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

诗歌-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诗歌-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

陆机赴洛道中作

?《赴洛阳中作》这首诗是陆机和自己的弟弟前往洛阳的路途中,续写途中的景物以及自己的情感。全诗借景抒情,情感表达的曲折委婉,但是语句极为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格调甚为凄清,其意蕴深远,富有韵味。

诗歌-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

《赴洛阳中作》原文

“远游越山川……案辔遵平莽。”首句紧贴着主题,陆机不远千里奔赴洛阳,可谓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了千山万水,而山还是那么高,水依然是那么长。诗人有时候快马加鞭来登上高山,但有的时候握紧缰绳,在有草的平原上缓缓前进。从山川、河流等词看出诗人旅途的艰辛。这不仅仅是在描写沿途的风景,也表达出了诗人远赴洛阳的苦楚。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抱着火堆旁自己的影子睡觉,而早晨醒来的时候,怀带悲伤情感上路。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极其孤独和忧伤,这些情歌产生的原因,是诗人远离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前,以及对未来迷茫的忧虑。这句诗前后对仗工整,“抱”和“衔”二字极为精巧,是陆机诗歌的一大特点。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赶了一路,累了,停下马儿,依靠着山崖小憩一会,侧耳听到的都是悲风在耳边呼呼的响。在这里,进一步写出了诗人这次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使风中夹杂了诗人的情感,环境和情感都融为一体。

“清露坠素辉……振衣独长想。”夜晚的露水,在坠落的时候,闪烁出洁白的光辉,月光多么的明朗,可是我对着月亮,根本无法入睡,只好穿上衣服,独自一个人遐想。这里写的是在旅途中过夜的景象,“清露”二字写出了幽静,“抚枕”二字表现出诗人不平静的内心,饶有余味。这两句诗表达他们兄弟二人对未来的忐忑之情。

西晋陆机

?陆机出生于261年,卒于303年,字士衡,是吴群吴县的人,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人。他是父亲是陆抗,作为家中第四个儿子,跟自己的弟弟陆云被后人称之为“二陆”,是西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诗歌-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

陆机肖像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他从小就对儒家学术感兴趣,能够写出不错的文章,并且按照礼来处理日常行为。在274年的时候,他的父亲陆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同统领军队,担任牙门将。在陆机20岁的时候,他所守卫的国家东吴举国投降,于是,他就隐退回家,在家闭门勤学,经过10多年的积累,有所成效,创作了《辩亡论》。

在289年的时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陆云一同前往洛阳,刚到洛阳城,兄弟俩心高气傲,自认为自己出身贵族,看不起那些低贱的中原人,只是拜访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张华初次见面之后,就对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师长的礼仪来对待张华。之后,张华将其兄弟两推荐给诸公,让他们两个在洛阳城名气大振。

之后在朝中担任祭酒、着作郎等职位,在之后的日子里,司马颖曾救过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帐下,担任平原内史,替司马颖出谋划策,后人称其为“陆平原”。

在303年的时候,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准备攻打长沙王,让陆机担任后将军一职。由于陆机非常得宠,让司马颖帐下其余部将不服,多次跟司马颖面前说其坏话,但是司马颖沉默不语。

在这次交战中,司马颖战败,而司马懿旁边的佞臣多次进言,说陆机已有背叛之意。最终陆机惨遭杀害,其三族被诛杀。

陆机字士衡

“陆机字士衡”这句话出自于《陆机传》,讲述的陆机的一生,是房玄龄等人编着的《晋书》其中的一篇传记文。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0286.html

以上是关于诗歌-陆机赴洛道中作鉴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