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包拯简介资料

包拯简介

包拯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宋仁宗时期号称是北宋的盛世,但并非是我们认为的那样,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严重,看似平静的社会下,暗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包拯剧照

包拯剧照

庆历年间,新政失败后,要求改革的一派势力大增,包拯就是一位推崇改革的人,他主张在选拔官员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加强官员选拔的审核条件,做到在选官做到择优录取。

他主张对于那些贪官污吏,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要及时制裁他们。对于一些老官员应该强制让他们退位,将官位留给新生力量,绝不能让冗官现象出现在当今社会。

包拯还建议停止征兵,,对于军队的管理也要严格要求,对于年纪大的,或者服兵役时间很长的人,可以让他们退伍,避免冗兵问题的发生。在对军队的训练上也要适当加大强度,训练士兵镇守边疆,保证领土主权不被侵犯。

在对贵族和宦官的管理上,包拯主张轻徭薄赋,节省国库开支,把这部分财力用到国家建设中去。

至和三年的时候包拯在开封府断案,他执法严明,明朝秋毫,严刑峻法,他不害怕权贵,也不被私情所困扰,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平反了民间很多冤假错案,深受百姓喜爱,当时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包拯,并且亲切的称呼他“包待制”。

包拯在六十四岁的时候病逝,他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大清官,关于包拯的小故事层出不穷,充分说明包拯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包拯家训

包拯一生清廉,他严于律己,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他希望自己能为百姓帮忙,为百姓做实事。包拯对自己的家人,后代要求也很严格,这篇家训向我们揭示了包拯的廉洁品质。

包拯家训

包拯家训

包拯在家训中告诫自己的后人,我的后代啊,我希望你们做到我说的话,你们要是不选择从官那我管不着,要是你们有人在当官的时候因为贪污,或者因为失信于百姓遭到撤职的,在告老还乡的时候,都不能选择这里。

应为我包家的土地上容不下你们这样的不忠诚之人,你们死后,也请麻烦你们自身自灭,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子孙把你们葬在祖坟上。要是有不听从我的话的人,那么请你自动和我撇清关系,因为我们的缘分已尽。

家训的原文一共三十七个字,在之后包拯又补了一些,希望我的儿子包珙把这段话刻在石碑上,然后立在我们家屋子东面的墙壁上,我要让我的后代全都看到我说的,我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做百姓的好帮手,而不是只贪图自己享乐,要始终记住,当官的只有把百姓服侍的很好,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从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包拯态度的坚定,从他对后代的期望中,我们知道,他想要将这股廉政之风一直持续下去,并做到影响深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那些沉睡在自身享乐官员,让他们回忆起自己最出选择走上做官这条路的目的,回忆起他们当时纯净的心灵。

包拯的父亲

包令仪是包拯的父亲,字肃之,是北宋时期庐州人,也就是今天安徽合肥人,包令仪小时候认真刻苦,饱读诗书,并在24岁的时候考中进。

包拯的父亲包令仪

包拯的父亲包令仪

在宋真宗年间,担任福建惠安县的知县,后来担任过朝廷的虞部员外郎,掌管铁、茶、盐的生产,曾经还在陪都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当过留守。在天圣八年的时候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刑部侍郎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