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思维版画家mc埃舍尔简介

mc埃舍尔

mc埃舍尔,是荷兰著名的科学思维版画家,是风格独特的图形艺术家。他在荷兰吕伐登市出生,中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美术课,这为他以后在版画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mc埃舍尔到一所建筑装饰艺术学校学习了几年,跟着一名老师学习木刻技术,这对埃舍尔独具一格的画作风格产生较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取材从南欧建筑风景到西班牙风情景观,风格跨度较大。他的创作灵感源于对数学几何图形的感应。

mc埃舍尔画像

mc埃舍尔画像

mc埃舍尔独具一格的创作为很多艺术家提供了灵感,甚至吸引一些艺术家学习他的创作风格,从而形成“埃舍尔主义”流派。除了人们对埃舍尔的赞赏,不能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能够理解埃舍尔的人们对他提出意见,因为若是仅仅从心理学、美学或者科学一个角度来欣赏他的作品,是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的。而埃舍尔不仅仅是一名画家,他还是一名思想家,只是他的思想不是通过言语来表达,而是体现在他的画作之中。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他某一时段思想的总结。

因此,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埃舍尔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埃舍尔的画作风格独树一帜,他个人的作品就足以构成一个丰富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一般的人通常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出现对他产生误解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就像有些人会认为埃舍尔的作品仅仅是错乱的图形,也会有人表示把埃舍尔看作资深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理论是指在一个平面上、二维空间里,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存在的某些事物展现出一种三维立体视觉错误的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埃舍尔的矛盾空间设计原理是利用了人类视线不断的转换与交替的特点,使得人们观察时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三维立体的景象,而这些景象又是模棱两可来回交替的。

埃舍尔画像

埃舍尔画像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所表现出来的景象实际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他在平面设计中并没有遵循透视原理的原则,从而使得人们观看时产生光影错乱的视觉感受,随着视线的改变,人们所看到的事物的轮廓也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多是矛盾空间理论的展现,例如他的作品《上行和下行》中,上行的僧侣始终不变的向上行走,而下行的僧侣始终不变的向着下行的方向行走,按照人们的常规理论来分析,每一行的第一个僧侣与最后一个僧侣是永远不会碰面的,而作品中视觉感受到的效果却是他们可以碰上面,并且这种现象毫无违和感,他的作品中多数展现了这种景象,这也就是埃舍尔矛盾空间理论的呈现。

埃舍尔矛盾空间理论具有着多视觉观察的特性,由于他呈现的都是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此多应用于艺术学和设计方面,三维立体的感觉可以是数学方面的范畴,也可以是美学方面的范畴。 [!--empirenews.page--]

埃舍尔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

对于埃舍尔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的回答是他占据了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位置,其充满数学意义的作品根本无法被单一地划入任何一个流派。在他之前一直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位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类似风格的作品,在他之后也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总结或概述出他作品中的规律。数学是埃舍尔创作的灵魂,其作品中体现出数学中的对称美等,让人们深深的着迷。

埃舍尔作品《手画手》

埃舍尔作品《手画手》

此外,关于埃舍尔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造成争议的原因是埃舍尔的画单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是片面的,只有专门研究过数学或者对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非常敏感的人才可能真正领略到其作品中的真谛。正是由于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埃舍尔画中的精髓,曲解了他在画中所表达的含义,认为他的作品只是对一些错乱的几何图形没有任何规则的摆弄,从而造成了埃舍尔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饱受争议,甚至有人提出埃舍尔不能被定义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