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中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廣州 510275)

《上博五·三德》簡2-3:《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而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天乃《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災);已而不已,【2】天乃《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異)。亓(其)身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沒),至於孫=(子孫)[1]。【3】
我們要討論的是上引簡文中的“《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而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和“已而不已”二句。“《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而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中的“《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字原简文作《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整理者李零先生認為:“《說文·言部》有‘諆’字,訓為‘欺也’,這裡似用為‘忌’字。”[2]而對于“已而不已”則無說。後來晏昌貴先生對此做了進一步疏證,他認為:
“忌”原寫作“諆”,讀作“忌”,指語言方面的忌諱,《周禮·司救》:“掌萬民之邪惡過失而誅讓之,以禮防禁而救之。”鄭注:“邪惡,謂侮慢長老,語言無忌而未麗於罪者。”“已”原文無注釋,當作“巳”,讀作“祀”,指貢牲祭祀,“巳而不巳”意謂當祀而未祀,如此則天降之異。“異”亦災,《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不常之變者謂之異。異者,天之威也。”《漢書·劉向傳》:“往者眾臣見異”,顏師古注:“異,災異也。”但異大於災,《公羊傳·定公元年》:“異,大乎災也。” [3]

我們認為“《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而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中的“《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當讀作“期”,意為期约、约定。《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史記·留侯世家》:“與老人期,後,何也?”《六韬·敌强》:“中外相應,期約皆當。”“《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字從言,可能即為“期約”這一義項而造的專字。“期而不期,天乃降災”意思是說“如果有期約在前,但後來并沒有嚴守期約,那么上天就會降下災禍。”
“已而不已”中的“已”字,原簡文分別作《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晏昌貴先生認為當釋作“巳”,并讀作“祀”。戰國楚簡中“已”、“巳”二字确实不易從字形上嚴格區分,但從辭例來看,“祀”這個詞仍然是多用從“示”旁的“祀”字來表示,[4]僅就現存《三德》殘篇來看,其中有四例“祀”均不借用“巳”來表示[5]。據此我們認為“已而不已”中的“已”還是當從整理者所釋,這也正與楚簡多數辭例中的用字習慣相合。[6]簡文中的“已”当如字讀,可訓為“不許”、“拒絕”。《荀子·王霸》:“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杨倞注:“諾,許也。已,不許也。”《文子·上德》:“扶之與提,謝之與讓,得之與失,諾之與已,相去千里。”此處所引“已”訓“拒絕”之例句均與“諾”相并提,“諾”即許諾,亦即應允別人之事或物等,這與前文“期而不期”中的“期”訓為“期约”表義相近。據此我們認為,簡文中的“期”和“已”同列,與文獻中的“諾”、“已”并提大體相一致,下面再舉两例。
《管子·形势》:“聖人之諾已也,先論其理義,計其可否。義則諾,不義則已。可則諾,不可則已。”
《新書》卷四:夢中許人,覺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諾,若日出之灼灼,故聞君一言,雖有微遠,其志不疑,仇讎之人,其心不殆,若此則信諭矣,所圖莫不行矣。……愛好有實,已諾可期,十死一生,彼將必至。”
從上引文獻中可知“諾”和“已”均為行圣人明王之道的重要內容,而《三德》全篇所述亦多為對統治者的告誡,此處簡文是說,如果統治者“期而不期”和“已而不已”就會分別產生“天乃降災”、“天乃降異”的後果,文獻中論及“諾”、“已”的時候也有相近的表述,如: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易移以言存志不能守錮,已諾無斷曰弱志者也。”王聘珍《解詁》:“錮讀曰固。《表記》曰:‘君子與有其諾責也,寧有已怨。’鄭注云:‘已謂不許也。’已諾無斷者,欲已欲諾而不能决也,愚懦不壯毅曰弱。”
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名理》:“若(諾)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絶也。已若(諾)不信,則知(智)大惑矣。”整理者注:“諾,表示應允之詞。已,表示拒絕之詞。”[7]
由此可見,君子尤其是從政者遇事應該決絕果斷,當諾則諾,當已則已,枚乘《七發》:“誠必不悔,決絕以諾。”王念孫《讀書雜誌餘編·文選》:“決絕以諾,‘以’與,‘已’通,言或已或諾,俱決絕而無猶豫也。”如果在“诺”、“已”之间有所猶豫就會“弱志”和“志大惑”,從而帶來不好的後果。據此推測,簡文“期而不期,天乃降災;已而不已,天乃降異。”大意是說“如果有期約在前,但後來卻爽約,那么上天就會降下災禍;如果先前拒絕了,而隨後又改口答應,那么上天也會降下災異。”這裡所說的統治者在面臨“期”、“已”時猶豫不決產生的後果,與上列文獻中對“諾”、“已”猶豫時產生的後果也颇相類似。
(編者按:[1]“孫=”原釋為“孫子”合文,此從何有祖先生、陳偉武師釋為“子孫”,分別參見《上博五〈三德〉試讀(二)》,簡帛網2006年2月21日;《上博簡考釋掇瑣》,《古文字研究》第27輯,頁418,中華書局2008年。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頁28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晏昌貴《〈三德〉四札》,簡帛網2006年3月7日。
[4]當然也有個別例外,如郭店簡《成之聞之》簡40:“君子慎六位,以巳(祀)天常。”即用“巳”為“祀”。
[5]分別見于簡7:“以祀不亯(享)”;簡8:“《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鬼)神《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禋)祀”;簡9:“母(毋)凶備(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以)亯(享)祀”;簡13:“不《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堕)祭祀”。
[6]《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
《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字形多用來表示“已”這個詞,楚簡中多見,例不贅舉。
[7]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頁43,文物出版社1976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466.html

以上是关于《上博五·三德》“期而不期”、“已而不已”試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