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结局:薛宝琴为什么进不了金陵十二钗正册

  通常在红楼梦里我们记住最多的还是薛宝钗薛宝钗的通透、世故、圆滑,不随便发脾气。她是一名才女,却不愿意轻易展露自己的才华,甘愿当一名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或许,这就是薛宝钗的聪明之处。然而在小说中还有以为美好的女子叫做薛宝琴薛宝琴的才情与美貌不在黛钗二位之下,又得贾母赏识,想给宝玉说亲,知道已许给梅瀚林之子后又让王夫人认了干女儿才作罢。这样深的贾母的赏识为何没有被写进金陵十二钗正册呢?一起往下看。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没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如题,首先要得明白,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是指哪些人。宝玉所看到的十二钗册子,其实是"太虚幻境""孽海情天"中"薄命司"之"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女子(详见于第五回),而薛宝琴算是薄命人吗?从现有的八十回文本里,本人没有看到她有半点薄命痕迹,反而在那个时代,她是幸运的。

  为什么说薛宝琴算不上薄命?这要从她的成长环境讲起。薛宝琴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薛家,但自小便离开家乡,随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不同于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们,更像是个意气风发的女侠。所以论见识学识都不是处在深闺侯门大院、只从书文戏文上认识世界的姐姐们能比。书中有例,宝琴所作的十首怀古诗,暗含十件物品,但大观园中人无一能解开一二。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一个香菱学诗品诗也要回想旧年上京时岸上的景色,才能深入体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个中味道。诸钗之中,在书中明明白白写着有过出远门经历的,只有钗黛二人,宝钗跟香菱一道随同母兄乘船从南京来到长安都中,黛玉小时从扬州来至长安,后因父病重回扬州,再送父回苏州,再回长安,在船上可以饱览沿岸各地风士人情。探春姐妹等,出门不是坐车就是坐轿,即使好奇经常掀开车帘,能看到的也只能是街景和各色看热闹的市井人物。

  她们都不能与走遍大江南北的宝琴相比,她们的命运被四大家族牵拌着,而且掌握她们人生命运的都是一干置她们性命不顾的封建家长们,他们为各自的利益牺牲子女的前途。十二钗的婚姻,在现存的八十回(实是七十九回,当代红学家按所述内容将第七十九回分割为两回)中已知的如元春迎春,一个是依例不得已进宫,一个被父亲抵债卖给孙绍祖,据判词等暗示两人都不得好死。

  元探之父贾政是典型的"好官",唯皇帝是从,若上头要他奉献小女儿,他断不敢不从,更不用说贾赦贾珍贾琏之类,惜春巧姐等若非年纪尚小恐怕也要步元迎的后尘。黛玉的前途只在贾母的手中,一旦贾母去逝,也只能任人摆布;湘云的判词及曲子都暗示了夫婿将早逝,到时她孤身一人若遇上大风暴,无人可依托,也只能任凭贼人处置。

  宝琴有一个优势是谁都不能比的,就是他的亲哥哥薛蝌。从宝玉和宝钗的口中可得知薛蝌之为人。第四十九回,薛蝌带宝琴进京发嫁来至贾府中,"宝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像是宝姐姐的同胞兄弟似的……'"。宝玉的眼中,薛蝌是如同宝钗一类的人物,其形容举止,待人接物是再好不过的。

  五十七回,薛蝌已与岫烟订亲,宝钗因岫烟处境而愁眉叹道,"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先娶亲的。如今倒是一件难事。"话语中表明薛蝌若不把他妹妹安顿妥了是不会考虑自己的事情的,宝琴能有这个这样为自己着想的哥哥实在是幸运至极。在当时,既能出闺门走天下,又能得到至亲全方位关心的女子,几乎没有,而宝琴拥有这两样,不能不说是她的幸运,也是当时社会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