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有何关系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都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事情,这两件事本来都是十分重大的事件,而刺宋谜案发生在前,之后才爆发了府院之争,但是说到底这两件事都和袁世凯有着重大的关联,甚至有人认为刺宋谜案就是袁世凯所做出来的。

刺宋谜案中宋教仁图片

刺宋谜案中宋教仁图片

但是也有人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例如在《中国人误会了袁世凯》这本书中,就有一部分是专门研究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的,那么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呢?

宋教仁是一个十分著名的人物,他被人们称为是宪政之父,曾经改组过国民党,同时也是非常伟大的革命人物。当时袁世凯和梁启超等人希望国家效仿美国进行一些改革,这样国会就再也不会拥有起草宪法的权力,但是这样的行为是宋教仁不能接受的,于是在危机感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他开始在自己的演讲中中伤和打击袁世凯,而《临时宪法》的成功颁布让袁世凯处于了下风,宋教仁的举动让人们误以为袁世凯已经没有机会,也认为他们之间已经暗潮汹涌。

宋教仁全力支持黎元洪上位,他甚至已经看到了袁世凯失败的样子,但是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他被人枪杀,而袁世凯则下令要求尽快破案,但是至今为止人们依旧无法知道案件的真相,这就是刺宋谜案,而许多人都认为袁世凯才是幕后的凶手。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他去世之后府院之争才爆发,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力量不断地发生撞击,也就是说刺宋谜案引发了府院之争的发生。

府院之争的实质

众所周知,府院之争是总统和总理政治意见不同,争夺权力而引发的斗争。这只是最直观的的感受,拨开这层外衣,府院之争的实质是什么呢?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总的来说,这场斗争是当时军阀混战,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的结果。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上位总统,和总理段祺瑞两人为了争权,不和已久。而此时的国会内部也发生了矛盾,形成水火不容的两派,一派支持黎元洪,一派支持段祺瑞。原本只是黎段两人的矛盾也就演变成了南方非北洋系军阀以及直系军阀对抗北方中央政府皖系军阀的暗战。

又说在府院之争走向激化并最终决裂的问题上,美国和日本也起了推波助澜、不可忽视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美日在在中国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上出尔反尔。一开始,美国准备对德宣战时,希望中国能与其上步调一致,因此美国支持黎元洪,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扩大在中国的霸权,抵制日本在中国势力的扩张。而日本则看中了段祺瑞一心利用其总理的势力来实现控制中国的梦想,支持段祺瑞。随着局势的转变,中国如果参战将有利于日本而非美国,美国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希望中国参战,相反,势力日渐巩固的日本又希望中国参战。

由此可知,府院之争是黎段两人以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之间权利争夺的结果,美日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对立态度最终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所以,实质上是美日在中国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