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

唐高宗-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唐高宗-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

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所有年号650年 永徽656年 显庆中国历史朝代表
661年 龙朔664年 麟德666年 乾封668年 总章670年 咸亨674年 上元676年 仪凤679年 调露680年 永隆681年 开耀682年 永淳683年 弘道
唐高宗-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
关于唐高宗频繁变更年号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国事纪念论”,即每逢国家有大事发生,就要改换年号,像废立太子,亦或是天降祥瑞等影响大唐国运的事件,高宗认为必慎重对待,遂改国号以作纪念。这个说法能从史书工笔之上发现迹象,比如“含元殿前麟趾见”,便改国号为麟德,又好比“以陈州言凤凰见于宛丘”,于是又改国号为仪凤,由此可见,将变更国号视为一种大事记,亦未尝不可。至于另一种说法则意义更为深远。高宗执政之初还不曾频繁变更国号,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无疑是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624~705年),这位籍贯并州文水,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的女子在入宫后只是唐太宗的才人,在唐太宗去世后还被送到感业寺出家,谁也没想到她竟然还能回到皇宫,并逐步成为皇后。她主持朝政后,使高宗频繁更换年号,以及高宗逝世,她自己称帝,又不断地变化自己的年号,只能想象,是她的性格使然。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一个善于打破常规的女政客。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李显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则天大圣皇帝”,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当非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莫属。在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前后不过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却使用了十八个年号,可谓空前绝后。而且武则天充分利用年号的更替,来巩固自己武周的统治。如“天授”、“天册万岁”等等,都是在宣扬天赐神权那一套。既然上有所好,于是自有一班佞臣来附合。如公元701年,民间谣传有天神降世,并留下巨大的足印。于是武则天立即改元为“大足”,未即一年,自觉不妥,又改元“长安”。曾加赠号曰:金轮圣神皇帝,不久又去“天册金轮大圣”之号。神龙元年武则天死,遗制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最后大慨是明白了,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女皇帝最难的道理。虽然唐室依照她的遗诏谥号,后来仍有数次修改:唐隆元年(710年),改为天后。景云元年(710年),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后,改为圣后。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206/130907.html

以上是关于唐高宗-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