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唐朝建立的背景

目录导航:

  1. 唐朝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2. 唐朝建立的背景
  3.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唐朝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制,科举制。经济上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文学上的唐诗和志怪小说完善,诗达到历史顶峰,山水画、书法也不断完善。出现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等著名书画家。

唐朝盛世是指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

唐朝建立的背景

唐朝是覆灭了隋朝而创建的,在隋朝末年期间,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许多地方都爆发农民起义,而大唐的高祖李渊就是众多起义义士中的一员,李渊起兵晋阳屡战屡胜,最终占领了长安城,拥王杨侑为帝,随后李渊自封丞相,随后又封唐王。618年五月,李渊迫使隋恭帝禅位,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夺位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

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

李渊就是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参见唐朝统一战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

李渊被迫退位,是为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末期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是版图最大的中原王朝,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塞北各族尊为天可汗,并借由羁縻制度控制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等民族,还征调漠北地区的突厥士兵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且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体制。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建立的背景:

1.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

2.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公元617年十一月,唐国公李渊,李世民破屈突通军队,攻入隋京大兴(日后唐王朝仍在此定都),拥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618年五月,李渊迫使隋恭帝禅位,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兴,改名长安。李渊建立唐朝后,以关中为基地逐步统一中国。

618年,李世民平定西北的薛举、薛仁杲,同年幽州罗艺降唐,同年,李法主因与王世充在雒邑相争失利,投降唐朝,使唐朝军事实力急速增长,使得日后在中原荡平诸侯,虎据中原,由此作为统一天下的基始。

620年,派李世民击败入侵河东(今山西南部)的刘武周、宋金刚,而后洛阳郑帝王世充与河北夏王窦建德联合抗唐。

割据江陵的萧铣则于621年被李靖、李孝恭率军平定。翌年,岭南冯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唐朝基本统一汉地。

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

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今江苏南京)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

唐朝基本统一汉地。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唐朝的鼎盛是依靠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多个君主不断努力的结果。

虽然唐代始终存在夺嫡的血腥历史,但均是上层斗争,与百姓没什么关系,国家整体经济持续发展,平民生活安定,财富迅速积累。

对外战争持续胜利,丝绸之路重开,大量贵金属伴随茶叶瓷器丝绸出口而流入唐朝,异域资金也反过来刺激了国内经济发展。

唐玄宗开元年间。

唐朝在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后,国力日渐兴盛。唐高宗秉承贞观遗风,开创了永徽之治的治世局面。

这一局面在唐玄宗时达到鼎盛,后因安史之乱而衰落,但唐宪宗元和中兴使国势复振。这一时期政治开明,明贤辈出,藩镇割据还未表面化。

这时的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和恢复奠定了基础

唐玄宗不仅极有胆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国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国根本,而且其也很善于发现人才(早年)。

姚崇、卢怀慎、宋璟、苏颋、张嘉贞、源乾曜是开元前期玄宗精心选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晓治国方略,尽心操劳国事的名臣。唐玄宗依靠这些贤臣在稳定政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

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制,删辑律令格式,编纂《唐六典》。农业上静民劝农,检括户口,开垦荒地,提高亩产。

设置四监管理官府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也发展迅速。繁荣商业,金融机构柜房出现,互市与海外贸易发达。

正是由于开元初期君臣一体,上下同心,全国经济迅速繁荣,迎来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

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杜甫这首《忆昔》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那么唐朝的繁荣主是怎么来的?

首先表明观点,主要两点:一,唐朝的兴盛和隋朝的原始积累分不开的,某种意义上说是隋朝成就了唐朝。二,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这样杰出君主的治理,使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下面展开来说。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汉末三国一来近400年的动荡分裂,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一统,隋朝虽然短暂,仅仅37年,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

唐朝几乎全面继承隋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机构方面,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不分门第选拔人才;行政方面沿用隋朝的州、县制度;法律方面,依据隋朝的《开皇律》,颁布了《永徽律》、《唐律》等法律,极大促进了社会稳定;在太宗时期,又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吸取隋亡教训,制定相应治国政策。“武周”时,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扩深成“殿试”、“武举”制,唯才是举,选拔更多人才为国所用。

唐朝几乎全部继承了隋朝的经历制度和财富原始积累。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均田制”,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极大的不进了农业生产;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时至今日仍造福于民,增强了南北经经济文化交流。唐朝还继承了隋朝的货币政策,外交政策以及军事政策。

隋文帝是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他为隋朝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咋样?贞观之治唐朝总人口380万,开皇之治总人口870万,大隋时代的存量粮食,足够全天下人食用50年之久。有史学家称“最富莫若隋”。唐朝是对隋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全面继承和发展,人们一般把隋朝和唐朝一起称为“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