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山水诗有什么特点

谢朓山水诗

谢朓是永明时期最具有代表力的文人,谢朓的山水诗技艺细密,他的作品中光色的描写细微,诗中处处体现着与传统山水画相通的空间透视力,其作品的风格和文学影响直接推动了南朝风景诗歌的发展。

谢朓山水诗风景

谢朓山水诗

谢朓山水诗中对山水景物的描摹大多采取工笔淡抹的写作手法,这与他对景物细微的观察是离不开的,如其山水诗《观朝雨》中的“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对细雨的描写相当入微细致,可见其非凡的观察力。谢朓的山水诗大多都为五言律诗,还有一些乐府体的诗歌。因为谢朓极其讲究诗歌的音律和对仗,和近体诗有异曲同工之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其的诗为“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谢朓的山水还以其“清丽”的特点闻名,因为他的诗人情操很高,还有江南秀丽如画的风景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江南作为文化发展重地,其地方本身活泼的民歌和有七八十年之久的山水诗的历史为谢朓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在其诗歌作品《江上曲》、《王逊游》中有直接的体现。

当然谢朓的诗歌也不是没有被人批评过,后人有评价谢朓的山水诗“有句无篇”,这和当时山水诗的发展阶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当时山水诗的发展是处于初级阶段,山水诗因为是描写山水的,所以直接将山水作为描写对象,心有感触便直接有感而发了,没有达到后期的山水诗那样情景交融、人景合一的境界也是可以理解的。

谢朓读音

谢朓中的朓字读音为(tiǎo),因为是月和兆组合而成的字,兆有远的意思,所以朓的意思是月亮处在最远的位置。谢朓是我国南齐的著名文人代表,其山水诗的造诣颇高,和谢灵运并称为“二谢”。

谢朓

谢朓

谢朓字玄晖,约生于公元464年,出身世族,他的母亲是宋文帝的第五个女儿即长城公主。极其具有才气,少年时期学习刻苦,成年后在山水诗方面的建树极高,并且被誉为永明体成就最高的诗人。谢朓作为臣子忠君爱国,二十岁的时候,谢朓便解褐入仕,在永明中期以前,谢朓在朝中都是担任一些小官小吏,生活很是惬意,整日和朋友游山玩水,轻裘肥马。永明九年的时候,谢朓被封为萧子隆的文学,文学在当时是一种官职,随从萧子隆一起去荆州,并在荆州写下不少佳作。

建武二年,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士人称之为“谢宣城”。谢朓一生追求“仕隐”,但是自己又在朝中做官,所以有段时期,谢朓的心中很是矛盾,这些矛盾的心理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有体现。后来谢朓相继出任过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由于谢朓深受萧子隆的喜爱,得到萧子隆的许多上次,这引起王秀之的妒忌,王秀之从中作梗,让齐武帝将谢朓召回京城,再后来的皇权斗争中,谢朓被萧鸾利用,谢朓在混乱的政权中看到生活越来越偏离自己的轨道,心中很是苦闷。后来被江祐等人陷害入狱,死在牢狱中,享年仅36岁。

谢朓代表作

谢朓是是中国南齐时期的文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因曾经担任安徽宣城的太守、尚书礼部郎,所以世人也称呼谢朓为“谢宣城”,齐东永元年间,遭到安王的陷害入狱而死。

谢朓的作品

谢朓的作品集

谢朓年少的时候便文采非凡,《南齐书》中称谢朓是“少年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是竟陵王萧子良的八友之一。谢朓楼还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和曾经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声调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的问题,开创了永明体,推动了近体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