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是怎么称呼宰相的?(2)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9、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 寇准(961-1023)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下吉镇)人。

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寇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为太宗重用,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参决政事。太宗尝以魏征相比。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契丹军大举南侵攻宋。十一月主力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宋都开封,宋室朝野惊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南迁金陵。陈尧叟提出西南迁西南迁西川成都之议,时任宰相职的寇准,力主抵抗,排除众议,促请真宗亲征。宋真宗最后采纳了他建议,亲抵沩州北城督战。宋烟望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振,奋勇战斗,射杀了辽烟统军使萧达览,获得全胜,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严,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可惜宋真宗畏敌,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执意求和,派曹利用与辽邦订立了每年输辽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双方以白沟河为界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断送了胜利果实,然而寇准的历史功绩却载于中华民族史册。

1006年王钦若谮言寇准澶渊之役是以帝为“孤注一掷”,昏庸的真宗罢免了寇准虽两次复相,但仍被丁谓所谮,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后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

1023年,寇准死于雷州,有《寇忠愍公诗集》传世。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10、熙宁变法 争议不休——北宋名相 王安石 (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由于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11、辅佐天骄 北国卧龙——元代名相 耶律楚材(1190~1244)



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

契丹族。辽皇族子孙。世居金中都(今北京),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拖雷监国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重用。1218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从军参政,官至中书令(宰相)。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耶律楚材的才华,他曾说过:“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国君庶政当悉委之。”

曾助定君臣礼仪,奏立燕京等10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窝阔台汗死,乃马真皇后称制,渐被排挤。死后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耶律楚材死时,不但很多士大夫涕泣相吊,连蒙古族的一般老百姓都痛哭失声。根据耶律楚材的遗愿,他被安葬于燕京故里的瓮山(今日颐和园万寿山的前身)脚下。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12、帝王之师 救时宰相——明朝名相 张居正(1525-1582)

明朝名相,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生于江陵草市,死后遗体隆重葬在江陵城东门外,世人称他为“张江陵”。

他在为官期间,大胆地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5岁入学,七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25岁升为翰林院 编修,43岁进入内阁,当了大学士,48岁当了宰相。那时,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化,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阶级矛 盾尖锐,危机严重。他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一方面,以“得盗即斩”的手段加强镇压 ,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一)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当时行政机构雍肿,人浮于事。张居正把能合并的都合并了。 如天下钱谷在户部原分属13个司掌管,他把它作了必要的归并,实行了统收统支;对不尽 职或只拿钱又无事可干的官吏,尽行淘汰。据说,仅万历九年,即裁中央冗官419人;地 方冗官902人。在精简机 构时,还进一步划清了政府各部门的权限职责,严格官吏考核制度,加强了人事管理。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朝廷支出,又鞭策着官吏们更好地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严肃法纪、信赏必罚。张居正认为“赏罚功罪,须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后可责其用命。”因此,在他执政期间,凡是违法犯纪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 豪强,一概绳之以法。徐阶曾任过首辅,也是推荐他入阁的人,但当徐阶的亲属对清丈全 国大地主隐瞒的庄田进 行破坏时,他也决不宽恕。黔国公沐朝弼累次犯法,因是功臣世家,别人感到难办,但他 仍然将沐朝弼逮捕治罪。他一面大刀阔斧地整肃吏治,一面带头不搞行贿受礼。比如被他 推荐用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来被封为宁远伯。李为了报答他的推荐之恩,曾派人给他送 去钱财。他严肃地对来 人说:“而主以百战得功勋,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坚决不受。因此,他主持颁 布的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三)蠲免积负,减轻人民负担。他对神宗说:“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 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 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要求神 宗责令户部“核万历七 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免去了农民在万历七年以前积欠国家的 钱粮田赋。

(四)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他曾上书神宗说:“今后用人,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 他曾引用李成梁镇辽东,戚继光镇蓟门,使得“荒外詟服,边境坐拓。”他又用潘季驯黄 河,使得“堤工早完、转漕无患”。所以史书称他“善知人”。 在他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义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 ,“一时政绩炳然”。 正当张居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的时候,御史刘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他“专 擅威福、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张居正知道了,对神宗说;“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 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耶?则负国;竭公以事上耶?则无以逃专擅之讥。”对 那些攻击他的人以迎头痛击。 万历五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他应该回家“守制”。但他考虑到国事纷 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视事”,没有回家守制。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击,说他“忘 亲贪位”。吏部尚书张翰甚至捶胸长叹道:“三纲沦矣!”但在他的坚决抵制和皇帝的支 持下, 这些攻击他的人,都一个个受到了撤职的处分。

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过去因攻击他而受到处分的人,一个个官复原职。中官张诚在神 宗面前说他与冯保“交结恣横”。并说他家“宝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责他构陷辽王 。辽妃又上书为辽王辩冤,并说辽府金宝以万计,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这些谗言迷惑了 ,遂公布他的罪状,下 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剥夺了他的谥号,查抄了他的家产,几乎劈棺戮尸,他的长子张敬修 被捕人狱,其他亲属都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抄家的结果,才知他的家产不及严嵩的二十分之一。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复 了张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为他鸣冤,他 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纠正。他的子孙也官复原职。 张居正不仅热心于革新政治,还留下了一些内容丰富的政治论文和感情真挚的诗篇。 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步入仕途 锐意改革 整饬边防 改善蒙汉 创行考成 加强内阁

整顿吏治 伸张法纪 清丈田亩 一条鞭法 劳瘁国事 人亡政息

13、文胆武略 官场楷模——清代名相 曾国藩(1811~187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

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

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盘点那些历史上“不作为”的宰相

一、卢怀慎

唐玄宗开元元年为宰相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

他当官以后,尽管身份高贵,衣服、器物上都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他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是个公认的好官、清官。

虽品行端正,廉洁无私,但卢怀慎政务上却毫无作为,是个典型的“无为”官员。

任职期间,他自知与其同殿的名相姚崇相比,能力不在一个档次,因此,事务都推让给姚崇,自己则概不问事,姚崇说什么就做什么,当时人讥笑其为“陪伴吃饭的宰相”。就是这个无作为的伴食宰相,竟然在宰相位上混了三年。

二、苏味道

唐朝还有一个叫苏味道的宰相,是一个特会打太极、踢皮球的圆滑宰相。

据史料记载,苏味道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三度拜相,居相位九年。

在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两则成语与苏味道有关,一则是“火树银花”,一则是“模棱两可”。苏味道在处理政务时,善于向皇上陈奏,由于熟悉典章制度,他上朝言事可以不带奏章,只凭口头禀报,侃侃而谈。

此人虽然才华横溢,能力也很了得,但出任宰相数年,却不能在朝廷政务上有所建树,只是一味阿谀,圆滑于君臣之间,屈从附和,取容于世而已。

他常对人说:“做官处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否则,一旦出现差错,必然后悔,而且还会留下遭受处分和被谴责的后患。

因此,凡事只要模棱两可就行了。”故此,人送称号“模棱宰相”。

三、孙彦高

武则天当皇帝时,孙彦高担任定州刺史。

有一年,定州被突厥军队重重包围。他不敢去衙门办公,需要收发文告、符节时,就从官府的一个小窗传递,而把州府大门锁住。

敌人攻入城中以后,他连忙躲进家里大柜里,并命令奴仆说:“牢牢地掌握钥匙,敌人若来讨取,千万不要交给他们。”

后来,此事传开,人们讥刺其为 “柜中刺史”。很快城池沦陷,刺史宅邸(孙彦高家)首先被击破。

四、王珪

宋朝宰相王珪幼年失怙,全靠叔叔王罕抚养成人。后来王皀官越当越大超过了王罕,王罕怕侄子膨胀,每次写信都嘱咐“以盛满为戒”。事后证明王珪很听话,谨慎得都有点过了,完全变成了不作为。

北宋神宗时,王珪居相位16年,这十几年间,政务得过且过,无所建树,每每遇到朝廷大事,也不动脑筋,不献策略,只起个上情下达的作用。

每次上朝呈送奏章时,跪拜皇帝高呼“取圣旨”;皇帝批阅后跪接曰:“领圣旨”;出殿见人曰:“得圣旨”。总之,事事依圣旨而行,惟上是从,成了只会唯命是从的高官,世人称为“三旨宰相”。

五、李邦彦

北宋还有一位李邦彦,官至宰辅,是个富二代,人称“浪子宰相”。

此人行为放荡,不理政事,只会享乐,一是喜欢踢球,其踢起球来,脚法细腻花样繁多,堪称大宋的梅西;二是喜欢写荤段子,但凡他写了新段子,就有老鸨来买版权,唱给客人听;三是喜欢交际,李邦彦喜欢呼朋引类到家里吃喝,同时,又乐善好施,每遇到有进京赶考的举子要接济,必出手大方,由于会搞人际关系,他官运亨通,进步飞快。

成为朝廷重臣后,不干正事,专门研究关系学,在北宋末年“靖康之难” 时,他成了投降派奸臣之首,加速了北宋灭亡。

六、刘吉

明朝的刘吉,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

当时的明宪宗皇帝不问政事,内阁和六部都是在混日子,一度有“纸糊三阁老”(即刘吉、万安、陈文)和“泥塑六尚书”之称。

他在位上,尸位素餐,奉迎皇帝,勾结宦官,粉饰自己。他的拿手好戏是颠倒是非,精于营私,但凡有意见与他相左者,必一棍子打死。

由于他不理国事,无所建树,屡屡遭到言官的弹劾,但这位大员心理承受力超强,无论言官说什么他都充耳不闻。凭着超级耐弹力,竟得以占据内阁18年,其中任内阁首辅15年,最后博得个“棉花宰相”之名。

七、万安

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宰相万安比刘吉更无耻,他顺应宪宗皇帝好色纵欲的本性,常以春药进献宪宗,成为宪宗眼中的近臣,后来竟然爬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同僚们对万安的言行深恶痛绝。

八、叶铭琛

公元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战争开始后,巡抚叶铭琛一方面表现得非常镇定。

当英军三艘军舰越过虎门、攻占广州东郊的猎德等炮台时,叶名琛正在阅看武乡试。他闻讯后微笑着说:“必无事,日暮自走耳。”

次日,英军攻占省城对岸河南凤凰冈等处炮台,叶名琛闻报后仍不动声色,继续阅看武乡试的马箭比武,断言十五日无事。

叶铭琛的镇定,来自他的巫术活动。

原来他在总督衙门里建了一个“长春仙馆”,里面祭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一切军机进止都取决于占语。

其过十五日无事,就是两个大仙告知的。面对敌军,巡抚叶铭琛的应对之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称作“六不巡抚”。

他不积极备战,却依靠迷信来退敌,最终广州失陷,叶铭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在囚禁中客死他乡。

他是唐朝首位宰相,在朝上和李渊并排坐,最终被赶出京城晚景凄凉

说起唐初的宰相,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魏征作为一个敢于批评皇帝的大臣,他和李世民的故事在后世一度被传为佳话;房玄龄在李世民刚刚起兵的时候就在身边辅佐,一直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同时贞观之治也有他很大一份功劳;杜如晦和房玄龄并称为为“房谋杜断”,也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得重要谋划者。

但是唐朝的第一位宰相却被世人忘记了,他就是裴寂。作为唐王朝的首位宰相,为什么知名度这么低呢,今天就听我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中间的缘由。

裴寂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兄长把他抚养大。十四岁就在隋朝做了官,在隋朝最后官至晋阳宫副监,当时李渊是晋阳宫正监。两个人是工作关系非常近的同事,李渊是一把手,裴寂是二把手。这两个人工作上面非常融洽,私交也非常好。李渊的几个儿子也是在裴寂眼皮底下长大的。



唐高祖李渊

根据史书记载,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当时已经天下大乱,于是裴寂和李世民一起合谋,让晋阳宫的宫女服侍李渊,这样逼着李渊起兵谋反。虽然晋阳宫在太原,不是皇帝经常居住的皇宫,但是让晋阳宫的宫女服侍自己,这在当时是掉脑袋的大罪。于是李渊无奈之下起兵,开始打天下。



李世民

李渊造反以后裴寂给与了极大的物资支持,为李渊提供了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可以说裴寂在李渊的创业路上,是入了原始股的。这也是为什么裴寂后来能够成为开国宰相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这些物资,李渊起兵肯定不会如此顺利,起兵最终的结果也说不定。

到了义宁元年(617年),这一年李渊顺风顺水,攻取了长安,立了杨侑为帝,自己出任大丞相,虽然杨侑是皇帝,这一年的年号也还是大隋朝,但是皇帝已经没什么实权了。李渊开始掌握大权以后,也没忘了老朋友裴寂。裴寂官至大丞相府长史,封为魏国公,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同时李渊还给了裴寂很多赏赐,食邑三百户,并赐其田地千顷、甲第一所、织品四万段。



隋朝地图

到了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也就是李渊攻取长安后的第二年,由裴寂领衔,众大臣一起劝李渊接受杨侑的禅让。当然李渊肯定要再三推辞,百般拒绝,最后不出意料地同意做皇帝。

这个时候,全国起兵的很多,各方势力割据,于是李渊父子开始打天下。李唐王朝的天下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裴寂也一直有参与李唐王朝的军事行动。但是裴寂实在没什么军事才能,在行军打仗方面是个实实在在的草包,屡战屡败。

由于他在河东地区被刘武周追着吊打,一度给唐王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是仗着自己上头有人,是李渊的至交好友,虽然总是打败仗,但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

等到唐王朝把各方势力都消灭了,四海升平的时候,裴寂虽然没什么军功,但是由于在李渊的创业初期入过原始股,所以成了第一任宰相,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裴寂当时的地位有多高呢,李渊上朝的时候,跟他并排坐,皇帝和大臣并排坐,这是难以想象的画面,同时对他的话言听计从,甚至有时候自己儿子李世民的话都不听。

刘文静劝谏李渊:做皇帝就要有皇帝的样子,不应该跟大臣平起平坐。而李渊对刘文静说:汉武帝和严子陵当年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呢,我和爱卿裴寂坐在一起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作为联合创始人,我们两个就应该坐在一起。刘文静看李渊这样,也无话可说了。

裴寂的命运的转折点,是玄武门之变以后。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渊就退位了,李世民做了皇帝。裴寂本来是支持李建成做大唐的继承人,没想到李世民最终成了皇上。同时自己的靠山李渊此时已经退居二线,一切都是李世民说了算,这时候的裴寂地位已经很不稳固了。

虽然李世民也提高了裴寂的工资待遇,他的食邑被加至一千五百户。但是这样的待遇没维持多久,裴寂就遇到了一次大麻烦。

李世民当皇帝的第三年,僧人法雅妖言惑众,裴寂跟这个僧人是朋友,于是受到牵连。这件事成了裴寂一生中最大的跟头,因为这件事他工资减半,免去官位,遣散回乡,不允许再待在京城。虽然裴寂一再请求不要把自己赶出京城,李世民依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情面。

裴寂亲眼看着李世民长大,从小叫着自己裴叔叔,没想到这孩子做了皇帝以后一点颜面也没给他。其实这种事,惩罚是可轻可重的,毕竟裴寂本人并没有发表什么不当言论,只是他认识的一个僧人说了不该说的话。

这次被贬,更像是李世民借机会把这些老臣从身边赶走,避免干扰自己的决策。裴寂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颜面扫地,带着一肚子的不满离开了京城。

裴寂回老家后,他的老家发生了叛乱,有消息传进唐太宗的耳朵,说裴寂也跟着反了。李世民自然是不信的,他知道大唐都是裴寂跟着李家一起打下来的,他不可能会谋反。

不久后消息传入宫内,裴寂率领身边的家僮平息了当地的叛乱,可以看出老人家的确是很爱国的。李世民这时候想起了自己的裴叔叔,想趁着这次机会把他召回京城。可惜的是,消息传到裴寂的老家,裴寂已经病逝了。如果老人家泉下有知,自己最后被召回京城,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裴寂不如魏征、房玄龄等人出名有以下方面原因:

首先他本人没有其他几位唐初名相优秀,李唐王朝打仗的时候,他一直在拖后腿,最后能做大官,完全是因为抱对了大腿。李唐基业稳固以后,他也没有做出突出贡献。

第二因为他有过很大的负面新闻,也就是被李世民削掉官位,辞回了老家。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新闻了。而其他几位名相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甚至进入了凌烟阁。

第三,他是李渊的宠臣,宠臣一词,是带有贬义的。虽然皇帝跟你随便,作为臣子应该懂得君臣之礼,他觉得李渊礼遇自己是理所应当,有点看不清自己位置。

所以最终贵为唐王朝首位宰相的他,在后人几乎少有人知。

没有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女人

对外呼风唤雨,对内日御数男

她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伴随武则天身边三十载,深受她的信任。她可谓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她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都和武则天密切相关,婢女、女官、诗人、昭容等多种身份集于一身,一生周旋于武、李、韦三氏的权利斗争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纵观中国历史,像她这般权倾朝野,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女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她就是上官婉儿,一个唐朝著名文人,唐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一个名垂千古的传奇女人。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麟德元年十二月,其祖父上官仪因得罪武则天而被污蔑,遭来杀身之祸,父亲和祖父被杀,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酷刑却在她额上留了一朵艳丽的朱红梅花,为她平添姿色,后人们争相仿效的“梅花妆”更是由此而来。这次的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此后她渐渐掌握了宫中的生存之道,开始更加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深得武则天的信任。

命运弄人,仿佛上天注定一般,就此这两个大唐最杰出的女性的命运一生交织。武则天一声令下使她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辟,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她深得中宗和韦后信任,被封为昭容,其权势地位比武则天时期更为强盛。在政坛走上巅峰的上官婉儿在文坛同样占据一席之地。她的诗风承袭祖父上官仪,领一代风气之先,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大周开国,武后称帝,从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女性统治国家的序幕,一群女中 杰开始粉墨登场,这些人文采非凡,气韵不俗。生活之中她们和武后一样洒脱豪放,不拘小节,享受这当时时代带给他们的福利,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武则天的亲信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在当时对外呼风唤雨,对内日御数男,有这样的成就确实是一位人才啊。她祖籍在陇西,原本是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不过随着祖父被杀,被配入内廷为奴婢。不过人家还是天资聪明,就被武皇上调入大明宫掌管昭命。这个时候权利日渐昌盛。

697年,张昌宗进宫侍奉武则天,这两个人很奇葩,做啥事都不避讳上官婉儿,在一旁的上官婉儿肯定是心里火热了。 根据记载,之后张宗昌跟上官婉儿开始私通,不了被武则天发现了,武则天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小鲜肉被她人霸占,于是武则天拔刀插入上官婉儿的前髻,伤到了左额。辛苦张昌宗求情,才留下一条性命,这个时候上官婉儿的额头便有了一道伤疤。也就有了非常著名的梅花妆,实际上是用来遮掩伤疤的。

不过也由此引起大唐皇宫的时尚,宫女们纷纷效仿梅花妆, 那上官婉儿更肆无忌惮了,很快就和太子李显好上了,跟李大帅哥天天黏在一起,

不过投资总是有回报的,李大帅哥当了皇帝之后封她为昭容,有了权的上官婉儿,本性难移,私自购买私宅,私下背着李帅哥和花花公子在一起厮混。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崔家四兄弟,个个都是帅哥,她又迷上了美少年崔湜,崔湜又把其他兄弟一个一个引进宫来,深得婉儿欢心,从此之后,婉儿的衣食起居都离不开这四位兄弟了。

她的感情生活更是人们津津两道的话题,她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私情,她嫁与唐中宗李显为昭容,后又与武三思、崔湜等人私通,其私生活可谓混乱。

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率领禁军攻入大明宫,将反对自己的政敌都统统杀掉,就在这时,呼风唤雨的上官婉儿被李隆基视为政敌,斩首。

也许在死的那一刻,上官婉儿在惋惜自己阅男无数,为什么偏偏错过了李隆基这个小鲜肉,他才是真命天子啊。早知道就抱李隆基的大腿了。也许是人在高位,身不由己啊,太多的权,财,情,控制不了自己啊。

也是命运弄人,仿佛上天注定一般,就此这两个大唐最杰出的女性的命运一生交织。武则天一声令下使她家破人亡,沦为官婢;武则天一声令下她从掖庭走向前朝,从卑微的官婢成为女官,权倾朝野。她的人生因武则天跌入谷 底,又因她而走向人生的巅峰。她恨武则天,但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报仇雪恨而留在她身边,武则天害的她祖父、父亲被杀,家产被抄,是她的杀父仇人;武则天是女帝,她是女官,她是她的主人;武则天赏识她,栽培她,是她的伯乐,对她有知遇之恩,是她的恩人。是仇人,是主人,亦是恩师,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感情是复杂的,有敬、有爱、有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武则天的逐步了解,武则天身上那种不输于男人的胆识与气度将她折服,仇恨的心理渐渐的被对她的敬仰所取代。她伴其左右三十载,成为她的左膀右臂,一同见证了盛世春秋。

自古以来,说到上官婉儿,有人说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有人说她才华诗文不让须眉,对她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史书上多是对上官婉儿文学上的造诣与政治上的才能加以称赞,但对于她的长相,却全无记载,纵使如此,在人们心中她始终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

一代粉妆倾世诵,

九城宫阙传奇花。

女儿才华惊今古,

风雨平生见月华。

轻扣琴弦诗海纳,

品评天下昭容茶。

谁言男子胜红袖,

巾帼宰相上官纱。

历史上刘墉并没有当宰相也没有罗锅

刘墉是清乾隆年间重臣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终刘墉一生始终未能进入权利的核心层——军机处,所以说宰相刘罗锅不正确。且不说当时已经没有宰相,而且刘墉也不罗锅。

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 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但是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80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所以说刘墉并非生来就是罗锅,再加上当时人才的选拔制度,首先第一项要求的就是身体,所以说刘墉被称刘罗锅只是乾隆的一句玩笑话。而《宰相刘罗锅》也是小说家的一种演绎,只是为了更加突出刘墉的功绩,赞颂刘墉。

唐朝没有丞相这个官职

唐朝宰相,唐朝实行”群相制“,宰相是给中国唐朝一段时期授予一批高官的一项半正式官名(此列表也包括武则天年间的宰相,尽管武则天称唐王朝为“周”

据《 新唐书 》编者欧阳修所述,唐朝沿袭前朝隋朝体系。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将政府分为五个部门: 尚书省 ; 门下省 ; 内史 省; 秘书省 ; 内侍省 ,后被隋炀帝改名 殿内省 。隋文帝年间,尚书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让最受尊敬的官员如 高颎 、 杨素 、 苏威 在不同的时期任尚书省长官,尚书省总有两个长官即 尚书仆射 ,通常被视为宰相。欧阳修还称,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也被认为是宰相。

唐朝行使宰相权利的官职是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

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唐朝行使宰相权利的官职介绍:

1、中书令

隋唐早期,任中书令为中书省之长官,属于宰相职。隋朝时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内史令,中书省为内史省。

炀帝时一度改为内书令,开始与侍中成为宰相,在具体执政上超过尚书令,尚书令仅仅成为荣誉头衔,隋文帝的三个儿子同时被加尚书令,而执政的杨素为中书令(内史令)。

唐朝依然沿袭隋朝,唐太宗开始也加衔尚书令。唐武德三年(620),复为中书令。高宗曾改为右相。武则天时改中书令为“内史”,中书省为“凤阁”。

玄宗开元初一度改为紫微令,天宝初又改为右相。后均复旧。唐初中书令为正三品,位侍中上,大历二年同升正二品。

唐后期多以两省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以两省长官位高权重故,不常除拜。或用以藩镇武将加衔,不预政事。

2、侍中

侍中,意为可入禁中受事。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3、尚书仆射

本是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唐朝宰相名单

唐朝共有宰相369人,90%时是北方籍。

唐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刘文静。萧瑀。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

唐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萧瑀。陈叔达。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魏征。侯君集。杨师道。戴胄。刘洎。李世绩。张亮。马周。褚遂良。崔仁师。杨宏礼。王珪。杜淹。杨恭仁。许敬宗。高季辅。张行成。

唐高宗:宰相四十七人。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李世绩。柳奭。宇文节。韩瑗。来济。崔敦礼。李义府。许敬宗。杜正伦。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许圉师。上官仪。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陆敦信。戴至德。刘仁轨。杨武。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阎立本。李敬元。郝处俊。来恒。薛元超。李义琰。高智周。张大安。裴炎。王德真。崔知温。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元同。刘齐贤。

武周武则天:宰相七十八人。刘仁轨。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晖。岑长倩。郭待举。魏元同。刘齐贤。韦宏敏。桓彦范。王德真。刘袆之。武承嗣。骞味道。崔?。李景谌。韦方质。沉君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辅元。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综。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璇。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什方。杨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孙元亨。李道广。王方庆。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顼。李峤。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唐休璟。韦嗣立。崔元暐。张柬之。房融。韦承庆。

唐中宗:袁恕己? 武三思? 李怀远?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弘敏? 崔玄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桓彦范? 敬晖? 祝钦明? 魏元忠?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纪处讷? 张仁愿?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李旦? 姚崇? 韦安石? 唐休璟? 萧至忠? 张锡

唐睿宗:宰相二十五人。平王。李峤。萧至忠。张仁亶。韦嗣立。赵彦昭。韦安石。苏瑰。唐休璟。裴谈。张锡。岑羲。崔湜。刘幽求。钟绍京。李日知。薛稷。姚元之。崔日用。宋璟。郭元振。张说。窦怀贞。魏知古。陆象先。

唐玄宗:宰相三十四人。刘幽求。韦安石。魏知古。崔湜。陆象先。窦怀贞。岑羲。萧至忠。郭元振。张说。姚元之。卢怀慎。源干曜。宋璟。苏颋。张嘉贞。王晙。李元纮。杜暹。萧嵩。宇文融。裴光庭。韩休。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牛仙客。李适之。陈希烈。杨国忠。韦见素。崔圆。房管。崔涣。

唐肃宗:宰相十六人。韦见素。崔圆。房管。裴冕。崔涣。李麟。苗晋卿。张镐。王玙。吕諲。李岘。第五琦。李揆。萧华。裴遵庆。元载。

唐代宗:宰相十二人。雍王适。苗晋卿。裴遵庆。元载。李辅国。刘晏。李岘。王缙。杜鸿渐。裴冕。杨绾。常衮。

唐德宗:宰相三十五人。崔佑甫。常衮。李勉。杨炎。卢杞。马燧。关播。萧复。乔琳。刘从一。姜公辅。卢翰。李晟。张延赏。韩滉。崔造。柳浑。李泌。董晋。赵憬。陆贽。贾耽。卢迈。崔损。赵宗儒。郑余庆。杜佑。齐抗。高郢。郑珣瑜。张镒。刘滋。齐映。浑瑊。窦参。

唐顺宗:宰相七人。贾耽。杜佑。郑珣瑜。高郢。韦执谊。杜黄裳。袁滋。

唐宪宗:宰相共二十九人。贾耽。韦执谊。杜佑。杜黄裳。袁滋。郑余庆。于?。郑絪。武元衡。李吉甫。韩宏。裴洎。李藩。权德舆。李绛。张宏靖。韦贯之。裴度。李逢吉。王涯。崔群。李墉。李夷简。皇甫镈。程异。令狐楚。萧俯。段文昌。崔植。

唐穆宗:宰相十四人。韩宏。裴度。李夷简。皇甫镈。令狐楚。张宏靖。萧俯。段文昌。崔植。杜元颖。王播。元稹。李逢吉。牛僧孺。

唐敬宗:宰相七人。杜元颖。王播。李逢吉。牛僧孺。李程。裴度。窦易直。

唐文宗:宰相二十四人。杜元颖。王播。李逢吉。牛僧孺。窦易直。裴度。韦处厚。杨嗣复。李?。路随。李宗闵。段文昌。宋申锡。李德裕。李固言。郑覃。王涯。李训。贾餗。舒元舆。李石。陈夷行。崔珙。崔郸。

唐武宗:宰相十五人。李固言。李石。杨嗣复。李?。崔郸。牛僧孺。崔珙。李德裕。陈夷行。李绅。李让夷。崔铉。杜悰。李回。郑肃。

唐宣宗:宰相二十三人。李让夷。李绅。郑肃。李回。白敏中。韦琮。崔元式。李德裕。卢商。马植。周墀。崔龟从。任铭。魏扶。令狐绹。裴休。魏?。崔慎由。郑朗。萧邺。刘瑑。夏侯孜。蒋伸。

唐懿宗:宰相二十一人。令狐绹。白敏中。萧邺。夏侯孜。蒋伸。杜审权。杜悰。毕諴。杨收。曹确。高璩。萧置。徐商。路岩。于琮。韦保衡。王铎。刘邺。赵隐。萧仿。崔彦昭。

唐僖宗:宰相二十三人。萧仿。崔彦昭。郑畋。卢携。王铎。李蔚。郑从谠。崔沆。豆卢瑑。王徽。裴澈。萧遘。韦昭度。郑昌图。杜让能。孔纬。张浚。韦保衡。赵隐。刘邺。裴坦。刘瞻。刘崇望。

唐昭宗:宰相二十五人。韦昭度。孔纬。杜让能。张浚。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郑延昌。王抟。崔胤。李磎。陆扆。孙偓。郑綮。朱朴。崔远。裴贽。裴枢。王溥。独孤损。柳璨。陆希声。苏检。卢光启。韦贻范。

唐哀帝:宰相六人。裴枢。独孤损。崔远。柳璨。张文蔚。杨涉。

唐朝宰相列表及官职变化

正式化之前

杜淹(627年-628年)(参豫朝政)

魏征(629年-632年)(参豫朝政)(636年-642年)(参议得失)

萧瑀(630年)(参议朝政)(635年-636年)(参豫朝政)

戴胄(630年-633年)(参豫朝政)

侯君集(630年-632年、632年-643年)(参豫朝政)

李靖(634年)(平章政事)

刘洎(639年-644年)(参知政事)

岑文本(642年-644年)(专典机密)

第一级实质宰相

官职设立于643年。官职名随内史省、门下省的名称而不时变动,有:

同中书门下三品(643年-662年)

同东西台三品(662年-672年)

同中书门下三品(672年-684年)

同凤阁鸾台三品(684年-705年)

同中书门下三品(705年-713年)

同紫微黄门三品(713年-720年)

同中书门下三品(720年-738年)

萧瑀(643年-646年)

李世勣(643年-649年、650年-670年)

高士廉(643年-647年)

长孙无忌(649年-659年)

宇文节(651年-652年)

柳奭(651年-652年)

高季辅(651年-653年)

于志宁(651年-659年)

褚遂良(652年-655年)

韩瑗(652年-655年)

来济(652年-655年)

杜正伦(656年-657年)

崔敦礼(656年)

许圉师(659年)

任雅相(659年-662年)

李义府(659年-662年、662年-663年)

卢承庆(659年-660年)

许敬宗(662年-670年)

上官仪(662年-665年)

乐彦玮(665年)

孙处约(665年)

姜恪(665年-668年)

杨弘武(667年-668年)

戴至德(667年-675年)

李安期(667年)

赵仁本(667年-670年)

张文瓘(669年-678年)

李敬玄(669年-670年、670年-676年)

郝处俊(669年-679年)

刘仁轨(672年-675年、681年-683年)

来恒(676年-678年)

薛元超(676年-681年)

李义琰(676年-683年)

高智周(676年-679年)

张大安(677年-680年)

王德真(680年)

裴炎(680年-681年)

崔知温(680年-681年)

岑长倩(683年-686年、690年-691年)

郭待举(683年-684年)

魏玄同(683年-687年)

韦弘敏(684年)

刘祎之(684年-687年)

武承嗣(684年、685年、690年-692年、697年)

骞味道(684年-685年)

韦思谦(685年-686年)

裴居道(685年)

韦方质(685年-690年)

韦待价(685年-686年)

苏良嗣(686年-690年)

王本立(689年-690年)

王孝杰(694年-696年)

武三思(697年、705年)

豆卢钦望(697年-698年、699年-700年)

武攸宁(698年-699年)

魏元忠(701年-703年、705年)

苏味道(702年-704年)

李迥秀(702年-704年)

韦安石(702年-704年、705年、711年)

韦嗣立(704年、709年-710年)

李峤(704年、706年-707年、709年-710年)

姚崇(704年-705年、710年、713年)

李旦(705年)

张柬之(705年)

袁恕己(705年)

杨再思(705年、709年)

祝钦明(705年-706年)

李怀远(705年-706年、706年)

唐休璟(705年、709年-710年)

韦巨源(705年、706年-707年、709年-710年)

宗楚客(707年-709年)

纪处讷(707年)

萧至忠(707年-709年)

张仁愿(708年-710年)

韦温(709年-710年)

苏瑰(709年-710年)

张锡(710年)

裴谈(710年)

李隆基(710年)

宋璟(710年-711年)

魏知古(711年-712年)

崔湜(711年-712年、712年-713年)

陆象先(712年-713年)

窦怀贞(712年、712年-713年)

岑羲(712年)

刘幽求(712年、713年)

郭元振(713年)

薛讷(714年)

张说(721年-723年)

王晙(723年)

李林甫(734年-736年)

牛仙客(736年-738年)

李麟(757年-758年)

第二级实质宰相

官职设立于682年。官职名随内史省、门下省的名称而不时变动,有: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82年-684年)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684年-705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05年-713年)

同紫微黄门平章事(713年-720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20年-907年)

常被简称作同平章事。

郭待举(682年-683年)

岑长倩(682年-683年)

郭正一(682年-683年)

魏玄同(682年-683年)

刘景先(682年-683年)

李景谌(684年)

沈君谅(684年-685年)

崔察(684年-685年)

韦方质(684年-685年)

张光辅(687年-689年)

骞味道(688年)

王本立(688年-689年)

范履冰(689年-690年)

邢文伟(689年-690年)

傅游艺(690年-691年)

乐思晦(691年)

任知古(691年-692年)

格辅元(691年)

裴行本(691年-692年)

狄仁杰(691年-692年、697年-698年)

杨执柔(692年)

李游道(692年)

袁智弘(692年)

崔神基(692年)

崔元综(692年-694年)

李昭德(692年-694年)

姚璹(692年)

李元素(692年、694年-696年)

王璇(692年)

娄师德(693年-696年、697年)

韦巨源(693年-694年)

陆元方(693年-694年、699年-700年)

苏味道(694年-694年、698年-704年)

韦什方(694年)

杨再思(694年-699年)

杜景佺(694年、697年-698年)

周允元(694年-695年)

孙元亨(696年-696年)

王方庆(696年-698年)

李道广(696年-698年)

宗楚客(697年-698年、704年)

豆卢钦望(697年-698年、705年-709年)

姚元崇(698年-704年)

李峤(698年-700年、703年)

吉顼(699年-700年)

魏元忠(699年-701年)

王及善(699年)

张锡(700年-701年)

韦安石(700年-704年)

李怀远(701年)

顾琮(701年-702年)

李迥秀(701年-702年)

朱敬则(703年-704年)

唐休璟(703年-705年)

崔玄暐(704年-705年)

张柬之(704年-705年)

房融(704年-705年)

韦承庆(704年-705年)

袁恕己(705年)

于惟谦(706年-707年)

崔湜(709年、710年)

赵彦昭(709年-710年)

郑愔(709年)

岑羲(710年)

张嘉福(710年)

郭元振(711年)

张说(711年)

窦怀贞(711年)

陆象先(711年-712年)

卢怀慎(713年-715年)

源乾曜(716年、720年)

苏颋(716年-720年)

张嘉贞(720年)

李元纮(726年-729年)

杜暹(726年-729年)

萧嵩(728年-729年)

裴光庭(729年-730年)

宇文融(729年)

韩休(733年)

陈希烈(746年-747年)

韦见素(754年-757年)

郭子仪(756年-758)朔方节度副大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李光弼(756年-758年)河东节度副大使、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崔圆(756年-757年)

房琯(756年-757年)

裴冕(756年-757年、769年)

崔涣(756年-757年)

李麟(756年-757年)

张镐(757年-758年)

苗晋卿(757年)

王玙(758年-759年)

吕諲(759年、759年-760年)

李岘(759年、763年-764年)

李揆(759年-761年)

第五琦(759年)

萧华(761年-762年)

裴遵庆(761年-763年)

元载(762年-777年)

刘晏(763年-764年)

王缙(764年-777年)

杜鸿渐(764年-769年)

杨绾(777年)

常衮(777年-779年)

李忠臣(779年-784年)

崔祐甫(779年-780年)

乔琳(779年)

杨炎(779年-781年)

卢杞(781年-783年)

张镒(781年-782年)

关播(782年-784年)

萧复(783年-784年)

刘从一(783年-785年)

姜公辅(783年-784年)

卢翰(784年-786年)

李勉(784年-786年)

张延赏(785年、787年)

刘滋(786年-787年)

崔造(786年)

齐映(786年-787年)

韩滉(786年-787年)

柳浑(787年)

李泌(787年-789年)

窦参(789年-792年)

董晋(789年-793年)

赵憬(792年-796年)

陆贽(792年-794年)

贾耽(793年-805年)

卢迈(793年-797年)

崔损(796年-803年)

赵宗儒(796年-798年)

郑余庆(798年-800年、805年-806年)

齐抗(800年-803年)

杜佑(803年-812年)

高郢(803年-805年)

郑珣瑜(803年-805年)

韦执谊(805年)

杜黄裳(805年-807年)

袁滋(805年)

郑絪(805年-809年)

武元衡(807年、813年-815年)

李吉甫(807年-808年、811年-814年)

于頔(808年-813年)

裴垍(808年-810年)

李藩(809年-811年)

权德舆(810年-813年)

李绛(811年-814年)

张弘靖(814年-816年)

韦贯之(814年-816年)

裴度(815年-819年、822年、826年-830年)

李逢吉(816年-817年、822年-826年)

王涯(816年-818年、833年-835年)

崔群(817年-819年)

李鄘(817年-818年)

李夷简(818年)

皇甫镈(818年-820年)

程异(818年-819年)

令狐楚(819年-820年)

萧俛(820年-821年)

段文昌(820年-821年)

崔植(820年-822年)

杜元颖(821年-823年)

王播(821年-822年、827年-830年)

元稹(822年)

牛僧孺(823年-825年、830年-832年)

李程(824年-826年)

窦易直(824年-828年)

韦处厚(826年-828年)

路随(828年-835年)

李宗闵(829年-833年、834年-835年)

宋申锡(830年-831年)

李德裕(833年-834年、840年-846年)

贾餗(835年)

李固言(835年、836年-837年)

舒元舆(835年)

李训(835年)

郑覃(835年-839年)

李石(835年-838年)

陈夷行(837年-839年、841年-842年)

杨嗣复(838年-840年)

李珏(838年-840年)

崔郸(839年-841年)

崔珙(840年-843年)

李绅(842年-844年)

李让夷(842年-846年)

崔铉(843年-845年、849年-855年)

杜悰(844年-845年、861年-863年)

李回(845年-846年)

郑肃(845年-846年)

白敏中(846年-851年)

卢商(846年-847年)

崔元式(847年-848年)

韦琮(847年-848年)

马植(848年-849年)

周墀(848年-849年)

魏扶(849年-850年)

崔龟从(850年-851年)

令狐绹(850年-859年)

魏谟(851年-857年)

裴休(852年-856年)

郑朗(856年-857年)

崔慎由(856年-858年)

萧邺(857年-859年)

刘瑑(858年)

夏侯孜(858年-860年、862年-864年)

蒋伸(858年-862年)

杜审权(859年-863年)

毕諴(860年-863年)

杨收(863年-866年)

曹确(863年-870年)

萧寘(864年-865年)

路岩(864年-871年)

高璩(865年)

徐商(865年-869年)

于琮(867年-872年)

刘瞻(869年-870年、874年)

韦保衡(870年-873年)

王铎(870年-873年、877年-879年)

刘邺(871年-874年)

赵隐(872年-874年)

萧仿(873年-875年)

裴坦(874年)

崔彦昭(874年-877年)

郑畋(874年-878年、882年-883年)

卢携(874年-878年、879年-880年)

李蔚(875年-878年)

豆卢瑑(878年-880年)

崔沆(878年-880年)

郑从谠(878年-880年、883年-886年)

王徽(880年-881年)

裴澈(880年-881年、883年-887年)

萧遘(881年-887年)

郑昌图(886年)

韦昭度(881年-887年、893年-895年)

孔纬(886年-891年、895年)

杜让能(886年-893年)

张濬(887年-891年)

刘崇望(889年-892年)

崔昭纬(891年-895年)

徐彦若(891年-893年、894年-900年)

郑延昌(892年-894年)

崔胤(893年-895年、895年-896年、896年-899年、900年-901年、903年-904年)

郑綮(894年)

李溪(894年、895年)

陆希声(895年)

王抟(895年-896年、896年-900年)

孙偓(895年-897年)

陆扆(896年、899年-903年)

朱朴(896年-897年)

崔远(896年-900年、904年-905年)

裴贽(900年-903年)

王溥(901年-903年)

裴枢(901年、903年-905年)

韦贻范(902年、902年)

苏检(902年-903年)

独孤损(903年-905年)

柳璨(904年-905年)

张文蔚(905年-907年)

杨涉(905年-907年)

第三级实质宰相

此官职作为正式化前官职的变体重现,甚至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实质宰相官职正式化后,但直到开元元年(713年)后才正式重现。官职为知军国重事的刘幽求为最后一个以宰相衔变体为正式头衔的,尽管大和四年(830年)裴度曾短暂为平章军国重事。唐末,乾宁二年(895年)李知柔被短暂临时受任掌管中书省事务,授权知中书事,因而也被认为宰相并列入《新唐书·宰相表》;类似地,卢光启也被授两个类似的官衔权句当中书事、参知机务。

张亮(643年-646年)(参豫朝政)

褚遂良(644年-647年、648年)(参豫朝政)

许敬宗(645年)(同掌机务)

高季辅(645年)(同掌机务)

张行成(645年)(同掌机务)

崔仁师(648年)(参知机务)

李义府(655年-657年)(参知政事)

卢承庆(659年)(参知政事)

乐彦玮(665年)(知军国政事)

孙处约(665年)(知军国政事)

刘仁轨(665年-666年)(知政事)

张文瓘(667年-669年)(参知政事)

李旦(710年)(参谋政事)

刘幽求(710年-711年(参豫机务)、713年(知军国重事))

钟绍京(710年)(参豫机务)

薛稷(710年)(参豫机务)

崔日用(710年)(参豫机务)

窦怀贞(712年)(军国重事宜共平章)

裴度(830年)(平章军国重事)

李知柔(895年)(权知中书事)

卢光启(901年(权句当中书事)、901年-902年(参知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