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中国文物

正在播出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很受观众们的喜爱,每一集的情节都引人入胜,人物角色也十分贴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观众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好奇心,以下是小编就《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中国文物这个为主整理的一些内容。

《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中国文物

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后迅速爆火出圈,引发热议。该剧采用文物拟人的独特手法,讲述了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玉壶在英国街头偶遇中国记者,寻求帮助想要回到故土的故事。短剧赋予了文物人的情感与声音,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事实上,这不是相关题材第一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回响。从2017年央视推出《国家宝藏》系列节目,到2018年《如果国宝会说话》首播,再到越来越多的文化综艺、特色主题晚会等,这些曾经与大众颇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加之近几年自媒体及短视频平台兴起,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爆火提供了必要基础。新的传媒形式使得受众广泛化、年轻化,几分钟短小精悍的视频既有丰富内涵又易于接受,让远离战争年代的青年人也能身临其境,引发共情。

当然,这部微短剧的出彩离不开创作团队的用心。新颖的剧本、契合的服化道、别出心裁的摄影及剪辑,一玉壶一游子的人物塑造,方方面面都凝聚着创作者们的心血。

而最打动人的,仍然在于其情感内核。“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这是深埋许多人心底的愿望。《逃出大英博物馆》正是通过文物拟人这一创新性的表现手法,将这种情感羁绊投射到了历史和文物上,使其更鲜活生动。玉壶流离失所,游子漂泊不定,如此由点及面带入宏大而厚重的家国情怀,从而引起观众深刻的情感共鸣。

《逃出大英博物馆》依托新媒体、新形式,表现真情感、大情怀。它虽不能称为完美,但的确是一次可圈可点的尝试,也让家国历史入耳,更入心。

在《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之后,短视频平台也随之涌现了不少以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为灵感产出的作品。

由于短视频平台低门槛的特点和产出者水平的参差,这一话题下出现的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还有些博主便将大英博物馆中的英国文物误当成中国文物,发出了“请无偿归还”的呼吁。这种乌龙不仅令人啼笑皆非,也让我们意识到,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对文物流失海外的历史认知是不够清楚的。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缘故流散出境。如今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其中,大英博物馆中馆藏的中国文物超过了2.3万件,包括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等极其珍贵的国宝。其馆藏之多,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然而,大英博物馆对外宣称,这些文物都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取的,在这样冠冕堂皇的言论背后,是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在圆明园的疯狂掠夺,以及盗墓贼的销赃和文物的走私倒卖。可以说,大英博物馆金碧辉煌的背后,写满中国过往的眼泪与伤痛。

今年八月,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该博物馆大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同时期,大英博物馆馆长与副馆长相继辞职。这一事件将舆论推至高潮。一时之间,#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但受历史和现实影响,大英博物馆文物归家之路,注定是坎坷艰难的。

国际法律缺乏有效约束力的困境、文物非法出境造成的取证难题、相关国家的百般阻挠,无一不是流失海外的文物们归乡所面临的“拦路虎”。面对重重困难,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就在今年八月底,瑞士向中国返还了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中国并非孤军奋战,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事件后,一波又一波浩大声讨从全球各地席卷而来。文物原籍国纷纷加紧步伐,开展对流失文物的追索。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逃出大英博物馆》放出了预告,从而吸引了大量关注。

文物无声,历史却震耳欲聋。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文物标注着文明的印记,它们也不应该只是尘封的古董,更应成为唤醒人们历史记忆的火种。中华民族的共同回忆熔铸在文物中,华夏人民的共同智慧倾注于文物中。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当坚持不懈地争取保护文物、坚持文化传承,让流落海外的文物们早日踏上归家路。

用“流量”浇灌文化价值传承之花

尽管《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现象级爆火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通过分析思考,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它爆火的核心密码:《逃出大英博物馆》即使体量小,但凭借完整的剧情、饱满的情感、深刻的主题和高远的立意,依然引起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提供典范。

由此可见,热点话题只是《逃出大英博物馆》成功的原因之一,好的文艺作品重在形式背后的精神内核。该剧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开拓创新、倾听人民心声、呼应时代诉求、富有家国情怀,文艺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

我们也应明白,是我们普罗大众在同质化严重的视频领域中自主地选择了《逃出大英博物馆》,而非算法和大数据选择了我们。对待跟风的视频,也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发声对象理应是“大英博物馆”而非国内的视频平台受众,发声不应止步于“自嗨”,而是应该像该剧一样能引起海外关注。

以上这些,都是“网络公民”自主意识觉醒的重要表征。自主意识不仅意味着更自主地发声与表达、甄选与评判,也意味着更自主地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创作者被赋予更多自由创作可能的同时,也应担当起更为艰巨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为了做出真正优质的内容,《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两位主创在快流量和高质量二者中选择停更三个月的行为,正充分体现了自媒体创作者的自觉与担当,才赢了一片叫好。

从更为长远的意义来看,《逃出大英博物馆》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小体量文艺作品成功的典范,还让大家更加关注到海外流散文物回家这一问题,并且能用实际行动自觉地为文物回家的事业做贡献。我们也热忱地希望这个时代能够有更多的创作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鲁迅语),担起责任,推出更多优质深度的作品。唯有将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初心与“网络公民”的热情关注一并汇入时代洪流,才能浇灌出鲜艳灿烂的文化价值传承之花。

以上就是《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中国文物这个话题内容的全部了。在之后的剧情中,说不定可以看到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还有一些观众们当时无法理解的部分。但不用担心,继续关注论剑历史网,因为我们将继续更新最新的资讯内容,包括更多有关剧情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