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的故事介绍(4)

通过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见到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非常的了解,只有了解一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其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这是作为老师应该做到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缺点,避免自己的缺点,才能做好事情。

子路有闻

子路是一个豪爽的人,也是一个勇于实践的人,当懂得了一个道理的时候就一定要积极的去实践,甚至认为实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没有必要一定读书学习,完全可以一边干一边学,这从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并且与孔子辩论就可以见到一斑,孔子不能辩过子路,于是就生气的说,我讨厌伶牙俐齿的人,有点赖皮的表现哦!

子路画像

子路画像

《论语》中有一句话,这样评价子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路一旦是听说了一个道理就会立刻去施行,立刻去做,如果这个道理还没有真正的做到,就会非常害怕再听到新的道理。这一方面说明了子路是一个能够做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的运用的而一个人,也说明了子路是一个非常能够自省的人,如果不能将善行实行到底,如果不能够将自身的缺点或者是错误及时的改正就会内疚和惭愧的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子路的可爱,可以看到子路是善于学习,并且善于实践的人。

孔子对于评价子路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见在孔子看来子路的学问和修养还远远没有达到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的,孔子又说“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可见对子路的能力还是非常肯定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子路可以说学业成绩并不怎么好,但是实践能力却是非常强的一个人。我想着肯定是得益于子路能够做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所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一个诚心向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