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与老子

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着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

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看了祭神的典礼,这些经历同样使孔子收获不浅。

在孔子满意而归,想老子辞行时,老子还送了一段忠言给他,劝告孔子戒掉过于热衷宣扬自己优秀之处的毛病,不要太过贪图功名这些东西。真正聪慧的人会善于隐藏自己的学识渊博,而不是大肆向别人宣扬自己有多么聪明,有多么优秀。

孔子向老子请教

孔子关于礼方面有些不懂的方面,所以特地到周的都城到洛阳,所以专门去向老子请教礼。

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像

老子见孔子不远千里而来,很是高兴,所以老子先问孔子,他对礼的了解和看法。听完孔子的话,老子告诫孔子说,他所说周礼已经崩塌了,周礼所存在遗迹还在,周礼所奉行的话还存在。就像一个君子一样,遇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出世,遇不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入世,就像乌龟一样,遇到危险时,懂得用龟壳保护自己。懂得掩饰自己,懂得大智若愚。孔子很仔细听着老子的话,所以老子说完他一直没有离去。

老子看到孔子这样子,就知道他还没有明白。于是张开嘴巴问他,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恭敬的回答已经不在了。老子又问他,那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说,舌头一直都在啊。老子笑着说,所以并不一定坚硬的东西留在最后。舌头最软,却留到最后。所以要懂得以柔克刚。孔子恍然大悟,向老子低头鞠躬行礼。

孔子向老子请教这件事让人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单面性的,事物发展自有自身的矛盾,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纯粹的东西。

老子对礼的阐述也使孔子受益匪浅,以至于孔子回到自己国家后,对自己的弟子说,老子就像一只在空中遨游的龙,人们无法捉摸。而老子的知识就像空中的龙一样高深,一般人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孔子问礼于老子

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像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0767.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