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要说起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实在是太多人可以入选了,五千年的文明史诞生了不记其数的名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比作24小时,那么其中的23个小时都是处在不停的战乱中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也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那么,在这么多年历史上,能称得上名将的有那些人呢?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今天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国历史上排名前30的名将,他们无不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后人所敬仰。喜欢历史和军事的你同意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1.韩信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史记·淮阴侯列传》专门记录韩信的生平。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一、暗渡陈仓(出陈仓定三秦之战)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二、京索之战,

三、安邑之战,

四、井陉之战(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五、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大将军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段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再无能力灭汉,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六、垓下之战

齐王韩信亲率大军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多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汉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亲率自军主力三十万与刘邦本部军二十万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着有兵法三篇。

2.白起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战国时期秦国人,秦穆公大将白乙丙的后人。秦国第一名将,战国第一名将,中国第一名将,秦国三大干将之一,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中国十大名将之一,被后世尊称为“死神”、“战神”。

白起,他完全凭自己的战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秦国最高军事长官,他是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他戎马一生,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夺取城池大小七十余座,打到后来,六果将领闻‘白’色变,都不敢与之交战。

纵观白起一生,主要有六场大战。

首先是伊阙之战,这是白起的成名之战。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势日益强盛,开始不断向外发展势力,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公元前294年,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公元前293年,为抵御秦国的日益攻势,韩魏两国共同出兵抵抗秦军,以韩将公孙喜为主帅,率领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秦军。韩魏联军虽然兵力占优,但是两军主帅貌合神离,都各自保存实力,推委不前,不肯先战。白起审时度势,针对情况先对联军中的主力韩军满布疑兵,广竖旗帜,造成要与韩军决战的态势,然后主力迅速偷袭放松警惕,毫无防备的魏军大营,魏军情急之下仓促应战,立即惨败。韩军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动摇,白起迅速率军回击韩军,彻底全歼韩魏联军,杀魏将犀武,俘虏主帅公孙喜,攻占伊阙。

其次是鄢郢之战。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见楚国国内佞臣当权,内政腐败,守备松弛,决意派大良造白起率军大举攻楚。白起分析了敌我形势后,决定出其不意,避实击虚,率军出武关,顺汉水而南下,疾速袭取了汉水中段要地邓,推进至鄢城下。鄢是楚的别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鄢失则郢危。楚为护卫都城,急调主力防守鄢。秦军强攻未能奏效,白起遂改为水攻,在鄢城四百里处筑堰拦水,蓄到一定高度,决堰放水。滔滔洪水吞没了鄢城,军民死伤数十万,到处漂浮尸体,秦军进占鄢城。占领鄢城后,白起西渡漳水和睢水,攻拔西陵,扼住长江,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然后沿长江东下,焚夷陵楚王宗庙,直逼郢都。楚顷襄王匆匆东逃,迁都于陈。白起追至竟陵,竟陵以西广大地区皆为秦有,秦在郢地设置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

然后是黔中之战。公元前280年,秦昭襄令大将军司马错率大军由陇西进入今四川,增补巴、蜀军10万;乘坐大船万艘,载米600万斛,从巴的涪水南下,进攻楚国。秦军战胜重重困难,翻越今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云贵高原,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国后方。当时,楚军主力集结于西北部秦、楚边境前线,后方空虚。遭司马错突然进攻后,楚军猝不及防,损失大片土地。秦军攻占楚国黔中郡,楚顷襄王被迫献上庸和汉水以北地区给秦国。公元前276年,白起在鄢郢之战的基础上出兵夺回被楚国复夺回的巫郡、黔中郡,秦初置黔中郡。

再者是华阳之战。公元前273年,赵国与魏国联合进攻韩国,包围韩国重要城邑华阳,韩国求救于秦。秦昭襄王令武安君白起、客卿胡阳率军救韩。联军与韩军胶着于华阳,而华阳距秦地较远,魏、赵估计援韩秦军短期内不会赶到而疏于防范。白起采取兵贵神速的方针,大军由咸阳出发,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进行远途奔袭,仅8天就到达华阳城下,立即向魏军发起攻击,一举歼灭魏军13万,生擒3名魏将,魏国宰相芒卯败逃;接着,又进攻赵军,大败赵军,溺毙赵卒2万人,遂乘胜直逼魏都大梁。魏军主力多被歼灭,无力再战,割让南阳之地向秦求和,秦闻知燕、赵联合起兵救魏,便接受魏国南阳地后退兵。

接着是陉城之战。公元前270年,魏人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国策,即得寸土则为秦国之寸土;得尺土则秦国的尺土。当时,韩国与秦国疆界相错如织绣,“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韩国经白起几次攻伐,国力日弱,但还有一定力量,秦昭襄王将攻韩重任再交武安君白起。公元前264年,白起率秦军大举进攻韩国,韩军难以抵挡,秦军进展顺利,不久,夺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斩杀韩国生力军5万余人。韩朝廷陷入混乱,开始谋求防守,但为时已晚,不久又失南阳、上党等地。

最后是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白起继续攻打韩国,断绝了韩国的太行道,攻韩国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切断,韩国遂将上党献于秦国。而上党郡守冯亭决计将上党私献赵国,以促成联赵抗秦的局势。赵孝成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接受韩地,这无意于虎口争食,秦王大怒,派左庶长王龁攻取上党,从而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赵王派老将廉颇进驻长平,抵抗秦军。老将廉颇在初战几次失利的情况下决定转攻为守,坚守营垒以图拖垮秦军。秦军多次挑战,赵国都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于是行使离间计,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

大批撤换将领。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上将军,未免赵军有所防备,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高傲自恃的赵括的进攻,先后退诱敌,假意败走,然后利用营垒的坚固抵御赵军,与此同时迅速张开两翼奇兵截取赵军大营,同时又派锐骑从中杀出,将赵军切为两段,首尾分离,在借用秦军大营和地形将赵军包围,切断赵国的粮道。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至此,赵兵被围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中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被俘杀。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白起的用兵特点,就是一个‘狠’字。在中国所有的名将里,最狠的莫过于白起了。白起每次作战,战必求歼,六国军队死在他手下的不下百万,被时人称之为“人屠”,后世称其为“死神”。在其攻下楚国都城后,挖了楚王的祖坟,再放火烧了墓地,处处显示其狠劲。

可以说,白起是中国名将中最具个人魅力的将军,他完全凭个人奋斗成为秦国大将;一生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无人可挡;他用兵以狠,杀人如麻,铁血冷酷。虽然他最终被秦王赐死,但他至死都坚持自己的军事主张,不忍为败军之将,不惜公然抗命,以至付出自己的生命。白起是不幸的,因为他出生在了中国,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所以,像白起这种杀人不眨眼的“异类”是很难被后世所接受的,被后人渐渐遗忘了,即便白起是中国五千年古代史上最强悍的将军。如果白起要是出生在西方或日本,那西方的“战略之父”就不是汉尼拔了,靖国神社里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3.孙武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盘点中国历史上三十大名将

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公元前535-?)[1-2],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三十一岁: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此时孙武是吴国的统帅以下因该是他主导的;