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跋竹书《苦成家父》篇

国学-跋竹书《苦成家父》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国学-跋竹书《苦成家父》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跋竹书《苦成家父》篇


(松江博物馆)
按《左传》所记,苦成家父郤犨其人,卫侯飨之而傲[1],取货于宣伯而诉鲁公于晋侯[2]。视三郤行事,则孟献子[3]、宁子[4]所言,爲先见之明矣。《春秋》曰:“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以文公六年“晋杀其大夫阳处父”例之,则爲“死者有罪”[5]。然《春秋》杀大夫之辞,孔颖达云其“有例无凡”[6]。按《十二诸侯年表》云:“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爲有所刺讥、襃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今竹书《苦成家父》篇既出,虽未能深明《春秋》杀三郤之例,然犹可得其一端。
《左传·成公十六年》曰:“郤犨将新军,且爲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楚有三闾大夫,“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7]。《左传》有郤犨奉孙周以事君、聘周见孙周之辞,《晋世家》作“公子周”。则公族大夫所治,或有与三闾大夫相类者。今《苦成家父》篇有郤犨“与士”云云,曹银晶读爲“举士”[8],刘洪涛从之[9]。其说甚确。
按《地官·师氏》曰:“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爲道本;二曰敏德,以爲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又《春官·大司乐》曰:“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又《春官·大师》曰:“以六德爲之本。”其《大师》六德,郑玄以《地官·大司徒》之文爲注。《大司徒》曰:“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郑玄注云:“物犹事也,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于王矣”;“善于父母爲孝,善于兄弟爲友,睦亲于九族,婣亲于外亲,任信于友道,恤振忧贫者”。
《周官》所见之德、行,孙诒让云:“彼三德与此六德全异,三行亦唯孝友与此六行同”;“彼中和即此忠和,而孝友又取之三行,幷与此不同。盖教本多术,此官通教万民,与大司乐教大学、师氏教小学,各举一端,亦互相备也”[10]。
今《苦成家父》篇有郤犨“爲士【宀邑】行”云云,颇疑其行即《周官》所谓三行、六行之属。楚玺有行【宀邑】大夫一官,疑其所掌,亦教其民而宾兴之也。
按《周官》之三行、六行,皆取材民事。至若《舜典》契作司徒,“敬敷五教”,亦如之[11]。《礼运》孔子曰:“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又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亦就寻常民事爲言。孔子犹广其论,更说“爲天下国家有九经”,爲“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中庸》子曰:“道不远人,人之爲道而远人,不可以爲道”。是矣。
《甘誓》言及“五行”,孔安国传云:“五行之德,王者相承所取法”。按《祭义》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庄子·天道篇》亦曰:“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 是孔氏即以此等爲说。《祭义》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笃”、“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亲”。此五者,《吕氏春秋·孝行览》作“五行”。是民事甚伙,言“行”者各举其数端或其时所重耳。
按《中庸》孔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爲子思所作,故谭戒甫称子思五行是以智、仁、勇三达德,行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12]。是子思持论,犹述故说。《滕文公上》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爲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伦,亦行也。是孟子之五行,亦不离仲尼之意。
然《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以下,则颇以辞义演说,其例甚明。按马王堆帛书与郭店楚墓竹书之《五行》篇,其说以德统行,其辞与《中庸》相类。仁、义、礼、智、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其说已远于寻常民事,即与《师氏》郑玄注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爲德,施之爲行”、《大司乐》郑玄注云:“德,能躬行者”,亦略有异者。荀子讥其“案往旧造说”,殆缘于此。贾谊《新书·六术》复益之以“乐”,而爲“六行”矣。
按《孟子荀卿列传》云:“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爲迂远而阔于事情。”迂阔之陋,此儒门鄙习而不能去者。又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而梁惠王问孟子利国,以仁义对。是知孔、孟学问改易之一斑矣。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其于《汉书·食货志》述之颇详。是食货、教民,自古不相悖离也,今之大夫能不鑒乎?
壬辰五月廿七日
(编者按:[1]《左传·成公十四年》。
[2]《左传·成公十六年》。
[3]《左传·成公十三年》。
[4]《左传·成公十四年》。
[5]《左传·文公七年》孔颖达疏引杜预《释例》。
[6]《左传·文公七年》孔颖达疏。
[7]《屈原贾生列传》裴骃集解引《离骚序》。
[8]曹银晶《上博竹书〈姑成家父〉“躬与士处
国学-跋竹书《苦成家父》篇”小考》,简帛网2007年3月7日。
[9]刘洪涛《上博竹书〈姑成家父〉重读》,简帛网2007年3曰27日。
[10]孙诒让《周礼正义》大司徒疏。
[11]孔安国传云:“五品谓五常,布五常之教”。《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引郑玄曰:“五品,父、母、兄、弟、子也。”《汉书·百官公卿表》顔师古注引应劭曰:“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2]刘起釪《释<尚书·甘誓>的“五行”与“三正”》引谭戒甫《思孟五行考》,《文史》第七辑。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639.html

以上是关于国学-跋竹书《苦成家父》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