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次发生在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成功,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是息息相关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有三个代表人物,他们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陈独秀照片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是陈姓先生——陈独秀。他在这一期间可谓是风头正盛,他创建了一本杂志,至今人们依旧能够对杂志的名字耳熟能详——新青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通过杂志,大力宣扬大家熟悉的民主和科学两个词汇,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抨击旧的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二是胡姓先生——胡适。他在新文化运动的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号召大家运用白话文。胡适的白话诗写的很好,在发表之后引起了文学界的很大轰动。有守旧的学者大儒批评胡适写文,胡适也用白话诗很幽默地回过去。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三是鲁姓先生——鲁迅。他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抨击旧制度的大学者,他曾经担任过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他也曾经在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的白话文,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发表的。他的文字发人深省,至今依旧有着很大的魔力,还入选了课本教材。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四是李姓先生——李大钊。他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领头人物,他特别的推崇俄国的革命,认为中国以后一定会走这样的道路。后来,李大钊因为政见太过激进,被军阀杀死,引起了民愤。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

1915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文化改革的运动,这场文化改革使得中国的古典文化走向没落,开启了白话文的新篇章,反对影响人们遵守了几千年的传统,这场运动被人们称为新文化运动,那么什么是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呢?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文化领导人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呢?这次文化运动主要在新青年杂志上面发表了西方国家的先进的文化思想,在这本杂志上,陈独秀等人提倡人们要学习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提倡人们要学习西方的民主社会,反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独裁专制制度,反对任何独裁制度的复辟;并且由于白话文的通俗简单,文言文的复杂难懂,新文化运动也主张人们学习简单的白话文,而抛弃晦涩文言文。杂志上面也刊登鲁迅,胡适等人的文章,加快了西方的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着很大的影响。

时值蔡元培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他提倡北大的学生要兼容包并的思想,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思想文化,不断改变自己的传统思想,他在北大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发展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使得北大成为全国学校思想发展的重要地点,也培养了许多接受西方文化的年轻学生。由于这些原因,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不断地推动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历史上必讲的一段,这也就显示了其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革命、起义、运动,因为其发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征讨的对象不同等,性质也就不尽相同。这其中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呢?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配图

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人们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进入了中华民国的时代。但是,当时资产阶级才刚刚起步,力量十分薄弱,没过多久在帝国主义的帮助下,袁世凯这个封建的军阀就窃取了这场战争的胜果。虽然当时资产阶级进行着反抗的战争,但由于力量太弱小,经常失败,最后袁世凯甚至要重新称帝,恢复之前的社会,这使得民国的称号也是名不副实。这期间,各西方列强无法顾及到中国,都在自保,中国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得到了发展,力量也渐渐增强。一部分先进人士接触到先进的知识和思想,希望通过这些改变中国人民的思想,希望他们不要被封建的思想一直束缚着。所以以胡适为首的知识分子,开始翻译西方的文献,传播新的思想,让人们意识到可以换一种活法,这也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根据此,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应该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

在此之前,中国因为自身发展的原因,虽然会有农民起义等等,但反对的只是当时的统治,希望换一个仁善的君主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思想一直是封建的思想,经过这场运动人们意识到是可以换一种方式的。因此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完整的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置疑的作用。在近代史上,中国发生了几起思想解放运动都失败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也一样,最根本来说这些都是由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抨击封建旧文化,发扬西方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是一场新旧文化的革命斗争。他们的想法确实对当时社会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新,为之后的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但是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不是偶然的,首先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纲领,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只是作为《新青年》的主编来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同时许多知识分子都只会空谈大道理,并不能拿出任何有利于改革的有效建议。而且这场思想上的革命的范围被局限了,普通老百姓仍然不懂何为资产阶级,何为民主科学。

再说这场运动没有和群众相结合,只做思想动员,回避斗争,也没有提出明确反帝。最后对于袁世凯发起的“回归孔学”只是一味地批判,甚至全盘否定儒家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产主义文化,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中国存在的问题。军阀统治时期需要的是革命而不是改革。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新文化运动对科学自由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的传播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口号

在我国的历史上,基本上所有的运动或者起义都会有其专属的口号,这些口号诉说着人们迫切的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深入人心。而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自然也有着专属的口号。那么新文化运动口号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口号又为什么是这些呢?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配图

这场运动爆发之前,中国几千年的皇帝制度已经被推翻,但是袁世凯却要悖逆历史的潮流,想要重新做皇帝,为了顺利推进他还在思想上大力的推崇孔子并让人们大量读经,在全国各地建立相应尊孔的机构,举办相应的典礼,这使得刚刚在中国大地上有些苗头的资本主义受到了巨大的摧残。但是还是有一些走在时代前沿勇于斗争的人譬如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带领大家勇于质疑,敢于突破。接受了先进思想的他们崇尚民主和科学,便在之后的口号中对这些提倡,对相反的专制和迷信进行打击。再加上当时孔教盛行,让他们认为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错的,便也在口号中进行了打压。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他们纷纷创办报纸,发表文章,向当时还很封闭的人们传递着新的思想,给人们以希望,并在创办报纸的时候改变着当时的习惯,用当时的白话文进行着文学的创作,提倡新的文学写作形式和习惯也被加入到了口号之中。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704/96688.html

以上是关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在哪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