南戏,高明撰。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今浙江瑞安人。全剧四十二出。《琵琶记》是根据早期的宋元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原剧写蔡二郎(即汉代著名文士蔡邕)考中状元后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最终被雷劈死的故事。高明把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结局进行重大改造,把蔡伯喈变为一个“全忠全孝”的书生,强调了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戏曲起到教化作用。《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少得可怜的粮食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就用麻裙包土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作出自我牺牲,尽心尽力承担起生活重担。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她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贤孝妇形象。《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在明代它成为人们效仿的典范。

0284.《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则是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的直接蓝本。全剧五本二十一折,突破了一剧四折的体例,在杂剧创作史上是一个开创。此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剧中叙述了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逢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借宿于此。张生游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出于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后张生高中皇榜,归来求亲,有情人终成眷属。剧本反封建倾向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不同程度地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0285.《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者汤显祖,《牡丹亭》是他创作的“临川四梦”之一。全剧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戏剧写了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自游园,触景生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柳生进京赴试,借住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情有所钟,百般呼唤,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重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还魂》等几折。

0286.《长生殿》

清初洪昇作。初名《沉香亭》,继称《舞霓裳》,最后定名为《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全剧五十出。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出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0287.《桃花扇》

清初孔尚任作。《桃花扇》是他经十多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全剧共有四十出,戏剧写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阮大铖斗争。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穿插当时的历史事件,如南明君臣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守扬州,城破后投河自尽等。《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作了艺术加工。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此剧一出立刻引起轰动,据说康熙皇帝都曾看过该剧本。

0288.《新中国未来记》

晚清新小说开山之作。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其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国学史学研究成绩显著。一生著述等身,总约千万余字,作品以《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不仅实现了君主立宪,且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书中以倒叙方式,叙自1902年以来六十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主干部分记述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驳诘往复达四十四段,几乎囊括了20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之基本要旨。故对小说情节、人物刻画等基本艺术要素甚为忽视。且“编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毫无趣味”。此作实肇近代小说创作中言政治而略艺术之风气,它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散布了对于君主立宪的幻想。

上一章:少数民族诗作

下一章:文学体裁

6

文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