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版图的历史变迁 元朝在我国的历史演变过程

目录导航:

  1. 两广版图的历史变迁
  2. 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过程
  3. 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详细版
  4. 坤国的演变历史
  5. 蒙古历史演变过程
  6. 元朝社会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7. 宋以后的辽和金的历史
  8. 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
两广版图的历史变迁

两广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家,那时候统称之为“岭南”,当然岭南并不仅仅包含两广,还有别的省份的部分区域。

唐朝的时候,设置了岭南道,辖两广、云南以及交趾部分区域,到了唐懿宗咸通三年的时候,应当是出于方便管理的缘故,又将岭南道划分为岭南西道和岭南东道,西道治所在邕州,东道治所则在广州。

岭南或者说两广分家,即始于此。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并灭了南汉之后,将岭南纳入宋朝版图之中,然后在岭南设置了广南路。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也和唐懿宗时期一样,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和管理面积广、人口构成和环境复杂的岭南地区,于是又将广南路一分为二,以广信为分界线,广信以东属广南东路,广信以西则称广南西路。

广南东路简称广东,广南西路则简称广西,所以广东、广西之称始于宋朝,“两广”之称谓也始于宋朝。

很多朋友都觉得,人们口中的“两广”,是广东、广西的合称,实则不然。“两广”的起源,实为宋朝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合称,那么,“两广”中的“广”有怎样的含义呢?如:山东、山西中的“山”代表着太行山,湖南、湖北里的“湖”说的是洞庭湖,“两广”里的“广”所指代的也是地名吗?根据考证,这里的“广”说的是汉朝时期的广信。

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曾于此地设立交州。因为在设立行政区划时汉武帝表示“粤地初开,宜广布恩信”,为传达上级精神当地官员便将交州的中心命名为“广信”。

宋朝时期,朝廷以广信作为中心,将广信南部西侧的地区划为广南西路,广信南部东侧的地区划为广南东路。时人为了方便,便简称这两个地方为“广东”和“广西”。

从地图上来看,宋朝的地图还是规规矩矩的,行政划分上比较合理。翻开中国地图来看,现在两广地区的版图也是非常规整的。然而,在明清两朝,两广地区的行政区划就比较古怪了。

且看明朝时期的广东布政使司地图,上面包括了今海南地区。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南建省,在此之前海南始终属于广东。但即便如此,明朝时期的广东版图还是有些突兀。

我们再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广东版图,广东的西侧突出一片廉州府,与现代的地图存在巨大的差异。到了民国时期,广东的版图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过,广东西部地区似乎已延伸到广西地区了,所以在现代人看来未免会觉得别扭。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明朝的“锅”。元朝时期,两广地区并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划。当时的广东,隶属于江西行省,而广西则属于湖广行省。元朝晚期,朝廷设立了广西行省。明朝以后,又将广东划出江西行省,自此之后两广才开始独立出来。在明朝初期完成行政区划后,当时两广地区的版图与我们现在从地图上看到的大同小异。然而,明初西南地区社会治安动荡,少数民族频繁发动变乱。为了镇压少数民族,朱元璋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安排,皇帝将黎族聚落和琼州府及广西的两大门户廉州钦州全都划给广东。所以,明朝的两广版图才会变得怪异。这种行政区划一直传承下去,直到建国后才有所改变。

所以说,在明初乃至解放前的这段时间里,广西这一行政区划是不沿海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六百年。对于广西人民来说,这种规划无疑是相当不公平的。因为整个行省都没有出海口,加上大多数地区地处偏僻的山区,所以广西无法借助贸易发展经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自民国以来,负责管理广西的官员便开始要求中央重新规划广西,但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当局根本无暇理会广西人的请愿。直到解放以后,广西人终于迎来新中国的照顾。中央对两广的辖区进行了重新划分。自1951年开始,一直到1955年结束,在中央的规划之下,钦州、廉州得以被划入广西。在此期间,怀集亦从广西并入广东。不过,出于一些政治上的安排,1955年到1965年这十年间钦州、廉州再次被划入广东。1965年后,两地又重回广西怀抱。从这以后,广西终于不再是内陆省,广西人民得以享受到临海的便利。从这以后,广西、广东的行政区划便像我们现代看到的一样了。

实际上,这项政策对于广西来说是十足的照顾。对于广东来说,最重要的沿海港口是北部湾地区。对于广东来说,再多几处临海城市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广西人想要“走出去”可谓无比艰难,对于广西人来说,这些沿海城市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将一些沿海城市的区划并入广西,是相当合理的行政安排。

从这以后,广西终于不再闭塞,“光复”了由明太祖朱元璋划出去的土地。当然,历史上的广西版图,比现阶段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广西更加广袤,在当时,雷州半岛亦属于广西。不得不说,新中国的到来,着实解决了许多封建时代遗留的弊政。在中央解决了两广的行政区划问题后,广西人终于得以“走出去”了。

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过程

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包括原始社会、奴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1。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过着群居生活,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等2。在奴社会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铜器,掌握了原始的灌溉技术,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和货币标准1。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民族逐渐走向了中华民族的形态,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3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4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5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诸侯国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这段时期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文字的出现、礼仪制度的建立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兴起。

秦汉时期(221年-220年):秦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随后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统治体制,并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个时期还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分为三国、晋朝、南北朝等时期。这段时期经历了政权更迭、民族迁徙和文化交融,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宋元明清时期(618年-1912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时期,明朝和清朝则是汉族统治的时期。

近现代时期(1840年至今):这个时期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中国经历了列强侵略、内外战争和社会变革,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只是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过程的一个简要概述,其中还有许多细节和重要事件没有提及。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丰富而复杂的,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可以进一步研究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

答案,中华民族即使演变过程,第一古猿人进化成山顶洞人。

第二就是从夏朝到清朝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

第三民国,

第四就是新中国!

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概述:

1. 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中国的活动可以追溯到约2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主要是狩猎和采集。

2. 新石器时代:约7000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农耕,生产力得到提高,社会形态逐渐从原始公社向部落制过渡。

3.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771年,中国进入了最早的历史时期。夏朝、商朝和周朝相继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的时代,诸多分裂和战乱。

5.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始皇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

6. 先秦两汉:秦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事件是西汉的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扩张,使中国达到了疆域最大和繁荣期。

7.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多个国家,一度处于动荡和混乱之中。

8. 隋唐五代: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后,进入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强盛的时期之一。五代时期是唐朝灭亡后的混乱时期。

9. 宋朝: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特点是强调文化和科技发展,但南宋时期亡于金国。

10. 元朝:公元1279年,元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族统治的朝代,元朝对汉人有一定的统治压迫。

11. 明朝: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朝时期刷新了中国历史的高度,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12. 清朝: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

13. 近代: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战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现代中国的历史。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华民族的历史非常复杂而丰富,有更多的细节和事件值得深入研究和了解。

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详细版

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 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坤国的演变历史

坤国是指古代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区的一个国家,其演变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坤国是一个独立的部落联盟,由多个部落组成,领土范围较小。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坤国逐渐扩张,成为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在这一时期,坤国与汉朝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接受了汉朝的影响。

公元2世纪至公元10世纪:坤国进一步扩张,领土范围包括今天的越南北部、中国南部和老挝北部。在这一时期,坤国与唐朝、吐蕃、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坤国逐渐衰落,领土范围缩小。在这一时期,坤国先后被南诏、大理、宋朝、元朝等国家所征服或控制。

总的来说,坤国的演变历史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独立国家再到衰落的过程,其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密切相关。

蒙古历史演变过程

回答如下:蒙古历史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 古代蒙古(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这个时期的蒙古地区是一个游牧部落社会,由多个部落组成,缺乏统一的中央政权。其中最有名的是匈奴,他们曾经对中国汉朝进行了多次侵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敌人。

2. 契丹国和辽朝(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这个时期的蒙古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大的政治实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契丹国和辽朝。契丹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其领土包括了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辽朝则是由契丹族的另一个部落建立的,其领土跨越了今天的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

3. 成吉思汗时期(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是蒙古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并开始了对中亚和欧亚的扩张。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帝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其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中国、俄罗斯、中亚、伊朗和东欧。

4. 元朝时期(公元13世纪-公元14世纪):元朝是由蒙古帝国建立的,其首都设在今天的北京。元朝时期,蒙古人实行了对中国的统治,并将蒙古文化和汉文化进行了融合。这个时期也是蒙古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5. 明朝和清朝时期(公元14世纪-20世纪初):明朝是由汉族人建立的,其与元朝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后,最终将蒙古地区收回。清朝则是由满族人建立的,其统治了中国近300年,也将蒙古地区纳入了自己的领土范围。在这个时期,蒙古地区逐渐被中国文化所影响,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1911年蒙古独立等。

蒙古历史经历了许多起伏与演变,无法简单地用几句话来进行概括
早在公元前纪,蒙古便有部落的出现,到公元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元朝,之后辗转各朝代,最终在年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在蒙古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仅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变革,也经历了对外扩张、战争征服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对蒙古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形成于13世纪初,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蒙古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是从游牧部落一步步形成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1.古代蒙古

古代蒙古民族主要是游牧部落,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蒙古地区就已经有了游牧部落的存在,这些部落以养马、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依靠草原上的牧草和天然水源生存。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匈奴部落在蒙古草原上崛起,成为了当时草原上的霸主,直至公元三世纪左右被汉朝击败。

2.元代蒙古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这标志着蒙古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成吉思汗在位期间,不仅统一了蒙古各部落,还征服了中原地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清代蒙古

清朝时期,蒙古地区被划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两个部分,蒙古地区逐渐进入了中国统治的轨道。清朝时期,蒙古地区逐渐走向了稳定和繁荣,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现代蒙古文化的基础。

4.现代蒙古

20世纪初,蒙古地区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1921年,蒙古宣布独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之后蒙古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中国境内,蒙古族也逐渐融入了中国大家庭,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族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蒙古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

元朝社会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传统的“中国观”以此为契机出现重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突破农耕文化而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

元朝社会观念发生的变化就是民族等级制度,也就是说元朝统治者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四个等级。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将臣民大体上按照征服的先后分为四等,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和经济负担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元明之际,是朝代鼎革之时,像历代的王朝更替一样,但又不仅只是改朝换代,因为它所处的时代更为特别。元朝是第一个北方民族统一中原建立的政权。

一方面它的统一是经过中国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后完成的,特别是北方地区,另一方面它的统一又进一步促化了民族融合。同时又由于它是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北族政权。

不同于后来的清王朝可以借鉴些元朝的经验,另外就是它的草原本位主义,刚建立之时,便存在着汉法与旧俗之争等各种问题与矛盾,并与其政权相始终,到了元朝末年,各种矛盾激化,卒致政权土崩。

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成建明代元的,这背景也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还有他的身世、经历及他的将领、文人助手,也包括各种敌友关系的人一并对他造成的影响。

再结合特定时期的形势,朱元璋的元朝观及对元方略就是在这样总的情况下产生的。先是元末动乱,群雄割据。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方势力,各方冲突,各种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带有区域性、阶段性、多变性的特点,此外还涉及到了民族性、阶级性等问题。

在对元蒙的战争中,朱元璋相关的战略、战术、政治、外交及对元蒙相关方面的思想都可在这之中体现出来。

一、朱元璋的生活时代

1、矛盾突出的元朝

朱元璋所在的元末社会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加之水旱灾害不断,百姓生活状况严重恶化,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在元朝,农民农奴化的现象也很严重,甚至派生出了关于农奴的多种制度与习俗。

此外,由于蒙古统治,元代还存在着全民服役与君臣关系主奴化的现象。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社会问题积压的越来越多,终至灭亡。

朱元璋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并存,各种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遍布南北。

2、朱元璋的经历

朱元璋出生于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的元朝末年,其家族及其个人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淮河一带。中国的经济重心自南北朝以来逐步南移。

元朝为加强统治,派兵驻扎,当地巧姓也能感受到民族隔膜与压迫。生活在这里的朱元璋对民族压迫应有切身体会,在早期思想中自然会具有原始的华夷观念。

朱元璋父、祖两代为生计所迫,多次迁徙,几经周折,颠沛流离。可见家世之普通及家境之困窘。朱元璋年少时也历经磨难,境况艰难。

凡此种种遭际,都会使朱元璋非常愤懲。其境遇特别是作为和尚的多年游历,能使朱元璋更深切地了解当时的社会与社会底层的大众,对其后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朱元璋的元朝观

1、天下观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通过"天下"、"藩服"等概念建构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天下观,这是士大夫们对世界秩序的一个构想。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天下观是华夏民族对自然疆域的看法,朱元璋天下观中的各限疆域、和平共存、天下大同的理念是儒家文化的要素,也会影响到对蒙古的立场与政策。

即在与蒙古共存还是对蒙古一意灭之的问题上使咒带有保守性,特别是在明朝与蒙古实力对比上不具有明显优势时表现的更为突出。

攻下大都后,朱元璋没有追击元主,可能多少也受这方面思想的影响,此外,对元蒙的招谕、怀柔等带有和平意味的政策都应该与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关联。

2、夷夏观

由于元朝政权的特殊性,即为北方民族的大一统政权,在改朝换代中朱元璋在对自己政权合法性的解释中也会涉及到夷夏观。

总的来说,虽然朱元璋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性而承认元的正统,但有时也会用夷夏观来否定元政权的合理性,号召反元等,或用夷夏观等告谕周边政权,宣示明朝新政权的合法性。

朱元璋在元明鼎革中的夷夏观就是在特定时期及情况下的政治目标。总之,朱元璋在对于元朝的立场上,一方面承认元的天命和正统,需要的时候也会用夷夏观等民族观来否认元统治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另外朱元璋还会一面承认元的正统性,同时强调夷夏观,并且还会把这些与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礼法制度等联系在一起。

通过全文可知,不但是朱元璋早期对元朝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建明代元后的元朝观同样也是有所变化的,而这也是与当时的具体情况有密切关联的。

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期,为达到不同的目标,朱元璋对这方面的宣示等也是不同的,但同时也有一个基本的倾向,即承认元朝的天命与正统,进而证明自己的天命与正统。

宋以后的辽和金的历史

辽严格来说在宋以前就被金灭亡了。而金灭南宋之后不久又被元所灭。

辽朝灭亡后,契丹族后人建立了一些政权,历史大致为:

公元1125年,金兵西进,擒获天祚帝,辽灭亡。辽灭亡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逃往西北,在回纥族的帮助下,占领蒙古高原、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建国,定都在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境内) ,史称“西辽”。公元1212年,耶律留哥起兵反金。公元1213年春,耶律留哥称王,国号辽,史称“东辽”。公元1218年,被蒙古军队灭亡,残余后裔员迁至今伊朗一带,建立了后西辽国。公元1216年初,耶律厮不(耶律留哥之弟)叛变,在澄州称帝,史称“后辽”。

公元1220年,因契丹贵族内部发生动乱自相残杀,后辽亡。公元1269年,依附于蒙古国的东辽,因元世祖撤销藩属,东辽亡。

宋以后的辽和金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王朝,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深远。辽和金都曾是北方的强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辽和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方民族的统一。辽的建立始于907年,由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在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领土,并奠定了北方平定南方的基础。然而,辽国在后来的年代不断面临来自南方宋朝的威胁,在宋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和外交冲突。

辽国在1125年被金国所灭。金国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满洲族王朝。金国通过与南方宋朝的战争,一度控制了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但由于内部分裂和外族入侵的压力,金国逐渐衰弱。1234年,蒙古帝国发动了对金国的入侵,最终将其灭亡。

宋以后的辽和金的历史不仅涉及政治和战争,还包括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变迁。这段历史为我们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宋以后的辽和金的历史是一段充满战争和变革的时期,对中国历史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要全面了解这段历史,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以期得出更准确和详尽的结论。

辽攻打北宋,北宋向金借兵,结果被金人洗劫了汴梁城,虏劫了徽宗和钦宗, 北宋南逃成为南宋,金又灭掉了辽。最后蒙古人和宋联手灭了金,随后宋就被蒙古给灭了,建立了元朝。

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