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春词 刘禹锡

《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春词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的。是一首宫怨诗,虽说宫怨诗都有人写,但是刘禹锡的这篇立意更加新颖,别出心裁。

这首诗主要就是写宫中的女子,梳妆打扮的美美哒,但是却没有人去赏识。诗的第一句是“新妆宜面下朱楼”,就是说,宫中的女主人公急忙的梳妆一番,便慌张下楼,其中“宜面”,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觉,写出一种和谐之感。第二句是“深锁春光一院愁”,也就是说,宫中的景色柳绿花红,良辰美景,但是却是独自哀愁,为什么呢?因为是居住在深宫。这句突出一个“愁”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是“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则是从这个愁字着手,为了解闷,便来数花,但是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

落。这两句将画面变为动态的,一方面,突出女主人公的相貌好看犹如花容,另一方面,也突出主题,即使再好的花容,也没有人赏识,只落得一身的愁。

白居易也有一首《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同样都是写闺中女子的哀愁,但是刘禹锡写的更是委婉新颖,别出心裁。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七七二年出生,八四二年去世),字梦得,号“庐山人”。又称“刘宾客”或“刘梦得”汉族人,唐朝彭城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唐朝中期着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乌衣巷》、《秋词》、《竹枝》、《浪淘沙》、《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被后世人尊称为“诗豪”。

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刘禹锡像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便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刘禹锡在政治上是主张革新的,也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积极地参加永贞革新,并且在革新时和柳宗元取得深厚的友谊。但是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便被贬为朗州司马(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的常德)。刘禹锡出身在世代文儒的大家中,所以,刘禹锡也是微笑面对生活,虽然说是屡遭贬谪,但是刘禹锡还是本着自身的清高,与文人特有的坚持,积极的处世,并且在此期间也深谙隐逸之道。

所以说,刘禹锡的诗风就透着自身性格的刚毅,他能够用很多诗篇来指责嘲讽当朝的权臣,也能够为了自己的生活,抒发豪放勇猛之词。读刘禹锡的诗词,不仅能从中看出他独特刚毅的性格,同时也能看出刘禹锡对待生活爽快乐观,他独特的艺术表张力,更是突显自身魅力。

刘禹锡的代表作

刘禹锡是众人眼中的“诗豪”,是后人眼中的“太阳神”,是大家眼中的“革新者”,其实,总的来说,刘禹锡在唐朝这个文化艺术横行的年代,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却以上这些,更多的还是,刘禹锡有自己的作品。

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刘禹锡像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革新家。他的古诗诗风积极向上,总是在向我们传递正能量,不管是被贬或者在朝为官,总是能以乐观开朗,风趣清新的感觉来向我们展示其作品的优秀。那么,刘禹锡都有那些作品呢?

其实,总共来说,刘禹锡共有七百二十二首古诗,其中包括很多重名的,但是写过不同风格的古诗。并且,对于刘禹锡来说,着名的就是那么几首,并且能够流传下来,知道现在我们都还能够朗朗上口。其中就包括:《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另外,还有很多清新的风格,比如说《堤上行》、《蹋歌词》,更有人评论说是:“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可见刘禹锡的作品还是很常见的。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2658.html

以上是关于刘禹锡-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