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学家贾谊简介

贾谊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年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人,今河南省洛阳东市,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所以世人也称呼贾谊为贾太傅,贾长沙。是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著作《过秦论》、《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贾谊简介。

贾谊像

贾谊像

贾谊从小就刻苦读书,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无所不通,酷爱文学的他曾经做过《左传》的注释,虽然后世流传时早已失传。公元前180年,也就是汉高后八年,吴公被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便向汉文帝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从此,贾谊走上仕途,被任命为博士,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出现。他在博士期间,让其他人都很敬佩他的才能,也受到汉文帝的重用。文帝二年,贾谊提出的《论积贮疏》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同时贾谊还协助汉文帝修改了许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这样一来,贾谊得罪了不少的功臣元老。汉文帝有个宠信的官员邓通,虽然他没有任何的才能本事,但是由于汉文帝的迷信将他视作心腹。他和贾谊两看相厌,在邓通屡进谗言的情况下,汉文帝疏远了贾谊,贾谊被贬出京师。在汉文帝十一年,贾谊作为梁怀王的太傅,眼见梁怀王摔死,而郁郁难安,在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因为过度忧郁而去世。享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进步主张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贾谊与晁错

贾谊与晁错虽然都是西汉的名臣,他们都有一整套治国的理论,但如果细细比较,晁错治国的才能远在贾谊之上,晁错可以做丞相,但贾谊却只适合做个太子老师。但晁错的结果因为削藩惹怒诸侯王终被汉景帝错杀,可见晁错也有失误之处。

贾谊图像

贾谊图像

贾谊曾言“举贤而民化善”、“吏贤使民治”就是如何“御民”的一个方面了。其实“法治”与“仁政”在贾谊、晁错看来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同时,他们俩人都力主削藩,贾谊还曾引用黄帝的话说:‘中午阳光最好的时候,一定要晒东西!手中握有利刃的时候,就要不失时机地宰杀牲畜。”主要认为要使诸侯王都忠于朝廷,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都变得国小势弱,王国势弱就容易约束诸侯遵守礼义,封地狭小诸侯就不会有野心。他主张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而晁错是个急性子的人,从削弱藩王势力的问题上就能够看的出来。他认为,对于吴王刘濞,削他的封地会反,反之,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现在削他的封地,反得比较快,祸害就能小一点小;若果现在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一些,但祸害就大了。晁错这样的思维确实很正确;但是他所提出的削地的办法,却人为地激化了矛盾,与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逐渐削弱的办法相比,是有些激进来写,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说晁错在这一点上策略不如贾谊,贾谊的办法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尽管在方法上南辕北辙。当然方法不同所造就的结果也就不同了,像他们俩命运就大不相同了,晁错最终被景帝腰斩于市。

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是我国汉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思想独特,曾经担任博士、太傅等职位,开始时很受汉文帝的赏识,但是后来却被佞臣诬陷,最终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而他还有个著名的小典故,“不问苍生问鬼神”就是发生在他所被重用的期间。

贾谊图片

贾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