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招商 QQ 7384656
姓氏起源

请文明阅读历史资料 错误指正QQ:7384656

治姓历史来源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公族中掌管攻金之工的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治姓,源于姬姓,周公族后有治氏。”治,原为西周王朝的职能工匠之一,掌管攻金之工,主要负责兵器的制作。在西周王朝建立后,治氏与筑氏、凫氏、栗氏、段氏、桃氏一起,成为《周礼》中所规定的“攻金六氏”官职之一,由王族贵胄世袭,负责监督制造帝王仪仗所专用的兵礼器件和专用交通工具,如御前护卫专用的八大件——斧、钺、瓜、戟、戈、铤、锍、镗,以及君主、王妃的乘辇等。据典籍《周礼》记载:“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治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鏄器,桃氏为刃。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重三锊。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倨句中矩,与刺重三锊。”由此可见,治氏与筑氏、凫氏、栗氏、段氏、桃氏一样,都是非常古老的姓氏,起初属于以职业技能为姓氏,而后在归属于王族后,则成为因工而分衍的以官职称谓为氏。

治氏,后又分衍出一支冶氏,实为字讹,与治氏同氏、同源、同宗!该支治氏正确读音作zhì(ㄓˋ)。

第二个渊源

源于匈奴民族,出自汉朝时期凉州卢水胡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三国志·魏志》记载:“治姓,出自凉州卢水胡。”卢水胡,在汉史中又记载为“赀虏”,是古匈奴民族的一个部落分支,从匈奴民族中“分去”而入居塞内,其历史上的首领酋首多为沮渠氏,代表人物即沮渠·蒙逊。沮渠·蒙逊,公元368~433年,匈奴民族,张掖临松(今甘肃南裕东南马蹄镇)卢水胡人,是东晋末期五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北凉国缔造者、政治家、军事统帅,公元401~433年在位。沮渠·蒙逊的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职称谓为姓氏。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后凉龙飞二年,公元397年)农历4月,沮渠·蒙逊率万余人起兵进攻临松郡,屯据金山(今甘肃民乐)。农历5月被前秦国吕光部将击败,逃入山中。当月,他与从兄沮渠·男成共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建康公,沮渠·蒙逊自己则出任张掖太守、镇西将军,掌控了大部军权。

东晋隆安三年(北凉神玺三年,公元399年)农历2月,段业自称凉王,任命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

东晋隆安五年(北凉天玺三年,公元401年)农历5月,沮渠·蒙逊设计杀了段业,于农历6月被众推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

东晋元兴二年(北凉永安三年,公元403年)农历7月,北凉国与南凉国联合出兵攻后凉国;农历8月与后秦国结盟,灭后凉国。

东晋义熙六年(北凉永安十年,公元410年)农历3月,沮渠·蒙逊亲率大军击败南凉国,于次年农历2月攻占姑臧(今甘肃武威)。

东晋义熙八年(北凉永安十二年,公元412年)农历10月,沮渠·蒙逊率众迁都于姑威,自称河西王。沮渠·蒙逊喜爱读书,颇晓天文,有谋略,善用兵。在执政期间,沮渠·蒙逊能擢任贤才,劝课农桑、国势日强,称雄于西北地区一时。沮渠·蒙逊逝世后,谥号为武宣王。其子沮渠·牧犍(沮渠·茂虔)继位。北凉哀王沮渠·牧健永和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率大军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国就此灭亡。沮渠·蒙逊之弟沮渠·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后立国于高昌,至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高昌国为柔然民族所灭。沮渠·蒙逊本人非常喜爱汉族的文史礼仪,曾要求部族“操汉语、裳汉服、执汉礼”,并将沮渠氏的多支族人改为汉族姓氏,其中就有治氏,是一批负责掌管车、銮、兵、工、器建造的族人。这对后来的北魏王朝孝文帝推行姓氏汉化政策具有承先启迪的作用。北凉沮渠氏联合境内汉族大姓势力,以郡县方式管理人民,征发赋役。又大兴佛教,译经造像。还不时与刘宋互通使节,使河西与江南的文化交流得以继续保持。北魏政权灭北凉国后,徙凉州民三万余户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一带,其中一批东迁的学者,对北魏王朝后来的文化发展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包括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推行。

该支治氏正确读音作zhì(ㄓˋ)。

第三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山东半岛治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该治水,是古代山东半岛的河流名称。古代山东地区的“治水”有两条,皆向南流:一条源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向南入海;另一条源出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向南至下邳汇入泗水。这两条河流在《前汉·地理志》中皆有记载。

古代在这两条治水流域的原住民,即有以居邑河流名称为姓氏者,称治氏,世代相传至今,以泰山为郡望。该支治氏正确读音作chí(ㄔˊ)。

第四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鴈门郡治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该治水,亦称漯水,源出雁门郡阴馆累头山,即今山西省朔县的洪涛山,是古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其故道自河南武涉县妥支行今黄河之北,经河北至山东,改行今黄河之南,东至泉州注于海。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泉州”,并非是今福建省的泉州市,而是指的古泉州,即汉朝时期的青州北海郡千乘县,亦即今山东省的博兴县,那才是历史上最早的“泉州”。今福建省的泉州市,在汉末三国时期原称丰州镇东安县,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改置南安郡晋江县,唐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改置武荣州,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才改名为泉州至今。

古代在治水流域的原住民,即有以居邑河流名称为姓氏者,称治氏,世代相传至今,以北海千乘为郡望。该支治氏正确读音作tāi(ㄊㄞ)。

第五个渊源

源于改姓,出自汉朝末期流亡于倭奴国的刘汉皇族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今日本国中,有一支汉裔治氏族人,源出汉高祖刘邦的倭奴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后裔丰冈连氏族。丰冈连氏族在倭奴国的战国时期(公元1546~1636年),曾出任治部卿,官秩为正四位下(汉制从四品),其属下的治部大辅,官秩为正五位下(汉制从五品),也是由该家族族人担任。治部,是倭奴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个中央级官署机构,全称是治部局西御方,到了日本明治时期(公元1868~1912年)改称治部省,最高行政长官仍然是治部卿。治部主要负责处理外交事务、贵族高官的户籍与房产领地管理、监督寺社佛阁等处人员的礼仪,平时也参与裁判庶民的婚姻诉讼等。在治部卿、治部大辅、治部少辅等官吏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治部氏,简称治氏,世代相传至今,属于典型的汉制夷称又汉示的姓氏。

该支汉裔日本治氏正确读音作“ガバナ”,汉义就是督管、督理、督察或总督的意思。

第六个渊源

源于各少数民,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朝鲜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治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治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地九百九十三位,以泰山、北海、凉州、武威为郡望。

郡望堂号

郡望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北方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武威郡: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为凉州的州府所在,历史上曾称“西凉”、“姑臧”。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的地区。西汉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后辖地在今甘肃省黄河西部、武威东部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时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诸国皆建都于该地。

堂号

泰山堂:以望立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称千乘堂。

凉州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

历史网(www.16261.net)

请文明阅读历史资料 错误指正QQ:7384656

袁游全集 民族简史 历史地图 二十四史
征集历史资料 有奖励哦 QQ 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