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的性质是什么 南京条约的危害是什么(3)

南京条约签订地点

《南京条约》签订之前,英国人的大炮就已经对准了南京城,所以《南京条约》注定会是个不平等条约,无论它在哪里被签订,这个地方都会被历史所铭记,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据记载,1842年7月,几百艘英国战舰,近万的英军从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清廷南北的水运交通。驻守在镇江的1500名八旗官兵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全城变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先后攻占吴淞、上海、镇江后,于8月初将军舰开到南京江面,南京城成为英军炮口下的待宰之鱼。清政府为了守住自己最后一点阵地,违背了百姓和誓死保卫家园的中国官兵顽强抵抗的愿望,向英军投降,并同意与英军议和。

1842年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作势扬言要进攻南京城。英军有坚船利炮,当时清政府软弱,不敢与英军誓死抗争,便自能差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于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政府在静海寺议和,共在寺内议约四次。议和期间,英军依旧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引发了鸦片战争中最后一战——靖江保卫战。然而这一战后清政府仍不敢反抗,并且不顾人民的意愿,仍旧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也叫《江宁条约》。

南京条约背景

很奇怪这样一种现象,说起《南京条约》,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是说起鸦片,每个人都知道。中国人对鸦片简直是深痛恶觉,鸦片战争就是《南京条约》的导火索,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

时局图

时局图

英国很早就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一来看中中国的市场,二来为他们侵略中国做准备,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鸦片贸易不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形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

直到1839年1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该事件成为英国人将大炮对准中国国门的借口,英国人打着保护鸦片贸易的旗帜,实施着对中国领土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