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后期的词有什么影响

李煜后期的词

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朝廷灭亡,李煜成为宋朝廷的阶下囚。期间,李煜作的词成为后期词,词风和文学艺术较李煜前期作品大有不同。因此,南唐灭亡也成为李煜词风转变的一个分水岭。三年间,李煜的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等,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对宋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剧照

李煜剧照

李煜沦为阶下囚后,他的生活和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看见窗外的一花一草,都会勾起李煜的亡国之痛。李煜后期的词作品,大多以悲伤氛围为感情基调,言词之间流露出囚徒生活的悲伤,抒发了词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李煜名作《浪淘沙》为例,这首词作作中,描绘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通过对比的手法,更显词人寂寥悲伤的心情。

全词的内容是:“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的上阕,词人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春意阑珊的夜晚,词人穿着单薄被冻醒,他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再回想刚才的梦境,灾难带来的巨大的反差,让词人无所适从。随后,词人对往昔的生活进行了追忆和反思,他感慨时光飞逝,伤痛上自己辗转反侧,最终写下名句“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后期的词作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因而深受后人推崇。

李煜的画

李煜是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一生共创作三十多首诗词,大部分都被收录于《花间集》一书,至今依然深受后人拜读。除此之外,李煜懂音律,擅长书画,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的建树。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李煜绘画艺术做了一番评价,郭若虚认为李煜是位才情很高的君主,书法和绘画极为擅长。

李煜剧照

李煜剧照

李煜曾经所作的山林、飞鸟,远远超过其他画家,让人十分诧异和惊艳。十分可惜的就是,李煜的画作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只能从前人的言词之间,体会李煜的书画技艺。有人说李煜画的竹子,从根部到竹稍处具有细小的特点,被人称为“铁钩锁”。

李煜无疑是位全方位发展的文人墨客。绘画艺术中,最为擅长的也是大自然中最普遍常见的山石、花鸟。一心想过隐居生活的李煜,偏偏成为了南唐君主,面对杂乱无章的国事,李煜只能寄情于书画中。从他的绘画作品得知,李煜喜爱大自然,渴望无拘无束与自由自在。但是,这也只是他的想法而已,现实中,他还要处理好南唐国事,做一位胸怀南唐子民的君主。李煜的擅长画竹子,而他所做的竹子深受后来学者的推崇。自古竹子就是象征气节的意象,李煜南唐灭亡后,李煜成为宋朝廷的俘虏。身为囚笼之鸟,李煜只能寄情于诗词书画,面对宋朝廷,李煜不屈不挠,这也正好体现了竹子不屈不挠,高耸入云的特质。

李煜图片

对于李煜图片来说,不同人的刻画形式不同。但是基于很多人对他的基本的认识,他的图片大多反映出来的都是翩翩公子的形象。

李煜画像

李煜画像

上面这张图片是李煜的画像,在这张图片中,作者用比较细腻的手法,将李煜的外貌线条画得很好,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俊朗的人。对五官的刻画也很到位,而且很分明,眉毛比较浓黑,眼睛有点狭长,但是这狭长并没有将他的眼睛显小,反而表现出一种书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