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图片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介绍

南京条约图片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占主导地位。英国看准了中国的市场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为了侵略中国做准备,开始向中国偷运鸦片,并与官商勾结,不久,中国在中英贸易中的地位反转。鸦片的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强烈要求禁烟。

南京条约图片

南京条约图片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 ,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开始没收鸦片。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所谓的鸦片贸易。国会投票表决是否对这场战争拨款经费,并以九票之差促成了这场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1842年7月,几百艘英国战舰,近万的英军从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清廷南北的水运交通。英国侵略军先后攻占吴淞、上海、镇江后,于8月初将军舰开到南京江面。清政府为了守住自己最后一点阵地,违背了百姓和誓死保卫家园的中国官兵顽强抵抗的愿望,向英军投降,并同意与英军议和。

同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英国代表璞鼎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内容图

南京条约内容图

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侵略,而清政府昏庸无能,许多官员胆小怕事,最终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又名《江宁条约》),条约具体内容有:

一,宣布停止战争,签订和平条约,两国从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相处状态。

二,签订“五口通商”,英国有派领事入驻的权利,准许英国商家及其家属入驻。

三,巨额赔款。清政府需赔付巨款给英国。具体应赔付1200万银元,分四年缴纳清楚。若四年没有完成,则酌情按每年百元应加五银元利息。

四,割地。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变得不再完整。

五,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劝开始丧失。

六,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贸易制度,允许英国与中国自由通商。

七,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香港岛,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的手段,而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致使劳动人民生活更加艰苦,更促使西方列强趁火打劫,从而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合约,中国人民逐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南京条约签订地点

《南京条约》签订之前,英国人的大炮就已经对准了南京城,所以《南京条约》注定会是个不平等条约,无论它在哪里被签订,这个地方都会被历史所铭记,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据记载,1842年7月,几百艘英国战舰,近万的英军从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清廷南北的水运交通。驻守在镇江的1500名八旗官兵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全城变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先后攻占吴淞、上海、镇江后,于8月初将军舰开到南京江面,南京城成为英军炮口下的待宰之鱼。清政府为了守住自己最后一点阵地,违背了百姓和誓死保卫家园的中国官兵顽强抵抗的愿望,向英军投降,并同意与英军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